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璇,丁云川,陳 劍,王慶慧,趙 麗,現麗妮
(昆明市延安醫院 超聲醫學科,云南 昆明 650051)
昆明市超聲診斷質量控制中心依托于昆明市延安醫院超聲醫學科,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制定本地區統一的質控指標;收集、分析醫療質量數據;定期發布質控信息;以開展醫療質量管理為目標,在轄區內開展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工作。本研究就2020年昆明市轄區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基本現狀進行分析,旨在發現問題、針對問題開展適宜的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工作,促進轄區內民營與公立醫院同步、穩定、持續、共同的發展,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就昆明市轄區內各級民營及公立醫院展開調查,包括民營醫院54家、公立醫院81家,其中三級醫院34家;二級醫院46家:基層醫院55家。
1.2 方法
采用向轄區內各級醫院發放《昆明市醫療機構超聲診斷基本情況調查表》方式,對昆明市各級醫院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基本情況進行現狀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205份,收回有效問卷135份。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醫院及超聲科室基本情況、設備配置;人員配置;醫生年齡、性別、學歷結構、醫生執業資質;開展檢查項目、質量控制工作現狀等。收回調查問卷后,由專人進行數據匯總,分析對比,總結現階段昆明市轄區內民營及公立醫院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工作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為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奠定基礎。
2.1 設備配置
超聲科醫師數與超聲診斷儀器數比作為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工作中重要結構質量分析指標,反映了超聲設備配置是否充足。而調查中發現昆明市受訪民營醫院及公立醫院超聲科醫師數與超聲診斷儀器比分別為1.45、1.79,均未達到合理的超聲設備配置。民營醫院及公立醫院中低端設備分別占總數的64.89%、50.80%,均以中低檔設備為主,其中以民營醫院更為顯著,見表1。

表1 昆明市民營及公立醫院設備配置情況
2.2 人員配置
調查發現民營醫院缺少高層次超聲診斷醫生。昆明市各隸屬關系受訪醫院超聲科醫師共計751人(民營醫院190人,公立醫院561人)從學歷結構來看,公立醫院本科以上學歷超聲醫生達到80%以上,而民營醫院不足50%。從性別結構來看,女醫生人數占總醫生人數的78%,性別比嚴重失調,見表2。

表2 昆明市民營及公立醫院人員配置情況[人(%)]
2.3 規范執業
部分醫院仍存在超聲醫生無執業資質或執業范圍不符情況。2018年版《超聲醫學專業質量管理質控專家共識》中明確指出超聲醫生應該具備相應資質,即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執業范圍為醫學影像和核醫學專業,但由于很多歷史原因,各隸屬關系醫院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無執業或無相關執業資質的醫生從事超聲診斷工作的現象,以民營醫院為著,見表3。

表3 昆明市民營及公立醫院人員無資質執業情況
2.4 基礎質控工作落實情況
部分科室對質量控制的理解不到位,沒有切實有效的開展質量控制工作。科室未開展基本的報告抽查、病例隨訪的制度(表4),其中16.67%民營醫院、4.94%公立醫院未開展報告抽查工作;40.74%民營醫院、6.17%公立醫院未開展病例隨訪工作。

表4 昆明市民營及公立醫院報告抽查及病例隨訪開展情況[家(%)]
2.5 轄區內超聲醫生月均工作量
各級醫院超聲醫生日常超聲診斷工作負擔繁重。超聲科醫患比是超聲質控工作中結構質量分析指標中的重要指標之一,反映單個超聲醫生同期內接診患者的數量。昆明市轄區內受訪民營醫院月均完成檢查共38934例,單個超聲醫生月平均完成721例。公立醫院月均完成檢查共63585例,單個超聲醫生月平均完成785例,均超負荷工作(表5)。

表5 昆明市民營及公立醫院超聲科醫患比(n)
3.1 存在問題
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有序推進,民營醫療機構開始涌現,社會公眾對民營醫療機構的認知也逐步改觀,民營醫院自身也在尋求更快的發展以縮小與公立醫院的差距。超聲檢查做為一項基礎檢查項目,其學科發展成為醫院發展的一個縮影。怎樣使全昆明市各隸屬關系的醫院超聲專業能共同穩步健康發展是每所醫院共同關注的問題。而堅持做好超聲診斷質控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從昆明市超聲診斷質量控制中心在2020年對轄區內135家不同隸屬關系醫院基本質量控制情況的問卷調查分析中發現,昆明市超聲專業質量控制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1)民營醫院在技術硬件方面與公立醫院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表現在設備配置中,民營醫院超聲檢查儀器更多集中在中低檔超聲儀器上;另一方面,從人員配置上,大部分高學歷超聲診斷醫師集中在公立醫院。人員配置不足、醫生診斷能力不足、設備老舊,診斷水平將難以提高,最終成為阻礙民營醫院發展的瓶頸。(2)科室對超聲診斷質量控制工作理解不足,缺乏重視,甚至有醫院沒有定期的病例隨訪及報告抽查制度,以民營醫院更為明顯。超聲報告陽性率、超聲診斷符合率作為超聲質控工作中重要結果質量分析指標,如未開展上述工作,則無法得出相應結果,超聲質控工作也必將缺失重要的環節。(3)超聲醫生超負荷工作。超負荷的工作必然讓醫生簡化診斷流程,而犧牲了更嚴謹精密的診斷結果。大量的工作也消磨了醫生的精力,讓醫生無暇對已診斷的患者進行隨訪、跟蹤、總結。昆明市各醫院單個醫生月均診斷人次達七百人次以上,如果一味追求為病患提供更多服務,而不是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必將為學科發展埋下隱患。
3.2 持續改進方案
根據以上情況昆明市超聲診斷質量控制中心也對工作重點做出以下調整:(1)進一步與各隸屬關系醫院共同完善分級超聲診斷規范,實施超聲質量控制的制度化、標準化、系統化。定期展開充分的調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整改方案。(2)建立健全全市超聲質量控制網絡。既能貢獻標準化的檢查結果,減少重復檢查,減輕醫生工作量,又能通過互聯網上級中心對部分下級醫院超聲報告進行抽檢,并做出質量控制評估,實現超聲質控的全覆蓋。(3)建立多元化的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合作、監督模式。既有上級醫院對下級醫院的業務指導模式:公立醫院向民營醫院輸出管理與技術。也有同級醫院的資源共享模式:不同醫院的醫生可定期互相輪轉,民營醫院把良好的人文情懷,貼心的服務帶到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把精湛的技術,規范的操作流程帶到民營醫院,促進彼此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