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鈴娟,陳思宇,丁心華
(南通市纖維檢驗所,江蘇南通226011)
織物手感是指人手觸摸織物時,織物給人的感覺,包括柔軟度、滑度、蓬松度、厚度等。織物手感評價方法可分為主觀評價法和客觀評價法。主觀評價織物手感好壞時,常常帶有評價者的主觀喜好,不能客觀反應出織物本身的手感屬性。客觀評價法有日本KES-FB 系統和澳大利亞FAST(Fabric Assurance by Simple Testing)系統。KES-FB系統由KES-F系統改進而來[1],它與FAST系統都是由多臺測試機器測試結果進行理學性能的計算來評定織物的風格[2]。
美國欣賽寶科技公司研發的“法寶儀”(PhabrOmeter?織物手感評價系統)[3],是一套用于模擬人手觸摸織物時產生的感官性能評價并給出量化數據的新型測量儀器系統。系統可以評估機織和針織的棉、毛、麻、絲、化纖、無紡布等各類纖維制品的手感風格。目前,主要參照AATCC TM202—2012(2014)e《紡織品服裝 相對手感值的評定:儀器法》標準測試織物的手感風格,并且大多數測試是針對后整理后的織物手感風格變化[4-8]。為了研究織物手感風格的變化,本試驗購買了不同價格區間的20批次配套床上用品,對其手感風格進行客觀儀器評定,對不同面料的配套床上用品的韌度、滑度、懸垂性、柔軟度的差異進行比較,同時對洗滌5次和10次后的桑蠶絲、棉及萊賽爾面料的配套床上用品的手感風格變化進行評價,分析洗滌次數對織物手感風格的影響。
PhabrOmeter?織物手感評價系統的測試原理為:將樣品水平放置在測試臺上,并施加一定的重力,由計算機發送信號驅動推桿向下移動,推動樣品通過測試盤中心圓孔,產生機械變形并提取相關載荷-位移曲線,并經過數據轉換計算出相應的手感風格指標。用此變形過程模擬利用手掌做手感評價時的變形過程,并將與織物手感相關的信息通過載荷-位移曲線進行反映。同時,對曲線做進一步的數據分析處理以提取手感風格指標。
首先,對采購的20 批次樣品進行纖維含量的測試,確定其成分。然后,將布樣置于恒溫恒室[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3)%]的環境下4 h以上進行調濕平衡。隨后,采用圓盤取樣器裁取面積為100 cm2的試樣,每個樣品取3 塊,并分別稱量每塊樣品的質量及測試其厚度,最后由軟件自動進行樣品的質量計算,并分類選擇加蓋圓盤數量,最后依照PhabrOmeter?儀器測試規程進行測試,獲取韌度、柔軟度、滑度和懸垂性等4 個表示手感風格指標的數值。
此外,還需選取代表性的布樣3塊,并按照GB/T 8629—2017《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中相應的洗滌模式進行洗滌、懸掛晾干,這一過程記為1 次洗滌過程。對于選定的3 塊布樣,分別進行5次洗滌和10次洗滌,晾干后再次測試相對于未經洗滌面料的相對手感值。
在織物手感風格指標的測試項目中,一般用韌度表示織物容易彎曲的程度,滑度表示織物的光滑性,懸垂性表示織物的垂順程度。韌度值越小,意味著織物更容易彎曲,說明其柔軟性較好;滑度越大,表示織物越滑;懸垂性數值越大,表示織物更加垂順。將20個樣品按照纖維組分分為3組,其中A組樣品為桑蠶絲及其混紡織物,B組樣品為萊賽爾及其混紡織物,C 組樣品為純棉織物(包括經磨毛和絲光兩種工藝整理的織物)。測試結果詳見表1~表3。
由表1可知:純桑蠶絲的床品(A1~A3)厚度薄、質量輕,屬于超輕織物,且韌度低、柔軟度高,滑度高于其他材質的織物,但由于質量超輕,懸垂性會有所下降。而與棉混紡的蠶絲床品(A4)要比純桑蠶絲床品更重,且柔軟度和滑度相對純桑蠶絲的織物都大大下降。

表1 桑蠶絲及其混紡織物的手感風格指標測試結果
萊賽爾俗稱“天絲絨”,以天然植物纖維(竹或木)為原料,加上環保的制造流程,被稱為21 世紀的綠色纖維。業內人士表示,萊賽爾具有棉的“舒適性”、滌綸的“強度”、毛織物的“豪華美感”和真絲的“獨特觸感”及“柔軟垂墜”。正是由于其“真絲的觸感”,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是桑蠶絲,一些不法商家更是利用萊賽爾的上述特性鉆空子,欺詐消費者。由表2 可知:萊賽爾床品(B1~B3)無論是柔軟度,還是滑度,都比桑蠶絲差一些,但懸垂性比蠶絲更好,主要是因為單位面積的萊賽爾質量比桑蠶絲大;與棉、麻混紡的萊賽爾纖維面料(B4)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大,面料的懸垂性和韌度增加,但柔軟度卻降低。

表2 萊賽爾及其混紡織物的手感風格指標測試結果
配套床上用品中最常使用的面料為純棉面料,根據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將面料分為磨毛、絲光、水洗等類別(見表3)。一般磨毛床品比普通純棉床品的厚度和質量都增加了近50%。因購入床品的價格存在差異,工藝也不相同,磨毛產品在柔軟度上沒有呈現一定的規律。絲光棉是經棉花通過精紡制成高織紗,再經燒毛、絲光等特殊的加工工序制成的,是一種光潔亮麗、柔軟抗皺的高品質絲光紗線。以這種原料制成的高品質針織面料,不僅完全保留了原棉優良的天然特性,還具有絲一般的光澤,織物手感柔軟。對絲光棉四件套(C5、C6)的手感風格指標進行測試,并與同等價值的純棉四件套的手感風格指標進行比對,發現絲光棉織物的韌度比純棉織物大,懸垂性更好,但柔軟度和滑度不及純棉織物。后經查證,發現市場上一些標稱為“絲光棉”的面料實際是將一些有疵點的純棉面料直接經過燒堿處理等,磨去表面,從而讓面料呈現絲的光澤,并非是經過燒毛、絲光等工序整理后形成的。

表3 純棉織物(機織)手感風格指標測試結果
為了考察各類面料的水洗前和水洗后的手感風格的差異,試驗選取了3 塊(A1、B1 和C7)面料,按GB/T 8629—2017《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標準要求分別洗滌5次和10次后再進行測試。其中,絲綢床上用品采用4G模式洗滌,其他床品采用4N 模式洗滌,干燥模式均為懸掛晾干。洗滌后,將布樣置于恒溫恒濕[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3)%]的環境下不少于4 h,進行調濕平衡,再依照PhabrOmeter?儀器測試規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詳見表4。
由表4 可知:洗滌后3 塊測試面料的厚度和面密度都沒有明顯的變化;經5 次和10 次洗滌后,樣品A1 的柔軟度和滑度明顯下降,手感也與洗前大有不同,而樣品B1 洗滌前后柔軟度和滑度無明顯差別,手感也保持的較好;純棉面料C7 經5 次洗滌后,柔軟度、滑度和相對手感無明顯改變,經10 次洗滌后則出現明顯的手感差異。

表4 樣品洗滌前后織物風格指標測試結果
文中涉及的面密度分類依據為:在軟件中錄入樣品的質量和厚度,數據錄入完畢后軟件會自動計算出線密度(μg/cm),系統通過計算出的線密度自動進行織物種類分類,即:超輕織物,線密度<280 μg/cm;輕薄織物,線密度280~1 200 μg/cm;普通織物,線密度為1 200~3 440 μg/cm;厚重織物,線密度>3 440 μg/cm。
(1)PhabrOmeter?織物手感評價系統可給出各類織物的韌度、柔軟度、滑度和懸垂性的量值,能客觀反映織物的手感風格。
(2)桑蠶絲床上用品的柔軟度和滑度高于棉和萊賽爾的床上用品,但懸垂性稍差,且經過洗滌后的柔軟度和滑度出現明顯下降的現象,相對手感與未洗滌之前的手感存在較大的差異。萊賽爾床上用品雖然輕薄,但柔軟度較桑蠶絲略差,耐洗性較桑蠶絲的好。經混紡的桑蠶絲和萊賽爾面料面密度和懸垂性都增加,但柔軟度有所下降。
(3)磨毛床品因工藝不同,柔軟度沒有呈現規律;絲光棉的韌度比常規純棉大,柔軟度和滑度卻不及純棉,但懸垂性卻比純棉更加優良;經10次洗滌后純棉面料的柔軟度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