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本刊記者 孫昊
工業4.0和中國智能制造為中國智能物流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近兩年互聯網經濟發展,以及區域經濟中心逐漸顯現,更讓中國智能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智能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在本刊記者走訪過程中,凱樂士進入我們的視野。自2014年成立以來,僅8年時間,凱樂士打造了業績實現40倍增長的奇跡。作為一家物流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提供商和技術服務商,凱樂士的2021年可謂是智立潮頭創佳績;凱樂士的2022,更讓我們拭目以待!
回望2020年、2021年,正是凱樂士在逆境中艱難成長的兩年。新冠疫情改變了物流設備行業原來習慣的一切,也打亂了企業的節奏,但其近兩年的歷程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艱難的疫情環境中,凱樂士與合作伙伴們共謀發展實現共贏,與員工同心協力共同成長。2021年凱樂士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訂單額首次達到了20億,實現了100%的增長。2021年近百個項目的成功上線,能夠取得如此豐碩的戰果,背后是凱樂士和客戶的默默付出。一直以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是凱樂士做好每個項目,位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源動力。
除了自身的努力,凱樂士的快速成長與自動化、智能化浪潮的推進也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各行業都開始部署物流裝備和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過去這些裝備相對成本比較高,物流自動化的應用還是針對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或是行業集中度比較高的企業。而現在,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機器換人,科技賦能”這樣的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物流倉儲自動化已經開始普及。客戶無論從行業認知還是需求認知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物流自動化的設計從相對過去的剛性設計專機專用,正向標準化,模塊化,高柔性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方向邁進。
智能化需求的上升,也伴隨著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多,企業的生產進入了小批量、多批次、品種多樣化制造階段。這種趨勢的變化帶來了物流需求的變化,也推動了物流技術的提升。客戶定制化和訂單的碎片化致使物流業態越來越豐富,并出現了很多不確定性,這就要求凱樂士配套的物流設備和系統具備高柔性,通過越來越靈活的產品解決方案來快速適應各種不同的物流業務需求。一旦項目上線后,可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隨時進行柔性調整,杜絕在項目上的投入被浪費。
為滿足客戶的新需求,凱樂士提出了“場景為王技術為本”的理念。目前,在硬件產品線方面凱樂士已實現了“存取、搬運、分揀”三大核心場景的完整布局,不僅擁有完備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比如倉庫管理系統WMS、WCS、MFC、iRCS智能集群調度系統,能管理百萬個貨位級別的超大規模庫;近幾年凱樂士的產品線從四向箱式穿梭車,發展到堆垛機,AMR,托盤穿梭板,輸送分揀等全面實現自主開發,形成模塊化的產品集群,已然為多場景快速賦能。在不同行業間,凱樂士也游刃有余,在半導體、新能源、醫藥、制造、圖書等行業開創了眾多優質項目。
以圖書領域為例,由于圖書館多為零碎且復雜的應用場景,凱樂士針對借閱量不多、密集存取大且形式多樣,圖書管理系統薄弱等特點建立了專業團隊負責圖書和文化教育場景。在硬技術的加持下,凱樂士很快地切入行業,完美解決客戶痛點。目前凱樂士已為蘇州圖書館、深圳南山圖書館、深圳大學圖書館、廣州圖書館,貴州省圖書館等國內圖文教育單位提供智能解決方案,在圖書館行業開創了一片天地;而在新能源領域,智能化的生產物流系統已成為國內鋰電池企業的必然選擇,當前,新能源行業已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對智能倉儲的需求日益凸顯。凱樂士針對堆垛機、滾筒輸送線等系列關鍵部件做了深度的定制開發,采用了防火、滅火、防塵設計,安全保障設備的高度穩定性及柔性維護。目前,凱樂士已為比亞迪、億緯鋰能、南都電源、比克電池、天津力神、寧波杉杉、合肥國軒高科、杭可科技、鼎力智能等新能源知名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未來,物流自動化設備將會往智能化方向開拓,智能化物流正形成標準化、模塊化、柔性化趨勢。拿AMR來說,就會出現將傳感、算法、執行一體化,并可實時動態調整,高度柔性化的產品,如同智能手機一樣,采取標準化的硬件,并通過多樣化的針對性軟件實現不同的功能。凱樂士將深入鉆研產品技術,讓產品更智能,更柔性,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智能,高性價比的產品解決方案。同時,為了助力國家提倡“雙碳”,凱樂士科技也將深刻洞察新能源發展趨勢,把新能源項目做精做強做成品牌,為企業長遠發展打基礎,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在新能源之戰已然打響的當下,攻占這一高地將是凱樂士科技2022年的重要目標之一。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2021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后,凱樂士依然會將繼續提升經營質量,保持高質高速增長作為目標。2022年,凱樂士在嘉興總部的新工廠將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成為重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此項舉措將助力凱樂士進一步優化設備生產供應鏈,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建立穩定的供應鏈完整體系;同時將著重布局海外市場,以韓國、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為重點,建立輻射全球的網絡,在成為國際頂尖物流裝備制造企業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