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婷 魯虎 石峰


摘? 要:目的? 探討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克拉瑪依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接受兒童保健的70名兒童擇為研究對象,依據兒童保健參加時間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名。兩組均給予常規小兒保健干預,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同步開展小兒推拿保健干預。對比兩組隨訪1年后的生長發育情況、健康狀態及小兒家屬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頭圍、體質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營養不良表現發生率、呼吸系統患病率及其他疾病類型患病率均明顯更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小兒家屬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結論? 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提升兒童的機體健康水平。
關鍵詞:兒童保健;小兒推拿;生長發育情況;健康狀態
中圖分類號:R715.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3-0110-03
兒童保健是一種以保護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主要內容的預防醫學干預措施,其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有助于提升兒童的生存質量,降低其患病率[1]。近年來,隨著現代中醫學的不斷發展,小兒推拿這一理療方案在兒童保健領域得到了有效應用。小兒推拿可通過為兒童開展整體穴位推拿干預,達到顯著的舒筋活絡及祛邪扶正的干預效果,可大幅改善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2-3]。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克拉瑪依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接受兒童保健的人群中隨機抽取70名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依據兒童保健參加時間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名。對照組中男性兒童21名,女性兒童14名;年齡1~7歲,平均年齡(3.16±0.41)歲;兒童家屬的年齡31~47歲,平均年齡(39.16±4.11)歲。觀察組中男性兒童19名,女性兒童16名;年齡1~6歲,平均年齡(3.09±0.37)歲;兒童家屬的年齡30~49歲,平均年齡(39.19±4.1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研究對象家屬均已明確研究內容,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可主動配合開展研究內容。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的系統性功能疾病;中途無法繼續配合研究;對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預內容存在排斥表現。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小兒保健干預,具體干預內容如下:醫務人員依據小兒家屬的認知水平為其開展個性化健康宣教,同時依據小兒的健康狀態為其制訂針對性飲食干預計劃,對于身體狀態較為理想的小兒,建議其開展適量戶外運動,以有效提升機體免疫力。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小兒推拿保健干預,具體干預內容如下:在開始推拿前,統一對小兒開展健康狀態評估,依據評估結果為其選擇適宜的推拿方法及手法;醫務人員依據小兒的體溫提前對推拿室的室內溫度及濕度進行合理調整,徹底清潔及擦拭雙手,并均勻涂抹醫用滑石粉,依據推拿部位順序依次開展頭部、上肢、下肢及胸腹腰背部位的手法推拿。在推拿期間,應用運、揉、推等輕柔手法進行操作,之后逐漸增加推拿力度,待基本推拿操作結束后,可依據小兒的具體情況,為其開展針對性推拿干預。對于身體狀態較為平衡的小兒,可應用捏脊手法分別進行揉門板(150次)、清肝經(1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200次)、補腎經(200次)及補脾經(200次)等操作;對于存在心肝有余的小兒,可為其于基礎推拿前提下分別開展清天河水、清小腸、泄心經及瀉肝經等操作,上述推拿操作頻次均為200次,之后為其開展各100次的補腎經、補肺經及補脾經手法推拿;對于存在脾肺不足的小兒,可開展3~5次的捏脊處理,之后進行推三關(100次)及揉門板(150次)推拿操作,并為其開展各300次的補腎經、補肺經及補脾經手法推拿。推拿開展頻率為3次/周。
兩組總干預時間均為8周,其在干預結束后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生長發育情況、健康狀態及小兒家屬滿意度水平。其中生長發育指標包括頭圍、體質量和身高。健康狀態指標包括營養不良表現、呼吸系統疾病及其他類型疾病(包括多動癥、驚厥、抽動障礙、手足口病等)。應用新疆克拉瑪依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小兒家屬的滿意度展開評價,問卷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長發育情況對比
干預前,兩組的頭圍、體質量和身高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頭圍、體質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的健康狀態對比
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營養不良表現發生率、呼吸系統患病率及其他類型疾病患病率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2.3? 兩組干預后的小兒家屬滿意度對比
干預后,對照組小兒家屬的滿意度評分為(76.45±3.69)分,觀察組為(94.67±4.1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410,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兒童保健這一健康干預方法亦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多數兒童均存在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等生理特征,其在生長發育期間對于外界環境的依賴性較高,且適應能力較為被動,在受到病毒侵襲或外界不良刺激后易出現較為嚴重的疾病,進而對其機體健康水平及生長發育質量帶來不良的影響。兒童保健方法作為一種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干預措施,可依據兒童的身體狀態為其針對性的開展系統保健干預措施,進而有效改善兒童的機體健康水平[4-6]。
小兒推拿是一種以中醫醫學為理論基礎的中醫保健方法,主要通過捏脊、推法、拿法、揉法等推拿方法對相關穴位進行手法按摩,可確保干預對象得到理想的推拿干預效果。在手法推拿前,依據兒童的身體狀態評估結果為其選擇針對性的推拿干預方法,通過開展手法按摩干預,進而起到顯著的氣血調節及強身健體的功效[7-8]。推拿作為一種物理刺激,在開展期間可對機體起到較為顯著的雙向調節作用,同時有助于促進陰陽平衡,調節臟腑功能,進而提升兒童自身的疾病抵抗能力,起到顯著的氣血調節及強身健體的干預效果。由于該干預方法在開展期間可避免對兒童造成不良事件,從而有效提升了兒童及其家屬對小兒推拿的接受度[9-10]。
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頭圍、體質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營養不良表現發生率、呼吸系統患病率及其他疾病類型患病率均明顯更低(P<0.05)。由此證明,將小兒推拿應用于兒童保健干預中有助于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提升其機體疾病抵抗能力,保健干預效果突出。此外,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小兒家屬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表示通過應用小兒推拿方法開展兒童保健干預可明顯提升小兒家屬的干預認可度及滿意度。
綜上所述,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提升兒童的機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倩,張星賀,宋詠麗,等.小兒推拿干預早產兒神經心理發育的系統評價[J].陜西中醫,2019,40(7):972-975,984.
[2]石志勇.小兒推拿五指配屬五臟的理論依據[J].中醫學報,2019,34(2):230-233.
[3]于娟.小兒推拿獨穴療法探究[J].中醫藥導報,2018,24(11):42-44.
[4]李美玲,路桃影,王立新,等.小兒推拿臨床研究設計的方法學思考[J].中醫雜志,2018,59(17):1474-1479.
[5]王文奕,蔡君豪,紀清,等.影響小兒推拿臨床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28):147-150.
[6]王海寬,楊良兵,王繼紅,等.五步小兒推拿治療脾胃虛弱型小兒厭食癥的效果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8,41(5):88-92.
[7]王文晟,袁德培,曾楚華,等.淺析三字經流派小兒推拿清補療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8):3651-3653.
[8]陳春燕.小兒推拿療法對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臨床療效及治療效果研究[J].四川中醫,2018,36(3):183-186.
[9]王玉梅.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及其臨床價值探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8):828-829.
[10]徐鷹,陳桃秀,肖慧.小兒推拿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8,31(2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