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黃志鵬 游必凱 付達華



摘? 要: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7月~2021年7月呂梁愛爾眼科醫院收治的60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研究組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分析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情況,并比較兩組角膜散光度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角膜散光度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對硬核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療效顯著,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角膜散光度改善情況明顯,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
關鍵詞:療效評價;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超聲
中圖分類號:R779.6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3-0031-02
白內障是常見眼科疾病,硬核白內障是白內障疾病類型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其晶狀體硬度達到Ⅳ級,此時采用常規手術治療,術后易出現并發癥,治療難度較大[1]。該疾病主要表現為視力衰退、視物模糊等,致盲風險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目前臨床多以手術作為硬核白內障的治療方案[2]。隨著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白內障手術技術日漸成熟,很多白內障疾病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改善癥狀[3]。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選擇2019年7月~2021年7月呂梁愛爾眼科醫院收治的60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使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7月~2021年7月呂梁愛爾眼科醫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48~76歲,平均年齡(56.15±12.37)歲;研究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55.69±12.4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白內障圍手術期干眼防治專家共識(2021年)相關標準[4],滿足手術指征,可接受手術治療;②無認知、語言、精神障礙;③治療依從性好;④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其他眼科疾病和其他類型白內障患者;②精神異常,無法正常交流溝通者;③合并心肝腎重要臟器功能疾病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前均給予常規檢查,確定符合手術指征。對照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進行治療:術前,對患者常規消毒,待麻醉起效后,于角膜緣處做切口,刺進前房并注入粘彈劑,連續環形撕囊后,乳化晶狀體,超聲碎核處理并將殘留皮質清除后放置人工晶狀體。術畢,對患者實施涂藥、包扎處理。研究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進行治療:術前準備同對照組,于角膜緣做小切口,分離鞏膜隧道直達角膜透明部位,刺入前房并注入粘彈劑,連續環形撕囊,逐漸擴大內切口至合適位置,根據內切口擴大情況適當擴大外切口至合適位置,撕囊后行水分離,并將晶狀體核撥動至前房,然后注入粘彈劑,之后娩出晶狀體核[5]。術畢,對患者實施涂藥、包扎處理。
1.4? 觀察指標
①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手術治療3個月后,視力恢復正常,無不良反應;有效:患者手術治療3個月后,視力明顯改善,視力提高≥0.5;無效:患者手術治療3個月后,視力提高<0.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月后角膜散光度:依據醫院規定的散光表對患者角膜散光度進行判斷。③評價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并發癥包括角膜水腫、前房出血與鞏膜受損。總發生率=(角膜水腫+前房出血+鞏膜受損)例數/總例數×100? %。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7 %,高于對照組的7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 %,低于對照組的2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角膜散光度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角膜散光度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健康人的眼球晶狀體是一種透明組織,而白內障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從而引發混濁的常見的眼科疾病[6]。在眼科疾病中,白內障致盲率最高,全球因白內障致盲比例為46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硬核白內障共多見于老年人,而目前臨床尚無治療硬核白內障的特效藥物,主要采用手術治療[7]。正確的手術治療方法,可有效控制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術后的視力恢復。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國超聲乳化技術逐漸成熟。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是臨床常見硬核白內障的治療方法[8],但有研究指出,硬核白內障患者進行超聲乳化治療后,角膜容易受到損傷,術后患者易出現角膜水腫、前房出血、鞏膜受損等術后并發癥[9],影響了該種手術方法的臨床應用范圍。本研究結果顯示,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低于研究組,術后角膜水腫、前房出血、鞏膜受損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后,眼睛處于脆弱階段,如護理不當、未按醫囑服藥、飲食過于刺激、劇烈運動或作息不規律,眼睛容易出現發紅、刺痛、發癢、發炎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眼睛充血、眼壓升高、眼睛伴有異物感、畏懼強光,甚至會導致視網膜脫落。對于硬核白內障手術治療,臨床推薦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該手術方式效果佳、操作時間短、創傷小。該術式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還能有效降低鞏膜受損、角膜水腫等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痛苦、降低治療費用。
綜上所述,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海偉,岳巖坤,陳小麗,等.白內障手術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視功能及視覺相關生存質量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0,19(5):549-553.
[2]韓紅,安曉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5):71-72.
[3]孫亭,張鵬飛,韓正勝,等.無縫線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內障手術的應用[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9,38(4):340-342.
[4]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及人工晶狀體學組.中國白內障圍手術期干眼防治專家共識(2021年)[J].中華眼科雜志,2021,57(1):17-22.
[5]朱長財.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7):2.
[16]黨文慧.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5):92-93.
[7]魏雨豐,李翔,張錦.硬核白內障小切口手法娩核術改善視力及生活質量的優越性[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20,42(2):122-126.
[8]張麗翠.觀察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J].中華養生保健,2020,38(5):77-78.
[9]祁宇梅.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20(2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