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安鳳琴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質量,可以使企業員工的思想獲得正確引導,保證企業的發展戰略獲得基層員工的有效支持。因此,結合現階段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特征,制定工會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策略,是很多企業工會成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1.企業工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存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是影響企業工會思政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但是,部分企業的思政工作人員對于影響思政教育水平的各方面因素總結分析存在不足,缺乏對企業員工參與思政活動主動性的關注,導致工會創新思政教育內容的重要價值無法得到明確,難以在提高思政教育新穎度的情況下,爭取到企業員工的支持。部分企業工會工作者雖然具備創新思政教育內容的愿望,但對于傳統的思政教育形式缺乏必要的調整,未能結合企業員工的實際思想情況,制定思政教育內容的調整方案,導致企業思政宣傳方法的創新無法獲得有利的外部支持,也使得黨建等先進指導思想的應用價值難以獲得有效利用。部分企業的工會成員對于企業員工的理想目標缺乏足夠關注,未能根據企業員工的求知欲望和發展訴求靈活地調整思政教育內容,導致企業的工會組織無法提高教育內容與員工的關聯性,難以發揮思政教育對員工行為的引導作用。部分企業的工會成員雖然具備創新思政教育內容的能力,但缺乏對市場環境下企業競爭壓力特點的研究,導致企業工會在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難以在精準契合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基礎上,更好的滿足思政教育創新的具體需要,也使得思政教育內容的調整目標無法得到合理設定。一些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對于思政教育工作各環節內容的銜接情況重視程度較低,在探索創新思政教育內容的過程中,未能結合員工思想所受的實際影響,制定思政教育內容的調整策略,導致思政教育內容的創新僅僅可以滿足上級指示精神的貫徹需要,無法在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方面發揮實際作用。
2.企業工會思政教育方法缺乏合理性。提高思政教育方法的合理性,是保證企業思政教育工作得到全面改良的關鍵,但是,一些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對于影響思政教育工作質量的因素分析考察不夠充分,缺乏對思政教育核心思想的研究,導致思政教育的方法依然受到傳統理念和模式的過多影響,無法保證在突破傳統局限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企業新時期的發展需要。一些企業工會在處理思政教育方法創新的具體工作過程中,對于現有方法的合理性認知存在不足,缺乏對實事求是精神的有效貫徹,未能在民主思想和平等理念得到有效貫徹的情況下,進一步凸顯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也使得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無法具備足夠的針對性。一些企業工會工作者對于榜樣示范效應的構建原理缺乏足夠重視,未能憑借工會的信息溝通渠道,為職工樹立先進榜樣,無法借助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進一步提高新型思政理念的貫徹水平。一些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對于灌輸式思政教育方法的局限性認知存在不足,缺乏對演講和討論等活動的有效組織,導致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無法在員工的積極性參與之下得到改進,也使得工會無法在獲得員工廣泛支持的情況下,實現思政教育方法創新經驗的積累。部分企業工會在創新思政教育方法的過程中,對于企業員工的業務知識構成情況缺乏足夠了解,未能結合員工的文化修養情況,提高思政教育時效性,難以在各類思政教育方法的分析對比之下,充分了解各類思政教育手段的優劣,無法為工會組織思政方法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幫助。
3.企業工會傳統思政工作機制缺乏有效改良。創新企業工會的思政工作機制,是保證工會思政工作所需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的關鍵。但是,部分企業工會組織在制定思政工作機制的改革策略過程中,對于黨組織的重要引導作用重視程度較低,缺乏對專職工作干部特征的關注和研究,導致企業工會工作組織機制的建設無法獲得各基層機構的支持,難以在全員參與的背景下,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運行有效性。一些在企業工會思政工作機制探索調整的過程中,對于各部門的配合情況關注程度較低,未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協調引導作用,無法在調整思政工作運行機制的同時,實現各部門資源的科學整合,無法借此提升工會思政教育有效性。一些企業工會在探索思政工作機制的改革策略過程中,對于職工的宏觀參與機制缺乏足夠重視,未能有效發揮工會在維護職工切實利益方面的作用,導致傳統思政工作機制的改革無法在順應員工利益訴求的基礎上得到調整創新,也使得企業工會無法在爭取到員工主動支持的基礎上提高思政工作綜合質量。一些企業工會在創新思政工作運行機制的過程中,對于保障員工權益所需條件缺乏有效關注,未能對最低工資制度進行設置,導致集體協商等活動的組織無法保證與工會的實際工作相符合,難以保證企業職工可以在共享發展成果的情況下,具備對工會組織工作的更高認同,也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無法在有效保障職工權益的基礎上,凸顯出其重要價值。
4.新型思政工作理論未能得到有效應用。目前,一些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在創新思政工作策略的過程中,對于新型思政工作理論的重視和應用存在不足,缺乏對先進思政理論重要指導價值的研究,導致企業工會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理論創新路徑的過程中,未能保證自身工作與工會工作實現有效銜接,難以在思政工作創新過程中獲得黨建經驗的支持。部分企業工會成員對于傳統工人階級運動的價值重視程度較低,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應用,導致工會的思政工作理論創新力度較差,無法在實踐經驗積累的過程中,選擇與企業工會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理論資源,也使得工會的思政教育工作無法為理論的進一步創新提供經驗支持。部分企業工會組織對于思政理論的應用原則重視程度較低,缺乏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政治理論創新需求的重視,導致新型思政理論的應用停留在思想分析的初步層面,無法在提高基層職工權益保障水平方面發揮積極影響,也使得新型思政理論難以具備更高水平的應用價值。
5.企業工會思政工作理念未能得到有效創新。唯有保證思政工作理念得到創新優化,才可以更好提升企業工會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性。但是,部分企業工會成員對于傳統的思政教育理念局限性考察不夠深入,未能在思政方法創新的過程中,對傳統理念的作用進行全面反思,導致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無法在先進理念的指引下發揮積極影響,也使得企業工會的思政工作無法在滿足員工利益訴求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部分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在制定思政工作的具體創新策略過程中,對于先進思政工作理念的指導性價值認知不夠充分,未能結合工會思政工作的新局面,對新型思政工作理念進行探索實踐,難以在充分積累思政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凸顯出先進思政工作理念的優越性。
1.提高企業工會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水平。企業的工會在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方法創新的重要性具備足夠重視,選擇與員工切實利益相關的因素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使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更好的滿足員工行為的規范引導需求,以便能夠精準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全面開發出思政教育工作的價值。在創新工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思政教育內容新穎性的關注,切實確立思政教育過程中雙方的平等地位,使職工可以在積極投入思想學習的過程中具備對思政教育內容更加精準地認識,更好地滿足工會在新時期的發展需求。企業的工會工作者需要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相關情況的研究,結合企業在新時期的競爭壓力特點,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方案,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得到系統性調整創新,并保證工會可以在企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還需要加強對宣傳性質工作的關注,有效的調動企業工會傳統的宣傳資源,制定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途徑,在黨建精神的指引下調整工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內容,保證思政教育內容的調整可以獲得高水平精神的指引。企業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對信息網絡技術的突出應用優勢進行總結,尤其要對國內市場環境變化情況下,企業工會工作所面臨的復雜局面加以研究,使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創新可以獲得信息技術的有效支持,并保證在網絡渠道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礎上,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的全面創新。
2.提高企業工會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水平。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必須對創新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加以總結,尤其要對思政教育核心內容的特點進行考察分析,使工會工作者可以始終將創新思政教育方法作為工作重點,并有效利用工會傳統思政教育的有利條件,制定思政教育方法創新的具體策略,使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可以具備更強的針對性。要加強對企業工會思政教育工作已有經驗的總結,尤其要對傳統思政教育方法的局限性進行全面總結,大膽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以便可以在思維定勢得到調整的基礎上,更好凸顯出工會工作的重要價值。企業的工會組織成員必須加強對實事求是精神的重視,盡可能多地提升民主精神的貫徹水平,使企業員工可以在工會的引導下,主動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創新之中,為工會思政教育工作的調整創新爭取到更加豐富的外部支持。企業工會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還需要加強對示范引導作用的關注,借助企業工會的信息交流途徑,對榜樣進行高水平的樹立,使思政教育可以在榜樣人物的正面引導之下,切實發揮對企業員工思想的積極影響。企業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對單純灌輸思政理念的局限性加以研究,尤其要對灌輸式教育方式可能引發的員工厭倦情緒加以總結,使思政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在順應員工心理訴求的基礎上獲得員工的主動支持,更好地促進工會思政教育方法的調整創新。企業在制定工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創新策略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應用價值加以總結,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立體化思政教育平臺,使思政教育工作的格局可以得到進一步豐富,保證在思政信息的靈活傳播之下,提高思政教育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銜接質量,使思政工作可以與企業其它工作實現有機結合,共同發揮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作用。
3.加快改良企業工會傳統思政工作機制。企業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對工會工作運行機制的原理加以總結,并對改良傳統思政工作機制的重要優勢進行總結,使專職工會干部的價值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開發,在爭取到群眾組織支持的情況下,凸顯出新型思政工作機制的重要價值。企業工會組織在積極構建全員參與的思政工作機制改革方案,在黨委的領導之下,對工會組織相關機構的關系進行高水平的協調,并保證在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的基礎上,提升思政工作渠道的創新質量,使思政工作領導體系可以得到進一步調整優化,保證凸顯出新型思政工作機制的重要價值。企業工會還需要嘗試構建全職工參與的思政工作方案,尤其要對各部門成員思想溝通的重要性加以總結,使工會組織的思政教育理念可以在員工的積極溝通交流基礎上得到優化,進一步凸顯出新型思政工作機制的先進性。企業的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對思政工作與員工切實利益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積極構建員工權益保障機制,尤其要對國內社會結構變化背景下,員工利益訴求進行精準考察,使思政工作可以在協調員工關系方面發揮積極影響,并保證在提高員工薪資管理規范性的基礎上,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有利支持。企業工會組織成員還需要對最低薪資制度的落實情況具備足夠重視,保證職工的薪資增長幅度可以與企業的效益特征相符合,以此促進企業工會傳統思政工作的進一步改良。
4.提高新型思政理論的應用水平。企業的工會組織成員在探索新型思政理論的應用路徑過程中,一定要對高水平理論指導對工會思政工作的深遠意義進行總結,嚴格按照新時期先進黨建精神的指引選擇思政教育的理論資源,確保為企業工會工作提供正確的思想指導。企業工會組織需要對我國工人運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進行吸收借鑒,尤其要對思政教育工作的相關需求進行完整分析,使思政教育理論的選擇可以保證與工會的組織建設需求相符合,并保證為理論的進一步創新積累經驗。企業的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將提高理論指導深入性作為重點關注的問題,既要對新型思政理論進行思想層面的分析,也要靈活的利用新型思政理論進行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探索,使思政理論的應用可以在保障職工權益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影響。企業的工會組織成員需要對思政理論的應用原則具備足夠重視,結合新型理論的應用經驗,充分開發理論資源的指導價值,使新型思政理論所具備的指導性價值可以得到顯現。企業的工會還必須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切實樹立首創精神原則,不能簡單照搬思政理論的成功經驗,而是需要結合企業工會的實際情況,探索思政理論的最新應用路徑,使理論的應用可以保證與企業思政教育工作的最新情況相符合,進而凸顯出新型思政理論的優越性。
5.加快創新企業工會思政工作理念。企業在探索思政工作方法創新途徑的過程中,需要對傳統思政工作理念的局限性進行總結,尤其要對新理念在指導思政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優勢進行總結,使企業工會組織成員可以充分認識到理念創新的必要性,保證為思政工作實施方案的調整優化創造有利的思想條件。企業在探索改良工會思政工作理念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職工的實際利益訴求進行深入研究,尤其要對理念創新在化解企業內部矛盾方面突出價值加以總結,以便能夠凸顯出新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導性價值。
提高企業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處理質量,可以使企業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并保證在企業的生產關系得到理順的同時,有效滿足企業工會工作的創新實施需要,更好地發揮工會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因此,對當前企業工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結合企業工會組織的實際情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策略,對提高企業在新時期的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