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玲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人民醫院(銅陵市第五人民醫院) 安徽銅陵 244100]
質子泵抑制劑(PPIs)是目前臨床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劑和抗潰瘍藥物,其作用機制是通過特異性的阻斷胃壁細胞H+/K+-ATP 酶,從而達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1]。近些年來,質子泵抑制劑更新換代的速度較為迅速,并且在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對于質子泵抑制劑的相關研究表明在臨床用藥方面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致使過度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成了較為普遍的問題,這會大大增加不良反應的出現[2]。基于此,本文選取某醫院質子泵抑制劑處方共5741 張,分析藥物使用是不是合理,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選取某三級醫院2020 年5 月~2020 年10 月門診質子泵抑制劑處方共5741 張作為分析資料,其中有男性2465 張,女性3276 張,年齡2 月~93 歲。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式,從門診處方系統中收集某三級醫院2020 年5 月~2020 年10 月門診使用質子泵抑制劑的處方進行分析。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規定,將此次處方中年齡劃分為未成年人(0~17 歲);青年人(18~65 歲);中年人(66~79 歲);老年人(80~99 歲)4 個年齡段。利用Excel 表格將患者年齡、性別、不良反應、聯合用藥等情況進行分析。
由表1 可知,以10 年為一段對青年人群進行分析,18~28 歲有502 例;29~39 歲有1352 例;40~50歲有1304 例;51~65 歲有1649 例。在每一個年齡段均是蘭索拉唑使用最多,在未成年人段有99 例;在青年人段有3040 例;中老年人段分別為333 例和44 例。

表1 某三級醫院2020 年5 月~2020 年10 月門診質子泵抑制劑患者年齡性別分布
從收集到的5741 張處方中,根據醫院數據,以藥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為依據整理出不合理處方共1665 張(占29.0%)。在不合理處方中,蘭索拉唑使用最多,共有1287 例;雷貝拉唑最少,有98 例。發生的不良反應例數僅為3 例。質子泵抑制劑也會與其他藥物進行聯合藥物治療,但是也有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由表2 可知,472 例聯合應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545 例聯合應用多潘立酮片,2 例聯合應用硝苯地平緩釋片,442 例聯合應用克拉霉素膠囊。

表2 某三級醫院2020 年5~10 月門診質子泵抑制劑聯合用藥情況
從收集到的處方進行分析,該院2020 年5~10 月門診使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有以下幾種: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以及艾司奧美拉唑。其中,奧美拉唑的使用較少為39 例(片劑2 例,注射劑37 例);蘭索拉唑使用較多為3516 例;泮托拉唑使用共525 例(片劑513 例,注射劑12 例);艾司奧美拉唑使用為1301 例。在篩選處方過程中發現,有些患者會同時開具注射劑與片劑但不相同的質子泵抑制劑,這些大多是急性胃炎或者胃腸道感染型,需要進行緊急處理的患者,采用注射針劑快速緩解陣痛,而后口服序貫維持血藥濃度。該院門診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不合理情況有1665 例,大多數使用均為合理有效。科室分布情況,內科門診有947 例,專科門診有3129 例。
在未成年人年齡段中,蘭索拉唑的使用次數是最多的,達到了99 例(占73.33%),泮托拉唑使用最少,僅有3 例。在患者數量較為集中的青年人群段,仍然是蘭索拉唑的使用最為頻繁,共有3040 例(占63.24%),奧美拉唑的使用次數最少,只有28 例。中老年人群中依舊是蘭索拉唑占據最多的使用情況,分別為333 例(占50.53%)和44 例(占31.43%)。據有文獻記載,蘭索拉唑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奧美拉唑,作為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蘭索拉唑的口服吸收率也是大大提高,約為85%。但是僅從門診的情況來分析質子泵抑制劑使用與年齡的具體關系是不準確的,只能根據現有數據加以分析討論,但也能夠作為進一步研究分析的一個參考依據。
從所有數據分析來看,所有年齡段的質子泵抑制劑使用情況均為女性多于男性。在未成年人與青年人年齡段的男女比例接近1:1,但是中年人與老年人群的男女比例約為1:2,女性使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情況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根據現有文獻參考,患病人群當中使用質子泵抑制劑的男性患者總體上要多于女性患者,這是因為消化性潰瘍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發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3]。兩者存在出入,這可能與所選取的處方時間有關抑或是所選取范圍較小導致的。總而言之,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情況與性別是存在一定聯系的。這一聯系在年齡較高的人群中可以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
在收集的門診處方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僅有3 例,且均為過敏反應。質子泵抑制劑短期使用的不良反應不是很常見,但長期使用有可能導致頭痛、腹瀉、惡心和皮疹。長期使用還可能產生一些不常見的不良反應[4],例如:酸反跳、低鎂血癥、骨質疏松、肺炎、胃腸疾病的風險等,一般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能夠在停藥后較快緩解。有些不良反應損害嚴重,如過敏性休克、間質性腎炎、暴發性肝衰竭等,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5],有疑似癥狀及時停藥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不良反應。由于門診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醫院拿完藥以后返回家中服用,這會導致無法及時檢測藥物的不良反應。所以在未來,應加強對門診患者的隨訪,密切關注門診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情況。
首先,質子泵抑制劑作為和胃酸相關的疾病首選藥物,經常與作為胃腸輔助治療的枸櫞酸莫沙必利片以及多潘立酮片這些促腸胃動力藥物聯合使用[6]。但這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兩者聯用時,多潘立酮或者莫沙必利會促進胃腸蠕動加快,使得質子泵抑制劑在胃中停留時間減少,導致降低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相對的,質子泵抑制劑也會降低促胃腸動力藥的生物利用度,所以兩者的服藥時間間隔一定要控制在1 個小時以上[7]。質子泵抑制劑與促胃腸動力藥是否能夠聯合使用主要取決于其所治療的疾病,治療胃食管反流病[8]時,質子泵抑制劑與促胃腸道動力藥聯合使用效果最佳。雖然存在因為患者的依從性降低從而導致復發率較高,需要長時間用藥這一缺點,但是兩者聯合用藥對于迅速緩解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時,也可以將質子泵抑制劑與促胃腸動力藥聯合使用。根據所得數據來看,質子泵抑制劑與促胃腸動力藥聯合使用的情況還是較多的,共有1017 例(占69.61%)。
從數據上來看,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使用的情況也僅有2 例。與克拉霉素聯用的情況有442 例,有接近一半的比例是用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采用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一起使用。由于質子泵抑制劑不管是在藥代動力學或者藥效學方面都十分依賴肝臟細胞色素P450 同工酶系統進行藥物代謝,而克拉霉素同樣是經由肝臟細胞色素P450 系統進行代謝,兩者聯用時,會導致藥物代謝進行緩慢。
對收集的該院門診2020 年5 月~10 月份質子泵抑制劑使用處方進行分析整理,得到了總共1665 張不合理處方,其中蘭索拉唑使用最多,共1287 例(占77.30%)。雷貝拉唑最少,共98 例(占5.89%)。在這些不合理處方中,藥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以及用藥頻率是較為普遍的不合理情況。
蘭索拉唑在使用時很多都是超過用藥頻率的,原本應該每日1 次,但是很多都是每日2 次,不是推薦用藥劑量,這樣會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對于注射用質子泵抑制劑,本次數據中并未發現存在有不合理用藥的情況,但是作為注射藥物,其溶媒選擇一定要合理以保證安全性。在以往研究中發現,注射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溶媒選擇一般都是0.9%氯化鈉注射液。除了這些不合理用藥情況以外,質子泵抑制劑的不合理使用還存在有劑型使用不合理和特殊人群用藥不當。雖然在這次的分析中尚未發現有這些情況存在,但是這是需要重視起來的。劑型使用不合理的時候會導致藥物效用發揮降低或者無效。在兒童用藥方面,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在使用的時候應該調整劑量,而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尚未發現有兒童用藥的經驗,應該要謹慎使用。
在用法用量方面,一般在治療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及卓-艾綜合征等,質子泵抑制劑給藥方法為每日1 次,在與抗生素聯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中,給藥方式應為每日2次。在此次調查分析中發現,不合理處方的用法用量均較推薦使用方法略高,蘭索拉唑有879 例,處于最多,其次是雷貝拉唑有47 例,泮托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分別有5 例和6 例。此外,還存在9 例質子泵抑制劑與克拉霉素聯用治療幽門螺桿菌時有用法用量的不合理情況。
綜上所述,某三級醫院對于質子泵抑制劑藥物的使用情況基本合理。針對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還可以進行更全面的分析,能夠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應用于治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