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翔
2021年快遞行業無限風光,而在這無限風光之下,最奪目的企業,并不是成功上市的京東物流,或者造了飛機場的順豐,而是極兔。
極兔的出現讓鐵板一塊的快遞市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讓通達系占主導地位的快遞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角色,這個角色在2021年不僅驚艷在世人的眼前,而且在2021年一路狂奔。
“這個時代是一個創造神話的時代,任何巨無霸企業都可能會立馬死去,任何小企業都可能立刻變成巨無霸。”北京魔點科技創始人季良寶在一次和《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聊天時如是說道,實際上這樣的話正在被一個現實驗證。
最近,胡潤發布了《2021全球獨角獸榜》,極兔速遞以1300億元的估值排名全球第16位,在快遞物流領域排名第二。這樣的排名不僅讓圈外人吃驚,就連圈內人也不明所以,極兔真的有1300億元的體量嗎?
“有人說福布斯排行榜挺水的,但是即便再水,能進入這個榜單也是說明了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季良寶仔細的看了這份名單,他表示,這份名單中菜鳥網絡和極兔是唯二估值超過1000億元的快遞物流企業。
極兔的確是被資本方青睞的。2021年4月7日,極兔速遞完成了一筆18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5.8億美元,紅杉資本和高瓴同時跟投,投后估值78億美元。2021年8月30日,極兔速遞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2.5億美元,用于拓展中東和拉美市場,國內日單量超2200萬單。2021年11月24日,極兔速遞被曝完成新一筆25億美元融資,除博裕、高瓴、紅杉繼續跟進外,還引入海納亞洲等頂級機構,投后估值達200億美元(約1300億人民幣)。
“為何是極兔,而不是通達系?”這是不少業內人士再看了極兔幾輪融資大戲之后的感慨,“這里面肯定有原因,不然名不見經傳的極兔如何這么快的發家致富?”從事電商超過10年之久的Lily對《中國儲運》雜志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市場當道的當下,沒有人愿意平白無故砸這么多錢,畢竟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極兔必然有著自己的商業邏輯,而且有高度的成功性。
2020年3月,極兔速遞正式回到國內起網并快速崛起,用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做到了日均業務量穩定在2000萬單以上,成功躋身中國快遞的頭部梯隊。極兔作為市場的后來者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中國快遞市場的競爭格局。
2021年10月29日,極兔與百世集團簽訂收購協議,以6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務,這次收購不僅僅讓極兔在短時間實現了票量梯隊的跨越,還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極兔和百世的融合直接讓極兔的網絡體系得以加速發展,極兔通過收購一舉獲得了國內快遞巨頭的網絡體系,并獲得了大量優秀的快遞人才。通過這次收購,極兔成功補齊了自己的基建和網絡末端建設的短板,從而為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極兔官網的數據,其已在全國投產74個轉運中心,擁有3000多干線運輸車輛,規劃了2500多班干線線路班次。收購百世中國快遞業務之后,隨著百世技術體系與人才的加入,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體系已經成為了極兔的底色。因此可以說,極兔已經在中國市場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基礎,這也成為了極兔能夠在國內高速發展的關鍵。
極兔極速狂奔背后的商業邏輯在很多人看來并不復雜,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認為,拼多多、淘寶直播、快手、抖音等在重構零售生態時,會給一些更具開放性的快遞物流平臺提供發展契機,這便是極兔的機會,而極兔抓住這個機會的關鍵就是低價。
“后來者”極兔入局時,國內快遞業的競爭格局已成形,為了搶占市場,極兔掀起激烈的價格戰。在快遞量集中的義烏,每單攬件價格屢次跌破2元大關,而極兔一度給出每單8毛的低價,遠低于通達系。
以價換量的策略,讓極兔用了僅一年時間就把日訂單量穩定在2000萬票。極兔搶下的市場,大部分來自百世等競爭力較弱的快遞企業。
持續的價格戰之下,為了守住市場份額,各大快遞公司只能犧牲利潤,不斷降低價格。在楊達卿看來,極兔收購百世,是用金錢換時間,以較短時間在中國國內快遞市場站穩腳跟。
“隨著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總局強化對惡性低價競爭的打擊,極兔‘以價換量,以量占位’的競爭手段被遏制。如果不能贏得市場規模,不能深度融入阿里等生態圈,可能會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季良寶認為極兔把握住了屬于自己的時機。
好歹極兔把控住了政策的空窗期,拿下了市場的大蛋糕。2022年和通達系的較量將是在價格戰之外的服務質量的比拼上。
極兔創始人李杰表示,要在2022年年中沖擊上市,成為位列中通、韻達之后的“中國加盟制快遞第三”。“幼年得志”的極兔,真的能夠實現2022年的目標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