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稅務局聯手給物流運輸的運營者們送上了一份新年禮物——延長《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2021年6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公布網絡貨運平臺道路貨物運輸運行監測情況的通知》,其中披露了自2020年開放網絡貨運平臺資質申報以來共計983家有資質的網絡貨運企業(不含分公司)的整體運營情況。可以看出,從資源整合能力,運營服務網絡覆蓋率、甩掛運輸與多式聯運的推進比例與市場格局優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所以網絡貨運發展大勢向好,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共有1755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整合社會零散運力297萬輛,整合駕駛員301萬人;第三季度完成運單1657.6萬單,環比增長30.0%。
整體向好的同時,網絡貨運的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東西部發展不平衡,近70%的網絡貨運業務活躍在東部沿海地區,西部網絡貨運企業數量、規模嚴重不足等,而且形式最嚴峻的當屬行業合規化問題,針對車輛管控、訂單合規方面的異常率偏高,大部分企業在運營上比較疏忽,合規性及真實性沒落到實處,可以預見,網絡貨運行業未來發展將會重點加強多部門的協同動態監管,合規問題和良好的市場環境將會成為網絡貨運發展的基礎。

網絡貨運的本質是為運輸服務,想要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成本,需要深挖與提升技術為平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動力,目前網絡貨運平臺功能還存在功能不完善、數據積累少等問題,網絡貨運將進一步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更深層的互聯互通,用技術驅動數據來提升物流改革,未來技術將是平臺發展的核心,以科技賦能傳統物流行業,才能真正照亮網絡貨運未來發展之路。
未來,網絡貨運將迎來更多元化的入局者。目前,除了原來的一些物流技術平臺和物流企業在轉型網絡貨運外,還有一些貨主包括制造業、電商企業也在試水網絡貨運。對于貨主企業來說,供應鏈效率低,主要是環節跟環節之間的協同效率低,貨主企業做網絡貨運,首先解決了上下游協同效率的問題,有助于降本增效,促進整條供應鏈透明可控。此外,建立起以網絡貨運為中心的數字生態,甚至對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都有極大助益。
行業已走過規模增長時期,正在進入競爭時期的下半場,將更加專注于效率優化、質量提升與服務升級。在此背景下,物流平臺將會迎來巨大機遇期和發展關鍵期,更多團體性標準也將引領其踏上規范、健康、高質量的發展之路,在新的歷史階段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供應鏈透明可控,建立起以網絡貨運為中心的數字生態,在“雙循環”戰略中發揮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