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昱,張占峰,郝書航,汪國基,底 妍,湯龍信
結直腸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三、病死率第四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病例達1200萬,死亡60萬,是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結直腸癌患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手術是其重要的治療手段[1-4]。阿片類藥物是常用的麻醉用藥,可以通過作用于免疫細胞、腫瘤細胞上的μ和Toll樣受體發揮作用[5]。芬太尼是一種常用的阿片類藥物,能夠與屬于G蛋白偶聯受體的μ受體結合,使其活化[6-7],關閉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持續抑制腺苷酸環化酶從而減少cAMP的生成[8],通過抑制MAPK信號通路來控制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多種腫瘤的轉移和復發[9-11]。缺氧誘導因子-1(HIF-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能促進新生血管的生長,進而為腫瘤的生長和復發提供血液和營養支持[12]。同時,VEGF還能夠促進血管通透性和纖維蛋白原外滲,給新生的腫瘤組織和血管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13]。HIF-1是由HIF-1α和HIF-1β亞基組成,其中HIF-1α是功能性亞基決定著HIF-1的轉錄活性,HIF-1α可以提供能量,促進腫瘤組織的生長和遷移[14]。VEGF-A是最主要的VEGF。本研究通過探討芬太尼對結直腸癌小鼠瘤體大小以及VEGF-A和HIF-1α轉錄活性的影響,分析以芬太尼為代表的阿片類藥物對腫瘤生長的影響。
1.1實驗材料 6~8周齡SPF級雄性BALB/C小鼠購自河北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動物合格證號:冀醫動管字703058號);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購自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81D10011);VEGF-A(E-MSEL-M0005)、HIF-1α(E-EL-M0687c)試劑盒購自Elabscience公司;逆轉錄試劑盒購自日本TAKARA公司;VEGF-A(ab46154)和HIF-1α(H1alpha67)抗體購自美國Abcam公司。
1.2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組 小鼠結腸癌細胞株CT26(河北醫科大學饋贈)在37 ℃、5% CO2條件下,使用含10%滅活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鏈霉素的RPMI1640培養基進行培養。待細胞培養到對數生長期后,用0.25%胰酶消化,待其成為單細胞懸液后,使用10%胎牛血清中和殘余胰酶,然后離心,觀察細胞生長情況并收集細胞制備單細胞懸液備用。選取15只6~8周齡SPF級雄性BALB/C小鼠在室溫下飼養1周,在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窩中部皮下注射CT26細胞1×106個,然后繼續常規飼養。待腫瘤直徑>1 cm后,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5只小鼠隨機分為A、B、C組,每組5只。B組和C組分別給予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10和50 μg/(kg·d)腹腔注射,A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腹腔注射;連續給藥1周后,采用頸椎脫臼法處死小鼠,收集小鼠心臟血液,同時分離小鼠的瘤體組織,觀察瘤體大小并用標尺測量記錄。
1.3觀察指標及方法
1.3.1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處死小鼠后獲取血液,然后離心取上層血清,參照VEGF-A和HIF-1α試劑盒說明書,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各組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
1.3.2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 mRNA表達:應用RT-PCR法檢測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 mRNA的表達水平,以B2M為內參基因。VEGF-A[15]上游引物:5'-TCACCCCACTAATGGCACC-3',下游引物:5'-TCCACTTCCCACCAACAGAC-3',長度為312 bp。HIF-1α[16]上游引物:5'-TCAAAGTCGGACAGCCTCA-3',下游引物:5'-CCCRGCAGTAGGTTTCTGCT-3',長度為90 bp。B2M[17]上游引物:5'-CGGCCTGTATGCTATCCAGA-3',下游引物:5'-GGGTGAATTCAGTGTGAGCC-3'。取各組瘤體組織1 g剪碎,置于2 ml離心管,加入Trizol裂解液500 μl后置于冰上,使用電動勻漿器勻漿至無肉眼可見團塊。將100 μl氯仿加入含瘤體組織勻漿液的離心管中,充分混勻后于冰上靜置15 min,在4 ℃條件下,以12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層的澄清透明液體200 μl置于新的1.5 ml離心管中,并加入異丙醇200 μl震蕩混勻后在冰上靜置15 min,在4 ℃條件下,以12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并加入75%乙醇500 μl,洗滌提取的mRNA。在4 ℃條件下,以12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加入200 μl DEPC水,混勻后得到總m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將mRNA逆轉錄為cDNA,根據其說明書配置10 μl反應體系,設置反應條件:37 ℃ 15 min,85 ℃ 5 s,4 ℃ forever,得到cDNA。根據RT-PCR試劑盒說明書配置反應體系后進行RT-PCR反應,用于PCR擴增。設置反應條件:95 ℃預變性2 min,95 ℃變性15 s,58 ℃退火20 s,72 ℃延伸20 s,共40個循環。以B2M為內參照,記錄Ct值,應用2-ΔΔCt法對各目標基因mRNA的表達進行定量分析。
1.3.3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水平。取各組瘤體組織1 g,按300∶1的比例加入細胞裂解液和蛋白酶抑制劑,裂解組織并提取瘤體組織的總蛋白,用BCA定量的方法測定蛋白含量并計算,使每個樣本中總蛋白含量相同。然后加入蛋白上樣緩沖液混勻后水浴變性10 min。配置并使用10%的SDS-PAGE凝膠電泳,于60 V電壓下電泳90 min后轉至PVDF膜80 min,用5%的脫脂奶粉封閉1 h,分別加入VEGF-A和HIF-1α一抗常溫孵育2 h后,在4 ℃條件下過夜。用TBST清洗后加入二抗常溫孵育2 h。最后,通過增強化學發光試劑盒(Pierce, Rockford, IL, USA)進行顯影。使用Image J 1.47v(Rawak Software, Inc. Germany)軟件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2.1腫瘤直徑和體積比較 B組和C組腫瘤直徑和體積均明顯小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劑量芬太尼處理結直腸癌小鼠3組腫瘤直徑和體積比較
2.2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比較 B組和C組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劑量芬太尼處理結直腸癌小鼠3組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比較
2.3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 mRNA表達情況比較 B組和C組瘤體組織VEGF-A和HIF-1 α mRNA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劑量芬太尼處理結直腸癌小鼠3組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 mRNA表達情況比較
2.4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情況比較 B組和C組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瘤體組織VEGF-A蛋白表達水平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C組HIF-1α蛋白表達水平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和圖1。

表4 不同劑量芬太尼處理結直腸癌小鼠3組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情況比較

圖1 不同劑量芬太尼處理結直腸癌小鼠3組瘤體組織VEGF-A和HIF-1α蛋白表達情況
本研究采用間斷腹腔注射芬太尼的方法,觀察不同劑量芬太尼對結直腸癌模型小鼠瘤體大小及VEGF-A、HIF-1α的影響,更為接近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情況,有比較好的臨床參考價值。
小鼠結腸癌細胞株CT26常用于建立小鼠結直腸癌的動物腫瘤模型[18]。在臨床實踐中,芬太尼的常用劑量是2~8 μg/(kg·d),小鼠的用藥量為人類的25~50倍[19],故本研究用藥劑量為10和50 μg/(kg·d)。HIF-1α、VEGF-A能夠促進腫瘤組織內血管的新生,從而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有研究顯示,當沉默HIF-1α后,直腸癌SW480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明顯減弱[20]。HIF-1α過度表達后結腸癌HCTT116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明顯增強,而敲減HIF-1α后觀察到HCTT116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明顯減弱[21]。同時有研究發現,結直腸癌組織中VEGF表達明顯增高,VEGF的高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腫瘤大小和Duke分期有關,可作為預測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潛在分子標志物[22]。
阿片類藥物可以通過阿片受體活化和Toll樣受體4通路激活MAPK(ERK 1/2)信號通路,Toll樣受體4通路已經被證實具有抗腫瘤轉移的作用[23]。有研究表明,嗎啡的代謝物3-葡萄糖醛酸嗎啡能激活Toll樣受體4,因此阿片類藥物被證明具有抗腫瘤生長特性[24]。阿片類藥物可以通過c-Jun N末端激酶(JNK)來激活MAPK/ERK/JNK信號通路,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從而下調HIF-1α[25]。VEGF能夠通過激活RhoA/Rho,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而阿片類藥物通過作用于MAPK/ERK/JNK信號通路,從而抑制RhoA/Rho,降低腫瘤細胞的遷移能力[26-27]。另外,嗎啡也能抑制VEGF的合成[28]。有研究發現,芬太尼也可以通過調控MAPK和PI3K/Akt信號通路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從而抑制胃癌的進展[29]。
本研究結果顯示,10或50 μg/(kg·d)芬太尼均能夠明顯抑制結直腸癌小鼠腫瘤的生長,降低血清VEGF-A、HIF-1α水平以及瘤體組織VEGF-A、HIF-1α 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且50 μg/(kg·d)芬太尼對瘤體組織VEGF-A蛋白表達的抑制作用更好,但是對于其他檢測指標未發現10 μg/(kg·d)與50 μg/(kg·d)芬太尼比較具有差異。本文推測芬太尼可能是通過VEGF-A和HIF-1α抑制瘤體內新生血管的生成,從而間接抑制腫瘤的生長,而這種抑制作用可能與芬太尼劑量相關。
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芬太尼對VEGF-A和HIF-1α上下游相關通路的作用沒有進行驗證,未用阿片受體的特異性拮抗劑來進行反向驗證,也未使用VEGF-A和HIF-1α基因敲除鼠進行對照,故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芬太尼與VEGF-A和HIF-1α之間的作用機制。
綜上所述,芬太尼能夠抑制結直腸癌小鼠腫瘤的生長,這種抑制作用可能是通過下調VEGF-A和HIF-1 α實現的,而且該作用可能與芬太尼的劑量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