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泉州 莊清群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經濟工作是一項重要任務,是黨治國理政的中心工作。對于經濟工作,黨中央必須負總責并進行全面領導。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只有推動新時代國企黨建和業務發展的有機融合,將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國企業務發展的具體實踐中,才能實現黨對國企的絕對領導,才能推進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1.“雙融合”的理論遵循。國有企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扮演著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的角色,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道路上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組織要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同時國有企業要堅決服從黨的領導以及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以及《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明確規定,在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時,國企黨委要起領導作用,為新時代加強國企黨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時也確定了黨建工作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的理論遵循。
2.“雙融合”的實踐意義。“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指明方向,體現了國有企業高度重視黨建業務“雙融合”工作。正因為黨組織在尋求發展過程中發揮有效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確保黨中央的各項路線方針得以貫徹落實,引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1978年以來,黨建工作一直作為獨特的政治資源有效促進國有企業穩步發展,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全面發揮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政治引領和組織引領作用,做到把穩方向、站牢立場,做到旗幟不倒、方向不偏,從而有力推動和保障業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的一項基礎性、指導性工作,確保企業始終在正確的政治方向上生產經營,為企業業務重大決策工作提供思想和組織保證。目前,國有企業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雙融合”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體現在“誰來做、怎樣做、做什么”三個方面存在問題。
1.“雙融合”隊伍不夠健全。在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著人員配備不到位等情況,黨建工作隊伍整體力量薄弱。同時,多數黨務干部還承擔著其他崗位的工作職責,存在身兼多職現象。在精力有限的客觀情況下,黨建工作的質量與成效難免存在打折扣問題。在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融合發展方面,也稍顯心有余而力不足。
2.“雙融合”舉措不夠有力。黨建業務“兩張皮”問題是制約國有企業黨建質量提升和業務發展的一大頑癥。一是思想上重視不夠。強企業必先強黨建,強黨建才能強業務。如果思想上對企業黨建工作不夠重視,履職盡責不夠到位,在黨建提升方面不夠用心,在推動業務發展方面不夠努力,就會導致黨建業務“雙融合”的預定目標與既定現實出現較大差距。二是實踐上力度不夠。抓黨建工作不夠深入,有些方面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礎工作不扎實,在實踐中也未能更好地激發黨建引領業務發展的內在潛力,黨建推動業務中心工作的目標可能落空。
3.“雙融合”成效不夠凸顯。黨建業務“雙融合”是國有企業檢驗黨建工作是否落地見效的重要載體,也是黨建工作各種舉措的目標導向和著力點。黨建與業務只有相互融合,相向而行才能形成合力,打出“組合拳”,進而釋放最大效能,取得最佳成果。如果為了黨建而做黨建,那只能是做表面文章,走形式,搞過場。這不僅會浪費大量優質資源,最終也無法避免國有企業黨建和業務發展“兩張皮”。抓黨建工作無特色、不出彩,黨建引領業務發展的動力不足,反哺業務發展的效能有限,最終不利于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由此導致“雙融合”的成效不夠凸顯。
深化黨建與業務“一盤棋”的工作理念,構建“三三四四”模式,構建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發展“雙融合”實踐路徑,實現二者同頻共振,有效推動國有企業穩健發展。
1.把握 “三個做”,實現 “三個目標”。①有人做:壯大隊伍。按照高素質專業化選人用人要求,配強國有企業專職黨務干部。堅持人崗相適原則,把熱愛黨務工作、懂業務的好干部充實到黨務干部隊伍,壯大隊伍力量。同時,采取措施調動兼職黨務干部工作積極性,凝聚人心、廣集眾智,讓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有人做”“愿意做”“懂得做”。大家齊心協力,把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的任務抓在手上,責任扛在肩上,抓出成效,形成品牌,提高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
②懂得做:堅持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破解“兩張皮”問題,關鍵在于找到黨建與業務的結合點,做到兩者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實現國有企業黨建和業務發展深度融合,既要圍繞發展目標抓好黨建工作,又要抓好黨建工作促進發展目標,做到“兩條腿”齊步走,堅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杜絕出現“兩張皮”現象,實現雙向共贏。
③用力做:聚焦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不能偏離服務生產經營的軌道,要將企業效益提升、實力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作為檢驗黨組織的有力依據。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支柱作用,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穩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與主導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優化整合各種資源,進一步加強和發揮國有企業黨建的政治領導核心作用,以黨建提升來反哺業務發展,提高國企黨建和業務發展的融合成效,讓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細化 “四個要”,踐行 “四個融合”。①要把準方向,踐行思想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是教育管理好廣大黨員、干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就是黨的政治領導力的重要著力點。國有企業發展首先要解決好方向問題,解決好思想建設問題,那就要堅持國有企業是“國有”和“企業”的融合體,“國有”就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性。企業黨組織通過抓好思想政治建設,把準方向,將黨建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的政治優勢切實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企業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提高企業職工的政治站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②要涵養精神,踐行文化融合。堅持用先進的黨建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強化文化育人。要凝練企業文化,涵養企業精神,支持鼓勵國有企業員工將個人奮斗目標、理想信念融入到企業發展定位以及目標愿景中,上下同心、同向、同力,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做到相互促進,統一思想,凝心聚力,齊心協力完成企業中心任務,形成良好的企業風氣,實現員工個人抱負和社會價值,開創個人促進企業發展、企業帶動個人進步的生動局面。
③要豐富形式,踐行載體融合。將黨建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可以增強企業戰斗力、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工作深入融合,要借助黨建活動載體,豐富黨建活動形式,推動黨建提升和業務發展形式載體的有機融合,有利于打造適合企業的黨建特色亮點,提升員工的認同感和接受度,激起員工內生熱情,切實為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充分利用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活動載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全面錘煉黨員職工政治能力和黨性修養,將政治領悟能力轉化為業務發展能力。還可以借助“黨建+”和“業務+”載體活動模式,延伸黨建提升和業務發展功能,破解“黨建難出特色、業務難顯成效”兩大難題。
④要規范制度,踐行機制融合。健全黨建制度和企業管理體系,健全規章制度,建立融合機制,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并駕齊驅。一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責任方面的制度規范。強化民主集中制、意識形態責任制和黨風廉政建設等,確立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黨建工作目標,以抓好黨建促進國企業務穩定發展。二是規范企業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雙重考核制度。強化有制度、有監督、有考核、有責任的工作格局,提升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的現實成效。三是完善黨組織監督體制,強化監督機制。想盡辦法提升管理水平,推動黨建工作制度化,確保黨建與業務發展在管理制度上一脈相承、有機銜接。將國有企業黨的領導責任體系同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發揮黨組織的優勢,使國有企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新時代堅持國企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的“雙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成效如何,影響著業務工作發展質量,關系著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目標的實現。我們必須把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緊密融合起來,堅持黨建與業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推動國有企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建功立業,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