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芬
摘要:目前,雙減政策廣泛推行,旨在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在雙減政策下,教師應該轉變原本的教學觀念和模式,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一方面,要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可以高效學習;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習慣,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本文對雙減政策的要求和影響進行分析,提出了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策略。
關鍵詞:雙減;小學生;課業負擔
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后,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不僅要改善課堂教學質量,還要優化課后服務水平,組織學生開展豐富、趣味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娛樂、實踐、生活中學習。在作業方面,要減少作業的數量,還要調整作業的種類、完成時間。對于小學生來說,書面作業的平均完成時間應該控制在60分鐘以內。如果開展線上教學活動,課程時長要控制在30分鐘內,以保護學生視力,課間休息應該超過10分鐘。
一、雙減政策對小學教學的影響
在雙減政策推行之后,教育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培訓機構受到了嚴格的規范和約束,不僅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家長也在雙減政策下減輕了壓力。但對于教師來說,應該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轉變傳統的理念和方法。為了發揮雙減政策的作用,各地都根據當地情況出臺了具體的落實方案,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格規范。從目前的趨勢看,國內培訓機構數量眾多,甚至與小學學校數量接近。由于培訓機構數量較多,所以有很大的管理難度,存在許多違規機構。針對這種情況,國家采取了雙減政策,不僅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要減少家庭教育支出壓力,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1]。一方面,學校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進和優化,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建立優質、完善的課后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建立巡查機制,嚴格監管培訓機構的運營情況。教師要與家長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了解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情況,同時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家長可以尊重小學生的身心發育規律,杜絕攀比、惡性競爭等行為,培養學生各種興趣愛好,減輕課業負擔的同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二、雙減下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措施
(一)合理規劃,作業減量
小學教師應該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不再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思想的束縛,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成長規律、能力水平合理設計課堂和課后作業,控制作業數量,豐富作業內容。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內容,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知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應該加強調研工作,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種類的作業。例如,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觀察生活、積累知識作為作業設計的核心,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多種作業[2]。對于中段小學生來說,書面作業以作文、默寫、閱讀理解等內容為主。通過書面作業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漢字書寫、閱讀分析、詞語運用等知識。書面作業不宜過多,應該根據學生的平均能力,將完成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為了滿足優秀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適當增加開放性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主選擇。包括拍攝作業、書法作業、朗讀作業等等。在控制作業數量的同時,豐富作業的形式內容,使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壓力,還能提升作業效果。
(二)豐富活動,培養興趣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探索問題、運用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就了解并掌握知識,不需要進行課后補習,只要通過作業鞏固溫習即可。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滲透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發揮特長的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促進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公園中春游、踏青,組織學生開展猜謎、書法、繪畫、朗誦等活動,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增加學生的戶外活動時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豐富的興趣愛好,增加學生的朝氣。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遇到問題共同探討和解決,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態,從而達到減負的效果。
(三)優化課堂,提升質量
要減輕課業負擔,就要提升教學的質量。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學習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各種興趣需求。另一方面,要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傳授學生知識、方法,避免學生課后休息、娛樂的時間被各科作業占據。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重點引導學生探索方法,應該強化教師的服務精神,合理利用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指導服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教學方式,發揮現代教學設備、技術的優勢和作用,運用教學白板、多媒體設備豐富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素養,使學生可以自動思考,掌握知識的規律和特點,提升知識的轉化率,避免學生因為在課堂中沒有掌握知識內容而進行課后補習[3]。教師也要與家長多溝通,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家長可以多輔導和陪伴孩子,為小學生營造更加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和童年生活。
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極大地改變大的改變了我國教育行業,根據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此,應該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從作業數量、興趣培養、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入手,在減輕學習負擔的同時,也要確保學生的素質、能力、知識儲備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鐘春梅.減輕小學生語文課業負擔的有效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19(23):1.
[2]康海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課業負擔現狀及對策研究[J].青年時代,2019,000(018):254-255.
[3]張玲.如何有效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