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生

近年來,各級紀委查處了一批熱衷于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等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案件。經驗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各種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非組織活動,堅決破除各類“小圈子”。
“班底”成員沆瀣一氣
近年來,各級紀委查處了一批熱衷圈子文化、碼頭文化,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等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案件。
比如,江蘇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少麟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在黨內搞團團伙伙,大肆進行利益交換、利益輸送,拉攏腐蝕領導干部,公開散布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相違背的言論。
甘肅省委原常委、副省長虞海燕在擔任蘭州市委書記期間,把自己的親信調到蘭州市核心部門、核心崗位任職。虞海燕還整合設立了一個叫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部門,先后選調141名青年干部進入督查室“鍛煉”,提拔使用其中76人到重要崗位工作。虞海燕讓其所謂的“心腹”金晉哲主管督查室,經常通過“培訓”向這些年青干部灌輸效忠觀念,培植個人勢力,嚴重損害了甘肅省特別是蘭州市的政治生態。
海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裴成敏,為了獨攬大權,更好實現自己的意志,通過設立一些專門機構,組建自己的“班底”,成員覆蓋國土、規劃等重要部門。“這個工程交給某某同志全權負責就行了,市長你就不用管了。”這是裴成敏任文昌市委書記期間在會議上的“常用語”。這些“班底”成員沆瀣一氣,利用工程項目大肆斂財。一時間,貪腐的“病毒”在當地快速蔓延。
“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頭主義”
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也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人歷來反對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任何形式的非組織活動,延安整風時期就將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列為整頓黨風的重要內容。
早在1942年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毛澤東就指出:“要使我們全黨的步調整齊一致,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斗,我們一定要反對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他還號召全黨“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頭主義”。
宗派主義、山頭主義的突出表現就是在黨內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培植個人勢力等非組織活動,通過搞利益交換、為自己營造聲勢等活動撈取政治資本。從一些案件中可以看到,一些落馬的“大老虎”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個或明或暗、或松或緊的幫派圈子。一些被審查調查的腐敗分子熱衷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將權力作為培植個人勢力的工具,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污染黨的政治生態。
這些人位置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卻越來越缺乏敬畏。有的領導干部政治野心膨脹,為一己私利或小團體的利益背著組織搞政治陰謀活動、搞破壞黨的政治勾當;有的領導干部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把他主政的地方當成自己的“獨立王國”,用人、作決策不按規定向中央報告,搞小山頭、小團體、小圈子。這一系列非組織活動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削弱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是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的大敵。
堅決破除各類“小圈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提醒和告誡廣大黨員干部:“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黨內絕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絕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我們共產黨人絕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
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最終逃不脫拔出蘿卜帶出泥、樹倒猢猻散的命運,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小圈子”終究是靠不住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各種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非組織活動,堅決破除各類“小圈子”。
首先,要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對黨絕對忠誠,就是要做到黨叫做什么就做什么,黨不允許做什么就堅決不做什么,始終把黨的利益置于個人和局部利益之上。對黨絕對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時刻體現在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上。
其次,要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列寧指出,鐵的紀律是無產階級政黨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把紀律規矩立在前面,強化紀律規矩的剛性約束,做到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
最后,要形成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君子之交淡如水,為政之道清似茶。團團伙伙是封建人身依附關系和江湖幫派文化的毒瘤,必須從根本上堅決清除圈子文化,抵制和反對所謂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態。
(《學習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