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梅,朱世超,鄒輝煌,夏 明,李 龍,鄭炳秀
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護理醫學重點實驗室,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450000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稱體外生命支持,是采用體外循環技術進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可以通過完全或部分替代肺或心功能,使心、肺得以充分休息,從而為原發病的診治爭取時間。近年來,ECMO 已逐漸被應用于常規生命支持無效的各種急性循環和(或)呼吸衰竭危重病人中[1]。國際體外生命協會(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在ECMO 指南[2]和肺移植圍手術期ECMO 應用指南(2019 版)[3]中均指出,ECMO 應用中建立的多學科團隊應包括重癥監護室(ICU)護士或受過專業培訓的護士。成人ECMO循環輔助專家共識[4]建議盡快建立ECMO 從業人員規范化培訓。我國目前ECMO 技術開展主要集中于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級醫院ICU,ECMO 技術難度大、操作風險高,對ICU 護士的專科理論及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鑒于當前研究多集中于臨床醫生的ECMO 專業化培訓[5-6],護士ECMO 培訓及需求研究較少,不能滿足臨床工作需要,故本研究對河南省2 所三級醫院ICU 護士ECMO 培訓現狀及需求進行調查,以期為未來構建ECMO 護理培訓方案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0 年11 月—2021 年1 月河南省2 所三級醫院的304 名ICU 護士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入職ICU 時間≥12 個月的注冊護士;②工作地點為已開展ECMO 技術≥12 個月的三級醫院ICU;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調查。排除標準:①非本院護士(包括進修護士和實習護士);②因休假、外出進修而不在崗的護士。
1.2 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ICU 護士ECMO 培訓現狀及需求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包括3 部分內容。①基本情況調查子問卷:包括性別、年齡、ICU 類別、職務、職稱、ICU 工作年限、學歷、是否參與過培訓。②ECMO 培訓現狀調查子問卷:參與過培訓者填寫培訓形式、累積時長、級別、方案等內容。③ECMO 培訓需求調查子問卷:基于ELSO 頒布的指南[7]及ECMO護理標準流程[8-9]相關文獻確定培訓需求調查子問卷條目,包括ECMO 專科理論知識(7 個條目)、ECMO專科操作技能(5 個條目)和ECMO 專科護理實踐(10個條目)3 個維度,共22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非常需要”“比較需要”“一般需要”“不需要”“非常不需要”依次計為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得分越高表示ICU 護士對此項培訓需求越高。正式調查前,經2 名獲得ECMO 專科資質的ICU 護士長、5 名臨床經驗豐富的ICU 護士、3 名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評議,子問卷內容效度指數為0.960,各條目內容效度指數為0.861~0.947,表明該子問卷內容效度良好。小樣本預調查顯示,子問卷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具有良好信效度。
1.3 調查方法 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調查前,將問卷內容輸入問卷星軟件制成電子問卷,每個條目設置為必答項,附填寫要求。設置問卷填寫最短時間為10 min。調查時,通過醫院護理部和護士長建立微信群,群內分享電子問卷鏈接,由研究小組成員向群內護士講解本次調查的目的和問卷填寫方法,由護士自行填寫。共回收問卷310 份,有效問卷304 份,問卷有效率為98.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描述;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ICU 護士基本情況 304 名ICU 護士中,男71 名(23.4%),女233 名(76.6%);年 齡23~50(29.26±4.01)歲;專科18 名(5.9%),本科271 名(89.1%),碩士及以上15 名(4.9%);護士35 名(11.5%),護師121 名(39.8%),主管護師146 名(48.0%),副主任護師及以上2 名(0.7%);綜合ICU 護士78 名(25.7%),外科ICU 護 士61 名(20.1%),內 科ICU 護 士64 名(21.1%),呼 吸 重 癥 監 護 室(RICU)護 士31 名(10.2%),心 內 科 重 癥 監 護 室(CCU)護 士29 名(9.5%),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護士41 名(13.5%);ICU 工作年限1~16(7.02 3.30)年;責任護士231 名(76.0%),輔助班護士35 名(11.5%),責任組長30 名(9.9%),教學/管理崗位護士8 名(2.6%);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的護士207 名(68.1%),沒有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的護士97 名(31.9%)。
2.2 ICU 護士ECMO 培訓現狀 304 名ICU 護士中207 名護士(68.1%)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對其具體培訓情況進一步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參加過培訓的ICU 護士ECMO 培訓現狀(n=207)
2.3 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 304 名ICU 護士培訓需求總分為(84.98±16.82)分,根據得分率=各條目實際得分/各條目最高得分×100%,計算得出培訓需求總體得分率為77.25%,需求程度處于較高水平。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詳見表2。ECMO 培訓需求得分最高的前5 個條目分別為病情觀察與處理、臨床指標判讀、不良事件的預防與處理、應急預案培訓、ECMO 相關設備操作。

表2 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總分及各維度得分(n=304)
2.4 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影響因素分析(見表3)
表3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ICU 護士ECMO 培訓需求得分比較(±s) 單位:分
項目年齡統計量P分類<25 歲25~<30 歲30~<40 歲≥40 歲專科本科碩士及以上<5 年5~10 年>10 年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及以上<0.001得分91.79±10.92 89.51±12.78 80.32±19.05 85.33±10.07 87.39±9.64 85.38±16.44 74.87±26.14 88.93±14.42 86.21±16.78 72.19±16.77 90.84±10.62 88.88±14.40 80.25±18.67 89.50±7.78 86.01±15.78 81.61±19.63 84.31±17.36 86.40±15.62 0.051 F=9.216學歷F=3.010 ICU 工作年限F=22.057<0.001職稱F=8.052<0.001性別t=1.939 0.053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女男是否人數34 110 157 3 18 271 15 136 115 53 35 121 146 2 233 71 207 97 t=-1.009 0.314
近年來,ECMO 技術發展迅猛,我國接受ECMO治療的病人數量及開展ECMO 的醫療機構呈現暴發式增長。2018 年,我國接受ECMO 治療的病人達2 655 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73 例),較2017 年增加了32.6%,增速較快[10]。一般而言,接受ECMO 治療的病人疾病進展快、并發癥多,護理工作繁重,護士在整個ECMO 診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病情監護、轉運、手術配合、重癥護理、早期康復、出院隨訪等[11]。
3.1 亟待建立ECMO 護理專項培訓體系 本研究顯示,304 名ICU 護士中僅207 名護士(68.1%)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表明在已開展ECMO 技術的三級醫院中,ICU 護士ECMO 培訓覆蓋率不高。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的ICU 護士中,78.8%培訓累積時長≤4 周,由于培訓時間較短,調查對象對ECMO 技術相關內容缺乏系統、全面的了解,不能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專科護理服務。當前,大多數ICU 護士在護理ECMO病人時主要依據自身或他人臨床經驗,缺乏對病人整體病情的掌握,照護過程缺乏專業性和科學性,未來需擴大ECMO 培訓范圍,特別是需加強對入職時間短的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專科規范化培訓有利于提高專科護理人才梯隊建設和護理質量,最終推動專科護理發展[12],且定期培訓有利于護士整體職業素養的持續提升。本研究中,參加過ECMO 相關培訓的ICU 護士中,66.2%為不定期培訓,且僅23.2%有具體培訓方案,培訓級別以院級、科室培訓為主,與韓凱麗等[13]研究結果相似。可見,目前臨床尚未形成專科化、系統化、規范化的ECMO 培訓方案,對培養高素質的ECMO 專職護士仍有較大限制。護理管理者應大力支持和鼓勵護士外出研修學習,不斷提升ECMO 專科護理水平。本研究還發現,現階段ICU 護士ECMO 培訓以理論講授為主。ECMO 的成功實施需具備過硬的技術,護士做好護理配合需要反復練習與實踐,通過模擬訓練提升專業技能[14]。本調查顯示,ICU 護士參加的ECMO 培訓中,僅16.9%的培訓專門針對護士,多數以醫生為培訓主體,ECMO 護理重要性和專業性無法得到充分體現,故需進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護理人員在ECMO 相關技術操作中的實踐參與度,提升其參與培訓的主觀能動性。關于能否滿足臨床需求,44.9%的護士認為一般,說明ECMO 培訓質量參差不齊,提升空間較大,建議結合臨床實際和人員需求,探索針對護理人員的ECMO 護理專項培訓體系。
3.2 ICU 護士對ECMO 培訓需求處于較高水平 本研究顯示,304 名ICU 護士培訓需求總分為(84.98±16.82)分,得分率為77.25%,總體處于較高水平,表明三級醫院ICU 護士對ECMO 培訓需求較高。原因可能如下:①快速、經濟、有效地實施ECMO 需要特有的醫療資源和高效的管理策略支撐,ECMO 技術水平是危重癥急救水平的重要體現,因此,提高ECMO 護理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意義。②ECMO 臨床實施難度大,對象均為病情復雜的危重病人,需要護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而臨床大多數ICU 護士認為自身ECMO 認知水平偏低,無法滿足實際需求[15],故需進一步加強學習。③通過掌握ECMO專科知識與技術可以為醫療機構成功實施ECMO 提供高質量的專科護理服務,也能使護士自身獲得同行,特別是管理者的認可,拓寬職業方向,增強對護理行業的認同感。表3 顯示:不同年齡、ICU 工作年限、職稱的護士ECMO 培訓需求得分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年齡較小、工作年限較短、職稱較低的護士培訓需求較高,這部分護理人員正處于職業發展上升階段,學習新知識的需求旺盛,也是未來從事ECMO 護理的中堅力量。提示可優先選擇年齡較小、入職時間較短、職稱較低的ICU 護士作為培訓對象,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專科ECMO 護理培訓,從而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
3.3 ICU 護士ECMO 護理培訓內容需求分析 本研究顯示,ICU 護士在病情觀察與處理、臨床指標判讀、不良事件的預防與處理、應急預案培訓、ECMO 相關設備操作方面培訓需求得分較高。這5 個條目均屬于ECMO 專科護理實踐維度。初級職稱護理人員承擔著大量臨床護理任務,其水平直接影響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病情觀察與處理是其面臨的首要工作重點,因此對這一臨床實踐能力需求較高。臨床指標判讀是ICU 護理人員臨床思維、分析判斷能力的體現,是專業精通型護士的首要培訓重點[16]。因此,護士對接受ECMO 治療的病人的各類指標判讀知識需求較高。不良事件是衡量護理質量與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ECMO 病人病情危重,自身基礎條件較差,與一般病人相比更易發生壓力性損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不良事件[17-18],故掌握其預防和處理方法是ICU 護士的必備技能。應急預案是指對突發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案,在照護ECMO 病人過程中,護士需及時采取積極的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有效規避風險,保證病人生命安全[19]。ICU 護士對于ECMO 設備的操作演示與應用培訓需求較高,ECMO 相關設備操作流程較復雜,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方法是護士高效、有序照護病人的前提條件。
本研究顯示:ICU 護士對ECMO 培訓的需求水平較高,目前的培訓質量有待提升,需求重點側重于ECMO 專科護理實踐。應依據護士的自身專業特點,結合病人需求,探索適合護理人員的ECMO 護理專項培訓體系,保證培訓內容的系統化、專業化,提升護士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為重癥病人提供高質量護理照護服務。由于主客觀條件限制,本研究僅對河南省三級醫院進行調查,未來研究應擴大調查范圍,同時,研究者也可通過質性研究深入了解護士對ECMO 培訓內容、方式、形式等的需求,以補充量性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