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琪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由于教育工作者總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以歷史課堂一直處于一個死板的狀態,學生無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歷史課堂中,而且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講解很無聊,所以也無法對學生形成刺激。為了改變傳統課堂的情況,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從自身出發,對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改變,根據現在教學的要求,如果教育工作者持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不僅無法構建高效的課堂,同時對學生的發展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在歷史學習中,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提升學生們的歷史學習水平,就需要幫助學生們對歷史的價值產生正確的認識,這對學生們的后續學習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夠充分利用起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歷史思想方便其后續的歷史學習。由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歷史知識來源通常都是他人的口中,而在他人的敘述中能夠獲取的歷史相關知識通常是較為狹隘的,并且在敘述的時候經常會帶上敘述者自己的觀點,這會使得學生們獲取的知識有失偏頗,無法正確地正視歷史內容,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里長輩經歷過近代史的戰火,在聆聽家人講述那個時代的事情時,會錯誤地認為歷史只是單純的戰火紛飛,忽視了在我國一步步發展中蘊藏的瑰麗文化,造成了錯誤的歷史認知,讓學生們無法以正確的理念參與到歷史學習中。為了改變學生們可能出現的錯誤認知,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歷史價值,了解不同時代的觀念乃至各種錯誤決策對歷史車輪的影響,并且學會以辯證中立的思想看待歷史知識,提升學生們的歷史素養,為其后續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歷史大事件中所包含的道理和意義,對學生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以史為鑒的重要性,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基礎后,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在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學生不斷豐富自身的歷史知識,使其認識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力量,從而不斷促進自己更好地發展。
隨著教育的發展,對初中歷史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授課中,也要按照課改的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按照教育工作者的指引進行學習,這樣不僅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無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對歷史知識進行探索,從而收獲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首先,在歷史課堂中,為了學生可以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知識講解中,就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便可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其次,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歷史要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為出發點,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面,通過讓學生將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行表達,便可以從源頭上減少阻礙學生發展的因素,這樣不僅可以讓教育工作者提高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快學生在歷史方面的發展。比如,在學習“開放與改革新的時代”這一單元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對整個唐朝的興衰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們了解大唐盛世,走進那個瑰麗的唐朝,講述貞觀之治帶給唐朝的變革,加強學生們對這個朝代的了解,還能夠讓學生們充分了解歷史的變革,通過各種影片幫助學生們還原當時的美麗朝代,讓學生們學習唐朝的創新精神,為學生們的歷史知識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歷史課堂總是呈現出死板的狀態,而且教育工作者在講解知識時,總是使用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對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學習,從而掌握事件的意義。在學習新的知識時,總是按照固定的套路進行講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上來說,教育工作者只是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需求,便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由于教育工作者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的結合沒有進行高度的重視,所以在歷史課堂中,教育工作者在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并沒有將其與社會教育相結合,這樣的課程既沒有營養,又沒有吸引力,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因此,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是阻礙歷史課堂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改變這一點,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歷史課堂變得高效且有趣,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投入歷史課程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為學生們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幫助。
新課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但是根據歷史課堂的現狀可以看出,教育工作者仍然掌控著整個課程的進度以及教學的難易程度,并沒有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太多的意義,而且教育工作者總是認為自己才是課堂上的主體,這種高高在上的形象總是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卡在教育工作者這一關,無法展開探索性的學習,這樣不僅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如果學生只能靠教育工作者的講解進行記憶,那么其對這些知識的記憶程度也不會很深刻。長時間處于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無法進行獨立思考,便無法對歷史知識進行探究,從而其深刻內涵也無法被發掘出來,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發展,教育工作者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以及不斷的探究下,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促進其各方面的發展。
在歷史課堂中,為了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知識的獲取,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制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學生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同時,為了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按照新課改的大綱要求確定教學方向,從而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在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安排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的時候,為了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了解到更多有關秦始皇統一六國的事情,教育工作者可以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通過有條理的教學方法,展開高效的教學,并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之情。在秦始皇統一戰爭中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一是了解七國之間的貿易情況,二是明確統一戰爭行為給我國歷史的發展帶來的重要影響,三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順序與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到秦始皇的鐵血手腕,包括對其做過的事情進行統一辯證地闡述,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這一重要歷史轉折,為其后續的歷史知識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秦始皇統一戰爭的內容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學習的內容,同時在后續的總結歸納中,學生也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知識的梳理,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的質量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首先,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性,這樣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便可以圍繞學生的需求進行設計,從而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中可以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為了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的地位,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對學生的喜好以及學習狀況進行調查,這樣在備課的時候,便可以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只有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才可以實現歷史學習的重要意義。比如為了學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本節課的內容,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前的預習,將不清楚的內容進行標記,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如果大家都懂得內容,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幾句話就帶過,對學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多花一些時間進行講解,這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可以提高歷史課堂的效果。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前預習,也可以幫助學生制定一個預習方案,在方案中可以加入培養學生能力的環節,通過學生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從而使得教育工作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樣在后續的學習中,教育工作者才可以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有效的教學。
在歷史的學習中,如果教育工作者想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歷史知識,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這樣學生便可以主動地思考歷史事件和現象,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只需稍加引導,學生便可以對歷史事件和現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不僅可以讓學生以辯證的態度對待歷史事件,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看待歷史的眼光,使其在一個正確的引導下,對歷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比如在學習“東漢的建立與衰亡”這一課的時候,學生可以結合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對東漢的興衰原因進行分析學習,通過對其經過、結果以及重要性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展開自身的思維能力來進行思考,為學生夯實基礎。其次,在教育工作者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具備一個良好的歷史思維,那么便可以主動地對事件進行分析,同時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鼓勵,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進行更高效的學習,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課改的要求,結合教學大綱,對課堂的氛圍進行改造,打破傳統課堂的枯燥、死板和無趣,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且輕松和諧的氛圍,從而讓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知識的學習。同時,為了可以營造出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從而在改變教學環節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課堂的生動有趣性。比如在學習“宋金南北對峙”這一課的時候,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將人物的故事引進歷史課堂中,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在宋金戰爭中,宋朝為了抗擊金軍南攻展開了對抗金軍的戰爭,并且收復了失地,是我國歷史的重要轉折之一。
為了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教育工作者可以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歷史知識的展示,從而使得歷史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教育工作者可以對網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引進,在課本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中,教育工作者總是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學生便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其在歷史方面的見解與思維和教育工作者存在相似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工作者的影子,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為了打造高效的課堂,教育工作者首先可以利用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在自己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其次,對學生進行課外資源的學習,也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在歷史方面的發展。最后,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地構建高效課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想法的表達,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在班級內進行交流,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全新的了解,從而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挖掘學生的歷史潛力,這樣在進行歷史知識講解的時候,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也可以更加順利地開展。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有效的教學,不僅僅傳授給學生歷史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使其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待歷史上的事情。其次,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將歷史課堂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便可以使歷史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向那些愛國者學習,磨煉自己不怕苦不怕困難的意志,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難,也要勇往直前、迎難而上,從而獲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