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心
嬌嬌是個出生僅3 個月的寶寶,不小心著了涼,發起燒來。她的父母都很年輕,沒有帶娃經驗,急忙帶著嬌嬌去了醫院。醫生開了血常規的檢查,檢查時,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父母心疼之余也有些疑惑,發燒有必要驗血常規嗎?不是應該第一時間降溫嗎?
血常規作為常規檢查手段,它的作用是提示醫生患者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一般血常規檢查里,醫生最常看的是白細胞、血色素和血小板3樣數值,通過這些基本數據了解孩子的情況。
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么孩子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相對增高,那么孩子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對一些3 個月以下的寶寶,尤其是剛出生28 天左右的新生兒,細菌感染導致發燒的比例非常高。因此,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的數值對判斷孩子發燒原因意義重大。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規檢查一般在寶寶發燒24小時以后進行,結果才相對準確。如果剛開始生病就去查血常規,血細胞還沒有反應上來,有可能會造成錯誤的判斷。
但是,當孩子癥狀比較重,比如在發熱的時候出現了呼吸困難,或者是伴有明顯的嘔吐、頭痛、意識障礙以及明顯的精神不振等。這個時候不管孩子發燒是否超過了24 小時,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因為有些疾病發展特別快,必須在早期進行診斷并及時對癥處理,此時也需要進行血常規檢測,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嬰幼兒發燒38.5℃以下時,建議先進行物理降溫:解開孩子的衣服,提高散熱速度,也可用溫濕的毛巾擦手心、腳心、腋下、腹股溝、頸部這些大血管豐富的部位,反復擦拭5 分鐘左右可以明顯達到降溫作用。還有就是讓孩子多喝溫開水,必要時也可以洗一個熱水澡。每隔半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如果體溫持續不降,家長需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有一些小孩,特別是嬰兒時期,在體溫高的時候很容易誘發驚厥,對其腦組織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體溫持續不降時要盡快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