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振芳 崔瑩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斷重視,呼包鄂城市群不斷加大物流產業的發展力度,同時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不斷向智慧物流轉型升級。文章探討大數據背景下,通過對于物流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與智慧化,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分析呼包鄂城市群發展智慧物流的影響因素,研究呼包鄂城市群智慧物流優化對策,達到降本增效,精準管理,優化決策,提升服務的效果。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以及信息時代的不斷變革,信息化與智能化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物流產業而言,不僅帶動各個區域物流進入新高度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傳統模式的束縛以及發展政策、經濟等方面的制約,內蒙古地區信息化轉型較為困難,物流業發展緩慢。因此,為了促進內蒙古地區信息化發展,同時進一步滿足人們對物流更高層次的需求,大數據背景下發展智慧物流的觀念逐漸深入到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中。
智慧物流是由IBM公司首次提出,2009年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華夏物聯網聯合提出中國智慧物流概念。基于現有研究及IBM公司對于智慧物流的理解,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實現物流運作過程中各環節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智慧物流,一方面,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高效、經濟、精確的物流規劃為目標,形成新型的物流布局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對物流倉儲,運輸及信息處理的智慧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高效物流,實現區域經濟穩步增長。如今大數據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大數據背景下,將物流中的各個環節和參與方的數據和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數據挖掘對物流活動進行分析、預測與決策,不僅使物流決策更加精準高效,而且通過對物流活動的優化變革,推動了物流產業經濟持續高漲。
2.1 智慧物流構成圖

圖2-1 智慧物流構成
2.2 智慧物流構成環節
2.2.1 智慧倉儲。倉儲是物流作業中的基本環節之一。發展智慧倉儲有助于有效降低倉儲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提升物流倉儲服務與倉儲能力。倉儲主要是分為入庫、存儲和出庫三個環節,通過運用RFID技術、通信網絡技術等對倉儲環節進行智慧化建設,一方面加強了對于倉庫的控制,保證了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為倉儲數據的有效性、時效性提供了保障。對于倉儲作業而言,傳統的方式對于貨物的驗收、核對與裝卸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而且流程繁瑣。通過智慧倉庫的建設,使得倉庫網絡化、智慧化。首先通過建立WMS與WCS,實現倉庫整體與外部網絡控制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傳輸與共享。在作業過程中,采用RFID技術與條形碼系統等,將貨物數字化與智慧化,一方面消除了傳統手工輸入可能出現的錯誤,保證了原始數據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實現整體數據的實時更新與共享,為倉儲人員間的溝通與配合提供了便利。同時,高科技技術將無人搬運車,分揀機器人等引入到倉庫中,智慧化的裝卸搬運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倉儲成本,提高了效率。對于倉儲布局而言,智慧倉儲對于倉庫各個功能區進行重組,做出更加精細化的劃分,保障存儲空間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作業時間的最小化。
2.2.2 智慧運輸與配送。大數據發展背景下,物流運輸與配送也趨于智慧化發展。智慧運輸與配送體系下,對于運輸環節的信息進行及時的交換與更新,進而對運輸路徑進行合理規劃,同時在運輸過程中,對多種運輸方式進行合理搭配,不僅節約成本,也可以使配送中心實時掌握運輸時間及位置,做出及時的調整與優化。基于智慧運輸的路徑規劃是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之上,運用智能軟件、物聯網等技術,將運輸道路信息、車輛信息、車輛在途信息等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共享,進而通過大數據技術做出預測,對運輸車輛與路徑進行合理安排,做到運輸環節的精細化、動態化和可視化管理。對于智慧配送環節,主要分為智能配件與智能送貨兩部分。在配送中心,利用現代化技術可以做到全自動化的分揀與配裝過程。同時,通過智慧化體系對“送”環節的進行優化,實現最后一公里配送等。例如,京東的無人倉、無人車和蘇寧的智慧“云倉”等。一方面,自動化的裝卸搬運及對于運輸路線的優化,使得物流作業實現高效化、精細化的管理,另一方面,改變傳統偏遠地區不可送達的缺陷,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推動了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2.3 智慧物流信息處理流程。智慧物流的關鍵是對于信息平臺的構建與對于信息的處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智慧物流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進行收集與整合,進而對智慧物流體系進行控制,從而實現智慧物流“智慧感知、智能分析、決策優化、高效執行”的循環模式,如上圖2-2所示。首先通過互聯網及通訊技術構建信息平臺,對物流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進行感知與收集,然后根據歷史存儲的數據建立模型,進行數據挖掘實現智能化的分析,從而幫助決策者優化決策,進行高效的執行。最后系統將分析數據繼續存儲,供下一次作業使用,實現信息循環處理的功能。在構建信息平臺過程中,關鍵在于將所有的參與方的數據進行共享,不僅為各方合作提供了便利,而且同步的信息數據使得物流過程更加高效準確,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物流成本。

圖2-2 信息處理流程圖
3.1 智慧物流體系構建思路。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區域智慧物流是以大數據技術為主要技術支撐,以物聯網、云計算等各種信息技術為輔助,分成物流感知技術,物流信息綜合技術和物流裝備技術三大類分別作用于智慧物流體系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體現在物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使得整個物流過程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達到降本增效,精準管理,優化決策,提升服務的效果。
3.2 智慧物流體系結構。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其主要包括3個部分,具體構建體系如下圖3-1。該體系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首先,在感知層,通過各類物流感知技術獲取過程中貨、場以及人的各類信息,并將信息整理數據化,包括物流中貨物的入庫、存放、出庫、配送,場地的位置、距離、溫度、濕度以及人的偏好、性格等等。接著在網絡層將收集到的數據化信息整理傳輸存儲,使用云平臺等構建大數據庫,供以后的物流過程進行參考與預測,幫助更好的做出物流決策。最后,通過相關技術,將上述的信息數據與各類物流活動結合,尤其是倉儲、運輸與配送方面,使得以往難以實現的物流過程變得簡單便利。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物流體系主要是利用各類信息技術,將物流過程中的信息數據化,進行智慧庫的構建,進而在此基礎上構建智慧倉儲、智慧運輸與智慧配送等物流現代化體系。通過該體系,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保證物流過程的精準有效。對于呼包鄂區域物流而言,該體系不僅可以加快物流向現代化物流的轉變,而且可以加快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推動內蒙古自治區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圖3-1 智慧物流體系結構
4.1 區域大數據應用技術不高導致數據收集分析難度大。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區域智慧物流管理體系需要有強大的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作為支撐,然而,不僅內蒙古地區,全國范圍內的大數據技術應用程度普遍不高,部分物流產業雖然將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于實踐,但是整體效果提升不大,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同時,內蒙古地區實施智慧物流以來,采用了由局部到整體的策略,先對專門的某一環節進行優化變革,然后擴大到整個物流過程進行連接,長此以往,各部門間的配合及行業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不夠統一,再加上智慧物流的應用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大數據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難關,導致物流過程中數據收集分析難度極大。
區域經濟發展緩慢限制了智慧物流的發展。內蒙古呼包鄂地區位于我國西北部,經濟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屬于落后狀態,2016年到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及占比如下表4.1。由表4.1可知,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生產總值突降之后,雖然有所回升,但是相較國內生產總值而言,占比逐年降低且不足2%,經濟發展與東部發達地區相差較大,發展緩慢且有后滑趨勢,這樣的經濟狀態使得內蒙古自治區物流產業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無法隨著時代的發展穩步向前。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鐵路建設也相對落后,運輸方式銜接不暢,沒有強大的鐵路公路網絡建設作為支撐,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經濟無法得到良性發展,各項產業也就無法進一步發展,尤其對于物流產業而言,其運輸環節受限,導致整個物流過程無法順利進行,產業發展也無法像發達地區一樣高效,雖然該地物流景氣指數高于50%,但是近幾個月漲勢逐漸平穩,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總而言之,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狀況無法滿足物流產業發展,阻礙了向智慧物流完全轉變的步伐。

表4.1 2016-2020內蒙古及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及占比
4.2 區域專業化創新型物流人才匱乏。隨著物流產業智慧化的高速發展,社會對高級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還會進一步增大。首先,內蒙古自治區內有8所大學開設本科物流管理專業,1所大學擁有碩士點,主要培養物流業不同崗位的各類人才,但是學校對于智慧物流方向的培養有所欠缺,對于物流專業化人才的培養認知較淺,特別是對于智慧物流發展理念的認識,而且培養方向較為傳統,使得區域內專業化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匱乏,且沒有創新性。其次,物流企業對于物流方向的人員培訓利用程度較低,大部分員工從事物流基層工作,缺乏物流智慧化的觀念與意識。最后,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大部分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外流,進一步加劇了缺乏高級人才的險峻局勢。
5.1 建立信息可視化發展體系并實現信息共享。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業的基礎設施設備、技術以及物流信息等進行了數字化、信息化和可視化的發展。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建立智慧物流體系,將物流產業信息有效整合與共享,為相關企業提供不同的、精確化的、高標準的物流服務,形成信息相互結合與共享的物流鏈,達到降本增效,精準管理,優化決策,提升服務的效果。
5.2 通過構建現代交通網絡體系促進經濟建設發展。內蒙古呼包鄂地區雖然是內蒙古自治區最為活躍的區域,但是交通方面的發展遠遠低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要想富想修路,加快建設區域現代交通網絡體系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快將現代信息化技術與交通建設相融合,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目前,呼包鄂地區的鐵路公路網絡正在一步步完善,政府及相關機構應持續關注,大力推動呼包鄂及周圍各地交通建設,注重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形成內部循環穩定,外部流通高效的局面,帶動區域經濟建設穩步高速發展。
5.3 培養新型復合型物流人才。隨著物流產業的不斷升級與發展,對于物流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首先,中央及各地政府近年來不斷推進人才引進戰略,這對于呼包鄂地區而言是一共不容錯過的契機,有了好的激勵政策與發展平臺才能留住高級人才,進而促進區域智慧物流發展。其次,物流企業應該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加強企業內部智慧物流戰略理念與整體布局,對員工進行專業化培養,形成新型復合型物流人才隊伍,從而加快企業智慧化轉變。最后,高校是面向企業提供人才,所以在培育過程中,企業應該與高校合作,分析物流環節中工作人員所缺乏的素質與能力,然后在高校學生培養計劃中進行充分修改與完善,保證了企業對于專業化人才的需求,同時為智慧物流企業做了良好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