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物理;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引言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黃金階段,高中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物理作為高中階段一門主要學科,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講述式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發展需求,甚至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全面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在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客觀分析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各種教學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優化物理教學,不斷促進教學工作的改進與創新,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高中物理深度學習所面臨的問題
(一)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一部分教師都是以自己為教學中心,認為高中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在課堂中一味講述物理基礎知識,卻很少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課堂中更是缺乏師生交流互動的環節,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進入到深度學習當中。
(二)高中階段學習壓力較大
由于受到高考的影響,高中階段,絕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將高考分數作為最終的奮斗目標,所以為了提高分數,學生在高中階段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習題練習,而部分高中教師也是不斷為學生施加壓力,認為只有壓力才能夠產生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學生會奮發圖強,而大多數學生會逐漸麻木機械地學習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進而形成思維固化,這時候學生很難進入到深度學習之中。
二、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探究
(一)創設體驗式情境讓學生深度學習,培養物理觀念
深度學習的對立面是淺層次學習,淺層次的學習,學生往往停留在記憶公式和背物理概念的層次上,當學生遇到比較靈活的題目時,就不會合理地運用公式和概念,學生在淺層次的學習中只會照搬公式,對物理觀念不深入不牢固,其次對物理概念沒有真正理解。例如加速度這一概念,部分學生只會記住公式,誤認為加速度就是與速度有關,誤以為加速度越大速度也就越大,這是因為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加速度的相關概念。我們都知道學生長期處于傳統講述式的教學課堂中,對物理的興趣比較低。如果學生處于體驗式教學活動中,那么就能夠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深化記憶。在高中物理深度學習的課堂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物理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去感悟物理概念,從而增強學生對高中物理的理解,而不是將高中物理當成簡單的概念或公式。例如在電場部分的教學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告訴學生,帶電體周圍存在著特殊的物質稱為電場,電場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學生沒有較強的物理觀念,那么很難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在講桌上放置一個輝光球,讓學生拿著沒有接通電源的日光燈去靠近輝光球,學生驚奇地發現,在逐漸靠近的過程中,日光燈竟然亮了起來。再讓學生將沒有接通電源的氖泡去靠近帶電體,發現氖泡也發光了,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燈泡的發光需要接通電源,但是在活動中卻發現沒有接通電源的燈泡也發光了,這引起了學生思維的沖突,然后教師再提出相關的問題,為什么沒有接通電源的燈泡也能發光?帶電體周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東西令燈泡發光了?以此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電場的客觀存在,強化學生對電場這一物理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新舊知識聯系,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雖然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同初中物理知識相比銜接的不夠緊密,跨度也比較大,但是均屬于物理教育的范疇,知識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前者通常是后者的鋪墊,后者則是前者的持續或延伸。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實現深度學習,教師需高度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運用由舊及新的方式設計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物理知識,改善他們的學習質量。在實施“摩擦力”教學時,教師先提問:什么是力? 力有哪些效果? 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如何?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引領學生回顧有關力的知識,然后講述:力的效果之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大家用比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沒有運動,為什么? 他們知道是桌子與地面之間存在摩擦力,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用比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開始運動,這時推力大小超過摩擦力,而桌子運動起來后,必須繼續施加推力才能使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假如不用力桌子就停下來,這時推力用來平摩擦力。 隨后教師帶領學生討論什么情況下產生摩擦力,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讓他們深度分析摩擦力。
結束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是在已有學習目標和教學經驗的引導下,為進一步深化高中物理學習而構建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在課程教學中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將指導學生深度學習思維和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興趣作為重點教學目標,為學生創建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深度學習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9(6):109-110.
[2]佘東波.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課堂深度學習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20(1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