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燈,梁健鋒,廖衛平,余卓彬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臺山供電局,廣東 臺山 529200)
配電架空線路的10kV 接地線的裝拆是保障電力安全的技術措施,也是停電作業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的工作步驟,是保障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設備安全的重要措施。在配網檢修作業中,作業人員需要登上桿塔實施裝拆10kV 接地線,作業人員必須保證人體與檢修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從而防止人體與檢修設備的安全距離不足發生觸電事故。然而,據日常工作觀察中發現,目前配電架空線路的10kV 接地線裝拆有著不小的操作難度,原因如下。
(1)10kV 接地線有一定重量。根據《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以下簡稱《安規》)的規定,10kV 接地線銅線每股截面不得小于25mm2。經測量,適用于10~18m 配電桿塔的10kV 接地線重15~25kg。
(2)裝拆的動作要求嚴格。根據《安規》要求,裝拆10kV 接地線時雙手不能超過絕緣棒手柄限位線部分,且裝設過程中,人體不應碰觸10kV 接地線,圖1 為人體碰觸10kV 接地線錯誤做法。

圖1 人體碰觸10kV 接地線錯誤做法
(3)裝拆的工具要求特殊。根據《安規》要求,裝拆10kV 接地線時雙手必須穿戴10kV 絕緣手套。而據經驗,致密的橡膠絕緣手套容易使作業時出手汗,就需使用更大的握力保持摩擦[1-2]。
以上3 點單獨看,似乎并非難事,然而實際情況是,在高空作業裝拆地線時,手持的絕緣棒與架空導線形成一定的角度,控制裝拆時必須雙手配合,一只手握在接近手柄限位線處作為固定點,另一只手握在手柄末端用力控制方向,形成了費力杠桿,如圖2 所示。

圖2 等效杠桿


圖3 實物測試
鑒于此,本文提出10kV 接地線裝拆輔助裝置,主要思路是通過承擔銅線重量,大幅消除裝拆過程中需用上的力,且能保證人身與待檢修線路或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該裝置的本體為一根絕緣棒,在裝設10kV 接地線前先掛接在導線上,隨后把接地用銅線固定在裝置尾部的鎖扣上,輔助裝置即可承擔起銅線的重量,達到減輕工作者裝拆接地線時的壓力目的。原理示意圖如圖4 所示。在尾部有可以固定接地銅線的承力點,可減輕重量12~22kg,通過杠桿原理換算,可知使操作者只需負擔7kg 作用的力即可裝拆10kV 接地線[3-5]。

圖4 裝置原理
經過思考和實踐,除了解決裝拆地線中最主要的銅線重量問題,還為10kV 接地線裝拆輔助裝置補充了其他功能。
(1)增加了10kV 驗電功能,可以使該裝置具備10kV 驗電條件,符合《安規》要求:先驗電再接地。這項功能使裝拆過程變得方便、安全。
(2)增加了防跑線功能,可以使該裝置掛接在導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防止因跑線影響該裝置的實用性[6-8]。
(3)增加了裝拆過程中,使用者能以安全的距離進行操作的功能,這項功能符合《安規》中的與導線把持足夠安全距離,保證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通過研究,使10kV 接地線裝拆輔助裝置在重量、便攜性和可替換性等方面有比較人性化的設計,使該裝置更容易受到使用者的接受和歡迎。
未使用該裝置時,裝拆10kV 接地線工作效率統計(唱票時間不計)如表1 所示。

表1 裝拆地線用時統計
使用該裝置后,裝拆10kV 接地線工作效率統計表(唱票時間不計)如表2 所示。

表2 裝拆地線用時統計
在10kV 接地線裝設過程中,對比使用傳統方式,使用輔助裝置進行安裝時。由于安裝的操作方式比較省力和科學,并能按《安規》要求進行裝拆,大大減少了作業人員的體能消耗,科學的操作方式有效提升了人工機效。該裝置經在工作單位進行使用時,身材較矮小、力量有所欠缺的新員工也能較安全、便捷、省力地完成裝拆地線的工作任務,得到了同事們的高度肯定和認可。
本文所述的10kV 接地線裝拆輔助裝置,創新性、人性化的設計使作業人員能快速完成操作,在有效的安全距離的前提下,科學的操作方法降低了操作難度。該裝置的應用,可大幅提升桿塔上作業人員的裝拆10kV 接地線的速度、質量,同時有效降低桿塔上作業人員因技能不足、體力不支造成安全事故的風險。總之,在配電檢修中應用這款輔助裝置,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降低勞動強度。可以有效地解決實際配電線路檢修作業中裝設10kV 接地線的安全難題,有效縮短裝拆時間,能為企業用戶增強供電可靠性,保證居民用戶用電質量。同時提高作業的工時效率、操作的安全性能,使配網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及技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