黃菊芳
摘 要: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是高校醫學專業進行實驗的重要場所。但是高校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存在多種不安全因素,構建安全管理體系關系到師生安全與學校的穩定發展。本文從多個層面總結了高校構建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要點,為強化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實驗室? ? 安全管理體系? ? ?醫學專業
醫學科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且漫長的過程。在發展歷程中,人體解剖學的發展對于醫學科學的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高校的醫學專業教學中,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是學生學習人體解剖學實踐知識的重要場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教學安全是管理人員需要考慮的重點與難點。伴隨著高校的發展,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規模不斷擴大,高校引進了更多先進的實驗器材與設施,進入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學習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因此針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分析
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提高對實驗室教學的重視程度,因此各種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這樣雖然推動了高校實驗室教學的發展,但是同時也給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專業的重點課程,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實驗室教學具有著內容多而復雜的特點,并且由于課時長、參與學生人數多,給安全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當前高校醫學專業實驗室針對人體解剖學開設的實驗項目包括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斷面解剖學等,面向醫學專業的大部分學生開展教學,實驗室教學課程多、任務重,實驗室的利用率很高。解剖實驗標本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部分高校的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沒有構建起規范化的安全管理體系,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監督機制,實驗室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學生在實驗中存在操作不夠規范的問題。因此實驗室教學結束后難以保證規范化處理殘渣廢液,出現試劑沒有妥善保管的問題,缺少安全防護舉措。安全管理問題的存在導致實驗室有各種安全隱患。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踐時,需要與毒性強、具有腐蝕性、易燃、易爆的化學品接觸,需要使用易碎裂的玻璃容器,同時還需要操作帶水、帶電、高溫的設備,因此實驗室有必要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二、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要點
(一)建立組織體系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為了保證安全需要建立院系層面的安全管理體系。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需要明確職能部門,學校還要成立安全管理領導機構,組成人員要覆蓋院系負責人、教學管理及實驗室管理的負責人。針對安全管理,學校還要設立檢查小組,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還要有專職的安全員。針對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還要明確實驗管理的安全責任人,要針對安全管理簽訂責任書。
(二)建立及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針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要有完善的制度,學校方面要制定出內容詳細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為了保證制度的執行,還需要制定配套的《安全責任追究制度》。此外,學校針對安全管理還需要完善《實驗室學生守則》,對學生的行為加以約束。在管理方面,高校需要制定相應的《實驗室負責人的安全職責》《實驗室管理員的安全職責》。針對實驗設施、器材的管理要有詳細的《操作手冊》。針對實驗室的管理,高校安全檢查小組每學期要定期組織安全檢查。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要在工作中落實高校的相關安全管理規定。實驗室的安全檢查要有完整的內容記錄,檢查中如果發現隱患要依據流程加以處理,并存檔備查。
(三)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檢查小組要結合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現狀制訂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要依據計劃內容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全員實施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對安全教育過程形成記錄并存檔。人體解剖學實驗室要在相應位置張貼安全告知語,要在實驗區域設置安全警示牌,還要通過多途徑向師生宣傳實驗室的安全常識,如編寫《解剖實驗室安全風險提示》,面向全校師生發放,讓師生明確在實驗室的安全義務與責任,以提升其安全意識。
(四)實驗室環境管理
針對環境管理,人體解剖學實驗室要在入門明顯處安裝安全管理牌,內容要體現安全責任人、危險品的種類、安全措施、應急方式,還要結合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特點及時更新相關信息。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內部危險系數較高的區域要張貼警示標志。另外實驗室的門需要設置觀察窗,采用外開門的方式以便發生危險時室內人員逃生。在實驗準備階段,標本與模型要注意有序擺放,實驗完成后要檢查各類物品是否完好并及時歸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日常管理要注意保持衛生,實驗室內不能隨意放置與實驗無關的物品。實驗藥品如具有易揮發、有毒、有異味等特點要放置在通風柜內,用后及時封存,實驗中要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控制外泄量,操作者要佩戴防護用品。
(五)實驗室的消防水電管理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還要注重消防安全工作。公共區域以及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內要依據標準配備足量、有效的消防器材,擺放位置要保證方便使用。消防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查,要求不能有損壞,不能過期,保證具備使用條件。在實驗室的醒目位置還要有應對緊急情況的逃生線路圖以及應急指示燈。針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管理要保證用電安全。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內保證用水安全,下水道要通暢,在實驗課結束后需要檢查水龍頭與水管的情況,確認沒有發生滲漏或破損。在停水停電時要檢查實驗室內水龍頭與用電設備的情況,保證處于關閉狀態。在高校放假前安全檢查小組需要全面排查實驗室內的各類用電、用水設備,并關閉電路總控開關與供水管道的總閥門。在使用電器設備時,要規范操作,防止觸電。實驗室要定期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漏電,嚴禁使用漏電的儀器。
(六)實驗室標本殘渣的存放
人體解剖實驗較為特殊,使用的部分標本可能存在細菌、病毒,部分標本還會攜帶病原體,如衣原體、結核桿菌等,因此實驗操作不當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并引發環境污染。實驗室人員在進行實驗操作特別是涉及有增殖過程的項目,要特別注意防護,避免個體受到危害,防止環境受到污染。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于生物防護有著詳細的規定,并發布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指針》,對實驗操作中的環境保證、設施使用、防護方法以及風險防控有詳細的說明,實驗室要依據相關內容指導操作者注意安全防護。在局部解剖項目中,實驗室要配備專用殘渣收集桶。收集桶要注意防止發生破損導致滲漏。殘渣裝滿后要注意扎緊,在外面要貼上內容詳細的標簽,內容要體現“標本殘渣”與扎口時間。殘渣在收集后要單獨存放,保證環境的干燥、通風。實驗室管理部門要指定專門機構實施無害化處理。
(七)化學試劑的管理
有些實驗使用的化學試劑可能危害到人體健康,高校需要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人體解剖學實驗室中的標本要采用化學試劑灌注的方式進行浸泡處理。制作標本時,包括漂白、透明化、染色、封缸等多個工序,需要使用不同種類的化學試劑。人體解剖學實驗需要使用多種化學試劑,部分試劑具有強腐蝕性,還有部分試劑有劇毒性、易爆性,對化學試劑實驗室要依據相關規定嚴格管理,借助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隱患。化學試劑要保證標簽信息的完整,封口要牢固可靠。人體解剖學實驗室要建立臺賬,臺賬的內容要詳細,賬物要保證相符,臺賬記錄要標明化學試劑的名稱、數量、保存地點、購入時間、批號、規格、危險等級等信息?;瘜W試劑要注意分類儲存,要依據酸、堿性分別儲存在抗腐蝕專用柜中,嚴禁混合存儲?;瘜W試劑如為易制毒品,要妥善存于專用試劑柜中,妥善保管?;瘜W試劑如為易爆品,要存于特制防爆柜內,要保證避光,放置于低溫、通風處。日常用于灌注或浸泡標本的試劑要放置于涼爽通風區域,標簽要保證完整,用后要及時清除濺、灑的液體。殘余廢液可以使用吸引裝置加以回收。針對廢液的管理要由有專人負責,形成記錄,廢液要由專業回收部門來妥善處理。
(八) 解剖器械的安全管理
人體解剖學實驗項目需要使用不同種類的解剖器械,并且參與實驗的學生較多,因此許多高校的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配備了大量的解剖器械。解剖器械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器械的管理要擇成專人負責。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前要以班級為單位登記領取,用后要及時歸還,解剖器械嚴禁帶出實驗室。使用器械要依據標準來操作。解剖器械在使用后要徹底清洗消毒,并將表面擦拭干凈后存于干燥通風處,以防銹蝕。對于不能隨意處理的解剖器械,實驗結束后要統一回收處理。
三、小結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針對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安全管理體系要考慮到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的特殊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控,提高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體解剖教學的正常進行。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要立足于提高高校師生的安全意識以及事故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隱患,為高校相關專業教學創造安全可靠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易國順,趙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的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5).
[2]柏永剛,劉文,車永哲等.解剖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8).
[3]尹東,張紅軍,黃詩冰.實驗室安全的影響因素與保障體系[J].化工管理,2019(2).
[4]陳容容,魏東盛,靳永新等.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保障實驗室安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
(作者單位: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