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文

摘? 要:目的? 探究N末端前腦鈉肽(NT-proBNP)檢測對慢性心力衰竭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收治的76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均行NT-proBNP檢測,并測量其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LVEF),對診斷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同時觀察NT-proBNP與NYHA心功能級別、左室射血分數(LVEF)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NT-proBNP水平、LVEDD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Speareman分析統計可知,NT-proBNP與NYHA心功能級別呈正相關(r=0.861,P=0.001);NT-proBNP與LVEF呈正相關(r=-0.594,P=0.002)。結論? NT-proBNP檢測可快速有效地診斷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前腦鈉肽;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1.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3-016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存在持續心力衰竭狀態的一種臨床疾病,并逐步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如果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及時進行診斷與治療,病情就可能會逐步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臨床上,早期確診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常臨床上通過詢問患者病史和臨床表現,配合進行身體檢查、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和N末端前腦鈉肽(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檢測等來確診慢性心力衰竭[2]。其中NT-proBNP檢測具有檢查時間短和檢查結果準確的優點,該指標可有效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3]。本研究旨在探究NT-proBNP檢測對慢性心力衰竭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收治的76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照組,Ⅰ級24例,Ⅱ37例,Ⅲ級15例。對照組男39例,女37例;年齡46~83歲,平均年齡(62.95±3.27)歲。觀察組男38例,女38例;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62.33±3.15)歲;Ⅰ級25例,Ⅱ38例,Ⅲ級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患者和家屬的知情和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入選患者經臨床檢查,其各項指標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3];入選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患有運動障礙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NT-proBNP檢測。為確保NT-proBNP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囑患者保持空腹狀態,抽取靜脈血3 mL置于抗凝試管中,將抗凝試管在試管架上靜置20 min后,將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3 000 r/min,離心后分離血漿,采用羅氏(Roch cobas)電化學發光儀對兩組患者的NT-proBNP濃度進行檢測,并及時記錄。入院24~48 h內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生產企業:美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VIVID7,探頭頻率為2~4 MHz)測定LVEF、LVEDD。NT-proBNP批內差異為4.1%,批間差異為4.6%,實驗室正常值:若患者的年齡低于75歲,則NT-proBNP應低于125pg/mL,若患者的年齡超過75歲,則NT-proBNP應低于450pg/mL。NT-proBNP與心臟超聲心動圖同日測定,均由專人負責檢查。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NT-proBNP水平。失代償的心衰診斷的金標準為超聲心動圖檢查中LVEF下降及(或)合并左室舒張末內徑增加。同時觀察NT-proBNP與NYHA心功能級別、左室射血分數(LVEF)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心室射血分數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NT-proBN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NT-proBNP與NYHA心功能級別的相關性
經Speareman分析統計可知,NT-proBNP與NYHA心功能級別呈正相關(r=0.861,P=0.001),隨著心衰患者心功能級別的增加,其NT-proBNP水平逐漸遞 增 :Ⅱ級(951.29±89.32)pg/mL,Ⅲ級(1852.34±589.52)pg/mL,Ⅳ級(4251.31±964.12)pg/mL。
2.4? NT-proBNP與LVEF心功能級別的相關性
經Speareman分析統計可知,NT-proBNP與LVEF呈正相關(r=-0.594,P =0.002),隨著心衰患者心功能級別的增加,其LVEF逐漸下降:Ⅱ級(56.57±8.32)%,Ⅲ級(49.01±10.52)%,Ⅳ級(42.13±16.83)%。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臟疾病類型,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病變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左室射血分數受損引起的一組疾病,舒張性心力衰竭往往先發于收縮性心力衰竭,是一種漸進性過程,早期心力衰竭可能尚未發生心臟形態學改變,通常表現為射血分數下降及舒張末內徑增大,且患有該病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心臟病病史,如冠心病、風心病及心肌病等[4]。心力衰竭患者在發病后,常受到疾病的影響導致心室整體收縮能力下降,且隨著病情的加劇和心功能的衰弱,使得左心室射血分數指標逐步下降,且進一步影響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的變化,對患者心臟充血功能帶來影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劇烈運動后,會出現運動耐力下降,呼吸困難和腹部、腿部水腫等現象,此時需提高警惕,及早進行診斷和治療[5]。超聲心動圖是目前診斷心力衰竭的重要臨床手段,對于失代償的心衰診斷的金標準是超聲心動圖檢查中LVEF下降及(或)合并左室舒張末內徑增加,但老年人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臟病史并存,難以準確區別是肺源性或心源性所致呼吸困難,還是二者并存,而且LVEF及LVEDD測定受操作醫師主觀技能、患者肺氣含量、儀器等因素影響較大。
BNP是一種神經激素。當心臟容量負荷增加致心室壁張力及心室壓力增加時,心肌細胞通過mRNA轉錄合成108個氨基酸所組成的BNP前體(proBNP)。當心室壁張力及心室壓力進一步增加時,pmBNP被釋放并裂解為無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NT—proBNP),和有內分泌活性的BNP。但NT-proBNP比BNP穩定并在檢測左心室功能小時更敏感。多項臨床研究表明。NT-proBNP與NYHA心功能分級有一定相關性,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的獨征預測因子。依據國內相關學者的研究發現,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重。其機制可能是心力衰竭時心室容量負荷增加使得心室肌合成分泌BNP增多有關。綜合本研究結果表明,CHF Ⅱ-Ⅳ級心功能患者血漿NT-proBNP水平較之正常對照組明顯增高,且心力衰蝎患者隨著NYHA分級增高血漿NT-proBNP,BNP水平呈遞增趨勢,說明血漿NT-proBNP能敏感地反映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可用于臨床對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評估。雖然NT-proBNP水平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包括腎功能、心房纖顫、心肌缺血、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腫瘤等,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利尿劑與β受體阻斷劑的應用也對結果有影響,但血漿NT-proBNP作為一種生化指標,是很好的心力衰竭標志物,對于心衰的早期診斷,判斷呼吸困難病因有重要價值,可廣泛應用于臨床。NT-proBNP水平可對慢性心力衰竭進行快速有效的診斷[6]。該檢查方法速度快且準確度高,主治醫師可根據診斷結果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如果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則需及時予以治療[7-8]。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NT-pro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NT-proBNP檢測可快速有效地診斷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婷,趙茜茜,崔曉博,等.曲美他嗪聯合卡維地洛對高血壓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腦鈉肽前體、肌鈣蛋白Ⅰ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8,22(5):971-974.
[2]安英男,唐敏,趙麗君.血清胱抑素C和N末端腦鈉肽前體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5):71-74.
[3]顧偉.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N末端腦鈉肽前體及銅藍蛋白水平對高血壓并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2):27-31.
[4]付婕.血清NT-proBNP和cTnI聯合檢測在診斷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8):167-168.
[5]朱小山,張紅申,楊峰,等.CHF病人血清兒茶酚抑素、和肽素水平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及短期心血管事件的關系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4):90-93.
[6]張蓉,章世平,蔣元翠.血清cTnI、NT-proBNP水平與妊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9,28(2):30-34.
[7]曲楠,何金龍,陳廣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水平與心臟房室大小及心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0):44-45.
[8]劉永梅,申小梅,張向君,田立成,劉文閣,劉希云.神經末端B型腦鈉肽原的檢測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4,26(3):308-3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