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悅 邵廣涵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國50家物流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將物流創新分為物流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兩個層面,實證檢驗了高管的認知水平對物流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高管的認知水平與物流上市公司技術與管理的創新能力均顯著正相關,即高管認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動物流企業總體創新戰略的實施。本文豐富了高管與物流企業創新能力關系的研究,對于物流行業高管團隊的組建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下,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發展方向已經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優化現有產業結構、轉變增長動力機制是轉變的必經之路。2012年,黨的十八大已明確提出我國要實行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戰略,將創新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導向。2017年,十九大進一步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指出“創新是引領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建設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強有力的戰略支撐”。1而物流企業作為中國乃至國際市場貿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體,是商品流通、貿易發展的關鍵。因此,物流行業的創新改革必不可少。而物流創新指的是貫穿物流整體過程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革新,是對商流、信息流、物流等傳統物流所進行的改造和升級。是物流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獲取國際市場地位的必要保障。高管作為物流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是企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人力資本,是物流企業是否實施創新戰略的決定者。相關研究指出人和人身上所汲取的知識正日益成為我國物流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資源,人力資本是推動物流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動力源泉。而高管的認知能力作為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對高管的認知能力與物流企業創新水平的問題進行探討,進而為推進物流企業創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效的改革路徑。
2.1 研究理論與研究假設。鄭健壯和何振宇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是創新創業的特定來源,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2。高學歷的高管相對于低學歷的高管理論上來說,為了實現個人成就更能接受事態的不確定性,對風險的容忍度較高,更傾向于多元化戰略的選擇,能夠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制定出適合物流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的戰略路線,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另外,相較于低認知能力的高管,較高學歷,高認知能力的高管一般被認為具備深厚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更容易得到團隊及下屬的認可,更易獲得較高的威望3,進而有利于實施自身的創新意愿,推進物流企業創新戰略的實施。崔曉文依照創新內容及作用,將物流創新分為三類,分別是物流技術創新、物流管理創新以及物流制度創新4。而物流技術創新是物流創新前提,管理創新是物流創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將針對性的對這兩方面展開研究并提出如下假設:
H1:高管認知能力的提升會帶動物流企業的研發投入,提升物流技術創新水平。
H2:高管認知能力的提升會增強物流企業的管理效率,提升物流管理創新水平。
2.2 數據來源與處理。本文根據我國證監會2012版行業分類,將主營業務為交通運輸業和倉儲業的上市公司界定為物流企業。選取了2011年到2020年期間的50家中國物流上市公司的192條統計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CSMAR數據庫。
2.3 模型構建與變量說明。為保證數據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減少時間趨勢以及行業變化對認知能力和物流企業創新水平的干擾,本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上式中,R&D為企業的物流技術創新能力,用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表示;MER為物流管理創新能力,運用管理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總比值來表示。核心解釋變量Edu為高管的認知能力,用高管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來表示;參考王小平等人[5]的研究,本文對于高管團隊受教育程度的測算將依據學歷的高低劃分為五類:中專及中專以下=1,大專=2,本科=3,碩士研究生=4,博士研究生=5,最后取平均數作為對高管認知能力的衡量值。控制變量主要有企業年齡Life(用數據統計日期-企業成立日期來表示)、公司規模Size(用企業總資產的對數來表示)、企業盈利能力Roa(用營業凈利率來表示)以及高管規模Enum(用高管團隊的總人數來表示)。另外∑year代指年份的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
3.1 描述性統計。表1主要列出了各研究變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以及標準差。從企業的物流技術創新與物流管理創新能力兩方面來看,差距明顯。最小值為0,表明部分物流企業可能存在創新意識較差,未進行企業物流創新研發與管理的相關投入。從認知水平來看,均值為3.61,說明我國物流企業對高管的學歷水平要求較高,普遍在本科及以上。但仍存在物流企業高管水平較低的情況(最小值為2)。而高管作為物流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者與實施者,其個人特質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戰略實施,因此,有必要將高管的認知水平與物流企業創新能力結合討論,對可能造成企業的物流技術創新與物流管理創新差距大的原因進行探索。

表1 描述性統計分析
3.2 結果分析。表2為高管認知能力對企業物流技術創新水平的回歸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出,企業的年齡、規模均與物流企業的物流技術創新能力顯著負相關,即企業年齡的增長、規模的擴大,都會造成企業物流技術創新意愿的下降,阻礙物流企業創新戰略的實施。對于企業年齡和規模的影響,究其原因可能是當物流企業日漸成熟并到達一定的規模后,就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社會資源以及規模化經營輕松獲得收益,而無需承擔物流技術創新失敗的風險。同時對于盈利能力本身就高的物流企業,在權衡效益的前提下,會選擇規避具有高風險的物流技術創新,而選擇現有的可觀收益。第5列是在加入全部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將高管的認知水平代入模型,結果顯示高管的認知水平與物流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高度正相關,即高管團隊中平均學歷水平越高,物流技術創新意愿越強,支持假設1。

表2 高管認知能力與企業物流技術創新水平的回歸結果
表3為高管認知能力對企業物流管理創新水平的回歸分析結果。依然顯示企業的年齡、規模與物流管理創新能力顯著負相關。在加入高管認知能力這一影響因素后,高管的認知水平與物流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也呈現高度正相關,支持了假設2。

表3 高管認知能力與企業物流管理創新水平的回歸結果
本文從物流企業高管團隊人員的個人特質入手,對企業的物流創新水平展開研究。結果表明,在高管團隊認知能力提升后,物流企業無論是在物流技術創新還是物流管理創新上的意愿均逐漸增強。更愿意通過增加物流的研發與管理投入來獲取長期的國際競爭優勢,保障市場競爭地位。因此,對于我國物流企業來說,應該完善高管團隊的人員配置,提高高管團隊整體的認知能力。對于高管自身也要認識到智力知識資本的重要性,利用閑暇時間努力提升自身受教育水平、擴大知識儲備量,進而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