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雯,趙英姝,趙渤均,梨澤海
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齊齊哈爾市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其地處世界公認三大重要地帶,種養殖并舉,地域廣袤、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生態和諧,是黑龍江的畜牧業大市。作為全市12個重點產業之一,緊緊依托地區資源優勢,積極落實現代畜牧產業發展規劃,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成果顯著,“糧改飼”碩果累累。2021年萬頭奶牛(奶山羊)牧場達9個,平均單產10 t,萬頭肉牛規模養殖場4個。生豬生產10萬頭以上17個,牧原千萬頭生豬項目已建9個在建19個,東方希望肉食品項目已建4個最高達77萬頭,在建5個。與此同時,齊齊哈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加速了三元供給結構建設。2016~2020年畜牧業總產值增幅分別為8.0%、6.5%、3.7%、4.8%、8.6%,總趨勢為上升勢頭。2020年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畜牧業總產值破4萬億元,黑龍江1912.96億元位第七位,齊齊哈爾328.4億元名列前茅。2021年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齊齊哈爾五年發展綱領明確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即實現穩定綠色增長并成為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撐。
畜牧產業鏈發展優勢。齊齊哈爾市是國際公認的“黃金玉米帶”“黃金奶牛帶”“黑土帶”,依托自然草場、秸稈和飼草飼料資源稟賦,有發展畜牧業的悠久歷史,廣大農牧民也蓄積了豐富種養殖經驗。齊齊哈爾市畜牧業養殖十分普遍,繁、防、飼綜合配套服務已逐步健全。以工業基地優勢,推進畜牧機械制造升級;以飛鶴牧場,推進觀光綜合體建設;以產業深度融合,推進屠宰加工及副產品的綜合利用;以鮮肉遠銷,推進畜產品冷鏈物流的完善。畜牧產業鏈延伸效果斐然,種養加銷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
畜牧業生產資源環境優勢。齊齊哈爾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北緯43~53°之間,已有草原萬畝以上及大量的草山草坡,近年逐年加大改草種草力度,提高草場生產能力(每年50多萬噸的飼草量),生態優勢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綠色畜產品生產。齊齊哈爾是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可提供大量的農副產品和秸桿(綜合利用量648.5萬噸),精粗飼料來源充足。齊齊哈爾市工業化水平較高,科技人才優勢明顯,可助力承接畜牧產業轉移。
擁有“糧改飼”三元供給結構優勢。自國家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糧改飼”以來,齊齊哈爾市積極開展糧改飼模式的探索,增加飼草玉米種植面積及青貯噸數,種養結合、糧草兼顧,有力推動了畜牧節本提質增效,加快供給結構調整實現了種養雙贏和畜牧業轉型升級。2021年“糧改飼”五種模式并舉,以飛鶴為代表的在龍江縣、泰來縣建設兩個萬頭奶牛牧場,總投資達12億元,全市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8.5%(大型為100%),市轄內共建設11個獸醫實驗室,3個公益性動物無害化場所,483家獸藥經營及診療進入產品追溯系統,齊齊哈爾市畜牧業社會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促進了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
畜牧業生產規模較小。目前,我市小、散奶牛養殖戶已基本退出,但生豬等仍存在。規模小導致利潤空間有限,養殖設施簡陋,重數量而忽視防疫傾向時有發生。又由于部分農民科技素質低和技術推廣隊伍參差不齊,使規模飼養難以形成。如非洲豬瘟疫情,一些農戶采用了直接掩埋的方式,潛在隱患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和標準化飼養水平提升帶來雙重難度。另外,投入高,實用飼養技術普及推廣慢,最終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并惡性循環。
畜牧業各要素配置不完善。齊齊哈爾市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仍存在資源配置上的不完善性。首先,用地難。城鎮化加快建設帶來的影響,特別的設置禁養區與限養區劃分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頒布后,用地難雪上加霜(雖然政策有明顯的傾斜);其次,融資難。大部分養殖場圈舍等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與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了融資渠道。又由于畜牧抵押物的限制,中小畜牧場主的境遇就更難了;最后,用工難。由于畜禽養殖工作地點及環境問題,很難聘用到有高水平技術與管理經驗的人,優質勞動力缺乏。
畜禽糞污問題仍較嚴重。眾所周知畜禽糞污是畜牧業污染的重中之重。畜禽糞污處理不當,其中的氮磷鉀及病畜排出的多種致病菌和寄生蟲卵,對土壤與地下水造成不良影響,給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危害。雖然畜牧生態建設一直備受到齊齊哈爾市各方面的關注,處理措施不斷改進,但我市畜牧業受大規模專業化、集約化生產程度的限制,難以真正實現農牧結合消納糞污。另外,通過工業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的成本偏高,暫時無法實現大范圍推廣,畜禽糞污問題任重而道遠。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省域畜牧產業發展戰略性規劃,給齊齊哈爾畜牧業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和新的挑戰。

表1 齊齊哈爾畜牧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緊抓國家相關的政策機遇,挖掘齊齊哈爾畜牧經濟新的增長極。提升齊齊哈爾畜牧加工、流通、物流和服務業的協同度,盡可能延伸產業鏈,形成以科技進步為主的內涵式增長,極大的增強畜牧業市場競爭力。我市也可以積極推廣“政府+企業+銀行+農民(合作社)”的四位一體模式,將“公司+農戶”產業模式發揮到極致,發揮集群優勢,克服規模小和資源配置問題。逐步做大做強同時,使齊齊哈爾市畜牧業體系更加健全和完整。
從注重龍頭引領作用出發,狠抓種養銷,促進與加工及冷鏈物流的聯動、升級融合發展。近年來已有了良好的勢頭,累計建設現代畜牧產業項目120個,總投資134億元。在糧改飼上,以養帶種融合發展。在養殖上,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在加工上,實現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在營銷上,發揮品牌輻射及深耕媒體營銷。繼續延伸體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環節,綜合提升發展質量。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畜牧業的創新性存在一定的差距。就國內而言,2020年黑龍江畜牧業產值位于第七位,所以提升創新能力勢在必行。在戰略上,齊齊哈爾市畜牧業應著眼“一帶一路”戰略平臺。在觀念上,依托“雙循環”形成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思路;在措施上,以工業、市場和專業化創新性的籌劃;在畜牧人才上,培養運轉高效的科技創新隊伍;在科技攻關上,產學研深度融合;在管理上,政策扶持和市場機制相結合。
市委、市政府繼續支持大型養殖場的糞污治理設施改造,爭取國家和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政策,推進清潔生產、提高糞污處理能力,為畜牧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良好環境。通過資源化利用,催生從飼料、養殖到畜產品到食品的綠色有機產業鏈,有機產業鏈秉承生態環保意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生態效益與畜牧經濟統籌兼顧,實現梯次增值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