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龍
(國能朔黃鐵路原平分公司,忻州 034100)
黨的歷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歷史,記錄了百年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記錄了中華民族走向輝煌的寶貴經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應學習黨史,銘記歷史。北宋歐陽修在《新唐書·列傳》中講“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國能朔黃鐵路原平分公司在高質量黨建過程中,注重加強黨史的學習,并創新黨史學習方式,為學習黨史提供了別出心裁的參考依據。本文將結合實際,探討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黨史學習作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的重要內容,作為每一名黨員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之間達成了共識,即加強黨史學習是高質量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黨建工作是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必然條件。
國能朔黃鐵路沿線分布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有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徐向前故居、忻口戰役遺址、黃驊烈士陵園等20多個重點紅色資源。紅色資源是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留下的歷史遺存和精神印記,承載了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創業的奮斗史和砥礪奮進的改革史,彰顯著黨的性質和宗旨,見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紅色資源是鮮活的歷史,也是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的教材。朔黃鐵路公司成立20多年來,公司黨委高度重視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教育工作,始終把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融入企業治理全過程,推動朔黃鐵路高質量發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公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有關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利用朔黃沿線紅色資源,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國有企業在高質量黨建工作中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強化理論基礎的重要內容,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可以使黨的基層組織更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讓黨的基層組織更具有純潔性和先進性,從而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加強黨史學習教育能夠進一步激發黨員在工作生產中的動力。黨員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了解黨的發展歷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內在促進黨的紅色精神和紅色血脈的傳承,激勵共產黨人不斷前進。
國能朔黃鐵路在線路開通運營之初,專門將設立在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不遠處的車站起名為西柏坡站,并設立西柏坡站區黨支部。西柏坡站區黨支部在西柏坡精神的指引下,以“紅色”為品牌,夯實基層黨組織“最后一公里”戰斗堡壘作用,推進標準化黨支部建設,創新日常黨組織生活,充分運用西柏坡紅色資源優勢,學黨史、開黨會、唱紅歌,加強黨員和職工的“紅色”引領作用,不斷打牢“紅色”基礎,鞏固“紅色”陣地,為保障國家能源的安全、暢通運輸,提供了堅強的政治組織保障。按照“紅色”黨支部的定位,堅持“融入安全運輸生產,提供堅強政治保障”的理念,以“特色黨建·示范引領”為主題,開展黨支部和黨員“五個一”(每月提一條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每月與員工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或者幫扶幫教活動、每季進行一次上級文件精神宣講、每年撰寫一篇工作調研報告、每年包保一處重點設備)活動,達到黨員本人無違章、黨員身邊無違紀、黨員班組無事故的“三無”安全標準。西柏坡站區黨支部以“紅色”為特色的黨建創優,榮獲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成為企業“標準化黨支部建設示范點”。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燈塔”,是奮斗的方向,是精神向導。作為一名黨員,理想信念更是共產黨人奮斗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理想信念,就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要想實現“四個堅定”,首先要了解馬克思主義,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另外學習黨史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徑,學習黨史是加強理想信念的一門必修課,是新時代黨員的必修課。
國能朔黃鐵路公司隸屬于國家能源集團,運營朔黃線、黃萬線、黃大線三條鐵路。朔黃線西起山西省神池縣,連接包神鐵路、新朔鐵路和國鐵線路,東至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連接我國北方煤炭重要港口黃驊港,與京廣、京九、京滬等重大干線接軌,是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國能朔黃鐵路原平分公司承擔神池南站至三汲站(不含)電氣化鐵路的運營維護、運輸組織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有從業人員2800余人。目前,該公司基層黨組織12個,共263名黨員,分布在13個車站。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黨員的工作地點較分散,以支部為單位的集中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第二,學習形式多以個人自學和“三會一課”中的書本理論學習為主;第三,黨史學習在系統性方面不夠全面和深入。
該公司針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方式,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同時,結合實際,拓寬思路,創新模式,激發黨員和職工學習黨史的興趣,讓學習黨史走心走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該公司鐵路沿線各站就近有著毛澤東路居紀念館、徐向前故居等20多處紅色資源,其中原平分公司管段有11處紅色資源,每個站的附近都有可以現場參觀學習的紅色場館、紅色遺址、烈士陵園等。因此,應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沿線豐富厚重的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點、亮點工作。活動以“五個一”為主線開展:一是以沿線黨支部為主體,深入挖掘黨支部管內紅色資源的文獻資料,注重與本單位發展歷程相結合,推動本單位改革發展的契合點,注重講清楚紅色故事,講明白紅色精神,講透徹時代意義,最終形成宣講稿;二是在形成紅色黨史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宣講員的選拔與培養,打造一支紅色宣講隊伍,進行現場講解、沿線宣講,讓紅色故事在千里朔黃傳播,讓紅色基因在朔黃沿線生根發芽;三是各黨支部開展“走千里朔黃、講紅色黨史”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現場接受紅色教育;四是制作一本紅色文集作為黨員長期學習的教材;五是通過紅色黨史宣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用紅色資源中蘊含的精神對照自己,找到自身思想、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最終形成不斷向前的紅色力量。
朔黃鐵路有許多小站小點,這些車站地處山區、遠離村鎮、駐站人員少。原平分公司管內有陳家溝、梁家溝、沙峪、古月、猴刎5個車站屬于“小、遠、散、偏”站點,部分黨員在參加黨組織活動時需要專門前往黨支部駐地。小站小點的職工由于地處偏遠,當有統一組織的相關群眾性活動時,因條件有限無法參與。通過黨支部書記、黨員主動入駐包保及黨員帶書進點等措施,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和一些惠民活動進小站小點,活動的開展有效調動了小站小點黨員學習黨史的主動性和連續性,調動了小站小點職工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自這種細心暖心的工作持續以來,累計收到了小站小點遞交的入黨申請書30余份。
神池南站是該公司最大的車站,是集團樞紐站、朔黃鐵路始發站,參與行車組織的駐站企業眾多,各單位的基層黨組織多達10個,有200多名黨員。神池南站區黨組織聯合各單位黨支部,共同組織開展學黨史活動。各黨支部共同開展黨課集中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舉辦黨史知識競賽等。黨建共建促進了安全聯保和服務聯動,各單位黨支部按照專業或工作區域劃分黨員責任區,監督區域內的人身安全、生產安全、設備安全、環境衛生,并按季度對責任區進行評比,建立獎勵機制,有力推動了運輸生產的整體安全。各單位依托陽光房、文體中心、黨團活動室等場所,籌建“團青之家”“工會小家”等,打造關懷黨員、服務職工的“家”文化,為職工提供了交流聯系、反映心聲的平臺,為團青工提供了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大家庭”,呈現出“學黨史、聚合力、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黨史的成效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體現。作為鐵路運輸企業,提高安全質量、保障暢通運輸就是最大的成效。為此,開展學習黨史活動的同時,還要強化責任意識,采取“一對一、面對面、單兵教練”方式,逐一進行安全談話,結合崗位工種、崗位認知談學習黨史的收獲和思想認識,結合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談工作落實,結合人身、設備、行車安全重點談安全問題,結合安全制度、黨規黨紀談作風轉變。通過談心談話,在逐級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上見人見事見思想,在人人落實安全措施上層層壓實責任鏈條、人人簽訂安全承諾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在“走千里朔黃、講紅色黨史”主題宣講活動期間,宣講團在沿線各站宣講朔黃沿線的紅色故事,讓沿線職工充分了解在這片工作的土地上,曾經發生的許多優秀共產黨員英勇善戰、保家衛國的故事,使得他們的精神在這片熱土上不斷傳承。作為長年駐扎在此的鐵路人,在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精神,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職責使命,宣講這些紅色故事為朔黃職工提供了不斷向前的工作動力。
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該公司購買下發黨史理論書籍,組織全體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同時以點帶面,全面盤活沿線就近的20多個紅色資源。學習黨史首先要從學習就近的革命歷史開始,身臨其境,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習黨史的形式從以往的理論學習和現場參觀,轉變為講述黨史。宣講團成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宣講身邊的紅色故事,讓大家口口相傳了解歷史,讓每一名黨員講述發生在身邊的黨史故事,讓每一個黨支部成為傳播紅色故事的窗口,讓紅色資源成為激勵朔黃全體黨員群眾奮發向前的精神動力。
在黨史學習過程中,廣大黨員干部在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同時,以沿線的紅色教育基地為資源,加深黨員干部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賡續紅色血脈,汲取智慧力量。特別是“走千里朔黃、講紅色黨史”活動的成功開展,廣大黨員通過互動交流、宣講聆聽,接受了黨的光輝歷程教育,提升了理論素養。
學習黨史就是要感悟思想的偉力,不斷增強對黨的思想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在“四史”學習過程中,應緊密結合本單位的發展史,以成為當前設備先進、運輸一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的知名重載鐵路為榮耀,持續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建設世界一流水平運輸企業的信心。在“學習黨史悟責任、逐級談話壓責任”活動中,暢談“思想認知”“工作落實”“安全問題”和“作風轉變”等話題,真正讓職工把安全意識轉變為行動自覺。
朔黃鐵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運量不斷攀升至3億多噸的輝煌發展,特別是在條件最艱苦的西線256千米的山區鐵路中,走出了科技保安、智慧重載的“山區重載鐵路”創新發展之路,靠的是艱苦奮斗、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紅色革命精神,靠的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靠的是善于破舊、善于創新的革命精神。20多年來,山區鐵路人把紅色基因始終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激勵并引導廣大黨員把學習紅色黨史作為終身必修課,把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成推動朔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當下,學習黨史成為一種熱潮、一種政治上的自覺,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智慧和工作動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以何種形式學習黨史,也作為各級黨組織創新黨建的一種方向。朔黃鐵路原平分公司在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和就近的紅色資源,拓寬思路,采用多種方式,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提高企業安全運輸生產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