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志燦,現任納安生物集團董事長。1978年從山西考入清華大學,獲得清華大學本科學士和研究生碩士學位;1987年赴美留學,獲得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博士;之后的20多年里,渠志燦在美國的大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從事生物科技、醫藥研發與教學工作,先后與羅氏-基因泰克、健贊生物等著名歐美藥企合作新藥研發,領導新藥開發技術服務平臺工作,曾為近百家國際醫藥公司提供藥物評估與技術咨詢。
2007年,在美國南方研究所擔任獨立研究室主任的渠志燦博士回國探親,在一次聚會上,一位朋友拿著塞滿現金的挎包,懇請她幫自己患癌癥的母親從美國買藥。
“我只能不停地和他解釋,我不是臨床醫生,沒有處方權,而沒有當地醫生的診斷,有錢也買不到藥。”回憶起這件事,渠志燦至今都覺得深受觸動,也讓她更堅定了把抗癌藥物研究帶回國的想法。
從2014年開始,渠志燦多次受邀回國考察,國內多個城市都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希望她帶著團隊和技術落地創業。但經過深思熟慮,她還是選擇了落地山西,這其中的原因不僅是她的家鄉情懷,更是因為山西豐富的綠色資源和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機遇。
作為山西省引進的“百人計劃”特聘專家,2018年,渠志燦帶領海外團隊,攜帶自主知識產權生物技術和啟動資金,全職回到家鄉創辦山西納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三年時間里,納安生物建成了800平方米生物科研實驗室、5000平方米生產基地;申請了國內外發明專利50余項,取得了四類正規生產許可,并且獲得了歐美雙國際GMP生產與質量體系認證;創立了多個自主研發和生產產品的品牌。3年來創營收6千多萬元,組建了本土的科研團隊,為近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如何“把健康產業打造成支撐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旅美科學家渠志燦很希望通過實踐蹚出一條可以復制發展的蹊徑。
“山西地上綠色植物資源的價值堪比,甚至在未來可以超越地下的黑色煤炭資源的價值”
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山西是我的家鄉,我的父母在山西。其次,我覺得山西面臨著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而綠色大健康和醫療產業是再好不過的切入點。我在這個行業深耕多年,我相信利用山西資源優勢,發展綠色大健康產業,能使山西在有限的投入內和有限的時間里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認為山西地上綠色植物資源的價值堪比、甚至在未來可以超越地下的黑色煤炭資源的價值!當然,很多還有待開發。
據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初步統計,山西現有1788種中藥材,其中道地藥材有30多種,大宗中藥材道地品種連翹、黃苓、黃芪、柴胡、黨參等年產量分別占該品種全國總產量的50%、40%、30%、25%和20%以上。科學實驗已經證明了黃芪、黨參等植物的萃取成分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要知道,60%以上的現代抗癌藥物的分子原型并不是科學家發明出來的,而是從豐富的植物分子識別篩選,而后改進優化而成。另外,近年來,多靶點多靶向的植物藥治療癌癥開始逐漸回歸主流,研發和治療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在海外多年研究抗癌藥物和癌癥康復的基礎上,我們逐步形成了一套識別植物組分生物活性,萃取植物功效組分和植物多靶點、多靶向復合增效的生物研究方法和技術。目前我們已經將這些研究的積累和技術應用于發展開拓綠色大健康產業,我們有基礎、有信心,特別是落地山西三年來,納安已經針對山西的特色資源走出了一兩步,開發出了幾個系列產品。目前正在開拓全國甚至全球的市場,為家鄉的高質量發展出一份力。當然,也有朋友說北方的發展環境不如南方,但我更喜歡一個充滿挑戰的選擇。
“不餓死在研發的路上,是我需要直面的挑戰。我希望把我們的品牌做成科研轉化和市場化最好的案例”
是的。一個有效的抗癌藥物從研發到成熟,那真的是“十年磨一劍”,耗資也是十幾億美元。所以要做就必須得有一些前期積累,不然很容易餓死在研發的路上。既要伸手摘星,又要腳踏實地謀生存,這是很多科學家轉型成為創業者時思考最多的問題。
山西的扶貧項目已經種植了30多萬畝油用牡丹,這是很大的資源優勢。我們做了很多的實驗和調研,發現牡丹里的一些成分有很好的麗膚健體功效。牡丹根富含丹皮酚、芍藥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促進肌膚細膩年輕。牡丹籽油可以吸收紫外線,阻止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牡丹花的提取物能夠抑制酪氨酸酶,美白淡斑功效超過20多種其他花卉。牡丹萃取可以抑制玻尿酸水解酶,激活彈性蛋白的生成,這就是抗皺紋、抗衰老。再加上牡丹自古以來就具有中國國花的形象,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所以我們創立了牡丹國貨麗膚健體品牌。這也是我們生物科研轉化和市場化的成果。
我是做科研出身的,特別是做了很多年病理和抗癌藥物的研究工作。我在思考人們為什么要用護膚品?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延緩衰老,所以這是一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范疇的問題。我是學習生命科學的,也掌握了一些生物科技。所以在開發麗膚健體產品之前,我們先研究了皮膚衰老的因素。
皮膚衰老的主要因素來源于外源性衰老和內源性衰老,外源性衰老主要是風吹日曬,干燥失水。內源性衰老,除重大疾病和身體整體代謝的影響之外,主要是炎性衰老和氧化衰老。隨著年紀增長,炎癥、氧化和自由基的積累,導致細胞和組織衰老。
我們開發牡丹萃取、麗膚健體產品就是要抵抗皮膚的外源性衰老,延緩抑制內源性衰老。提取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的分子組分,應用于產品,進而再檢測終端產品的實際生物活性和人體皮膚功效。經過這樣的科學研究,我們總結了抗炎、抗氧化、抗衰的理論和實踐。比如說皮膚深層組織需要植物小分子透皮進入,實現生物活性,表層應用什么成分,抵抗外源性皮膚損傷。針對這種多層配方理論做出的產品,我們做了大量的檢測,比如說我們自主研發的護膚精華,跟一些大牌做過對比,不論是膚感還是抗皺效果,可比肩國際大牌。
“與時間賽跑,努力在產品研發和創造營收之間找平衡 ”
有些銷售業績,但還是面臨著諸多挑戰,還要繼續努力。
挑戰是我們在和時間賽跑,產品的研發確實需要時間,更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要做得很嚴謹,可是面對企業生存和市場,這里確實有一些矛盾。這三年主要是在打磨產品和創造營收之間努力做平衡。
《科學導報》:平衡?
對。我們已經開發出兩套牡丹萃取、麗膚健體產品,一套針對成熟女性,功效是抗炎、抗衰,屬于中高端產品。另一套是針對Z時代青年,功效是光透亮顏,價格親民,主打線上渠道。市場方面我們下一步計劃線上線下并進,而且線下要多做一些學術,我們剛剛申請了山西省科技廳的科普基地,也計劃在植物萃取對于皮膚的維護、抗炎加抗氧化等抗衰理念方面做一些科普。
發展綠色大健康產業,必須形成上下產業鏈和企業聯盟,并且逐步建立植物提取和應用的行業標準。我們正在做標準。由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并監督實施,2021年我們做了第一個省級牡丹植物提取的技術規范標準。并且計劃2022年要拿出五六個標準來,標準的制定對行業發展會有促進作用。綠色大健康產業的國內外市場容量巨大,地球上70多億人誰不追求健康?特別是經過疫情的洗禮,誰不渴望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呢?山西具有植物藥的資源優勢,利用生物技術多層次創新,開發可證實功效的大健康產品。可以一年見初效,三年見卓效,為山西的GDP增添一抹綠色。
產業化的植物提取有不同的提取技術要求,包括環境要求、質量要求等。提取以后達到什么樣的功效,比如說牡丹的不同部位,花、根、葉的提取,需要建立標準,才能促進產業上下鏈的形成和合作。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嘛。有了行業標準,形成牡丹的經濟產業鏈,方可迅速推動國內外大市場。
“在三年時間里,納安生物申請了國內外發明專利50多項,取得了四類正規生產許可,并且獲得了歐美雙國際GMP生產與質量體系認證……”
無論是生物醫藥開發,還是成果轉化,都需要實實在在去做的。針對具體情況,我們制定了“三箭齊發,三曲同奏,直逼市場”的戰略。多層次創新滾動前進,自我造血。
前期我們自帶資金,當年落地,當年開發出大健康產品,當年就出銷售。但是抗癌藥物研發周期比較長,投入也比較大。在前期三年多生物醫藥研發布局的基礎之上,我們正開展項目融資,縱深推動納安的醫藥創新項目,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第一是綠色大健康,以植物萃取為核心技術,第二是生物醫藥。
先說綠色大健康這一塊。我們團隊有自主開發的“黑泰克”植物萃取技術(HENTech:Herbal Extraction Nano Technology)。我們已經將“黑泰克”技術應用于山西的多種特色植物、中草藥、農林廢棄物的增值化開發中,其中包括黃芪、黨參、油用牡丹、野櫻莓等等。各種植物組分的提取物將是綠色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原料,工業化植物萃取技術是關鍵核心技術。
結合這項技術,有三大塊事情可以做:一是研發多靶點多靶向新型植物醫藥,這也是目前整個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的前沿趨勢。生物科學的發展證明植物的多靶點多靶向針對慢病的管理,甚至一些疑難雜癥的攻克,都顯現出特殊的功效,所以這方面的科研我們已經有所進展;二是開發食藥同源提高免疫力、管理慢病、預防疾病的功效產品;第三是建設麗膚健體美麗經濟產業,打造從原料到生產,從產品到市場的產業鏈。生物醫藥方面的三個層次是納安成熟的生殖健康系列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醫療診斷的研發和產業化、治療性抗癌藥物的創新和研發。三個層次創新和滾動前進。
我們先爭取4到5年,能拿出來一類抗體藥,新藥。這是腫瘤的靶向治療醫藥,相關還有治療中的伴隨診斷等。我們現在正尋求對口的融資機構,希望資本市場可以關注我們。
“如果帶著純粹的科學家狀態來做企業,可能是必死無疑,但我更喜歡一個充滿挑戰的選擇”
這也是我最近很大的感悟。科學家和企業家在思維方式方法和格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鴻溝,如果做不好是跨越不過去的。
科學家的愿望是什么?是探索人類不知道的知識,甚至創造新的知識,這個發現是有意義的,但是有什么現實作用?科學家不太在乎,只追求所做的工作是能被客觀檢驗的規律,是新的知識,這是科學家的使命,是追逐探索對于自然,對于萬物從宏觀到到微觀的客觀規律。以前我是在這個領域里奔跑的,我要發現癌癥到底怎么發生的,是哪個信號錯了。但是現在,作為創業者,我要面對的是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創造社會價值、產品價值,這是企業家。如果帶著純粹的科學家狀態來做企業,可能是必死無疑。
大概一半在研發上,一半在市場上吧。
我非常感謝我們山西本土的團隊,納安的年輕人非常踏實,我們同心協力,朝著一個方向,夜以繼日、風雨無阻地努力。三年來,在納安這個平臺上成長起來一批技術骨干和管理骨干,大家就一個目標,希望我們在生物科技和綠色大健康醫藥產業方面為祖國做出一些貢獻來。
生物科技產業是山西轉型很好的切入點,全球綠色大健康產業,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我國各地,大家都同處在一個起跑線上,況且山西擁有提高地球人自身免疫力的植物資源。當初如此,如今亦如此。病毒其實到處都是,提高免疫力尤為重要,所以我們更堅定了做相關科研工作的決心。我也告訴這些年輕的科研人員,我們的時間、精力和力氣都是不能打包裝到口袋里的,要賦予它們內容,創造價值。我們做的不僅是改變世界,還是直接改變人類命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