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猛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重要制度創新。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從責任體系、巡林護林、引領產業等方面發力,推進林長制走深走實,有效保護全市生態資源,推動綠色生態產業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立林長責任體系。邛崍市建立了市、鎮(街道)、村三級林長責任體系,扎實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保護發展機制。全市共設立市級林長16 人、鎮(街道)級林長169 人、村級林長378 人、國有林場林長2 人,村級監管員208 人、村級護林員209 人。
構建全域保護新格局。邛崍市完善“林長+監管員+護林員+網格員機制”,精準劃分責任區域,設立林長制公示牌,實現林長和護林員入格入網,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源頭治理架構,實現了林長制網格化管理。各級林長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保護林業園林資源安全。
“三單一函”強化考核督查。邛崍市將林長制工作納入年度考核,落實細化林長制工作責任。2022年,全市各級林長、副林長共巡林1.73 余萬人次,發現并解決問題2200 余個;市林長辦下發“三單一函”(任務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工作督辦(提醒)函)8 份,發現、交辦、督辦整改問題8 個。通過“三單一函”機制,督促鎮、村兩級林長抓重點、辦實事,形成了三級林長履責于行的良好氛圍。
構建司法嵌入式協作機制。邛崍市在四川省首創“林長辦+法院”工作機制,掛牌成立法院駐市林長辦法官工作室,持續推進“林長+警長”機制,將林業執法、司法與服務發展有效結合,互相提供專業支持、技術協助、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積極探索創新林業執法和司法機制。適時開展聯合巡查,召開由綜合執法、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組成的“林長辦+法院”聯席會,重點針對林業園林資源亂侵占、亂搭建、亂采挖、亂捕獵“四亂”問題加強監督,在問題突出領域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司法銜接,提升了林業生態治理法治化水平。
建立森林防滅火長效機制。邛崍市制定了《邛崍市關于進一步完善森林防滅火常態化長效機制十九條工作措施》《邛崍市森林資源護林員考核管理辦法》《邛崍市森林防火卡口管理制度》,推進全市森林防滅火工作走上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在成都率先實現與消防大隊聯動,高標準組建了邛崍市森林撲火隊,并爭取上級資金1200 萬元,建設成都市森林草原防滅火龍門山教育實訓基地;通過軍地聯合、無人機巡邏、林火監控、護林員巡護,構建了“空、天、地、人”一體化森林防滅火預警監測體系,取得了連續37 年無較大森林火災發生的優異成績。深入推進森林防火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整治、野外火源管控、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切實打好森林防火滅火基礎。
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綜合試點。邛崍市以成都開展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為契機,聚焦林地保護利用協調發展問題,在創新林業生產經營服務設施用地供給、發揮“集體經濟組織”主體作用、創新“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農戶”運行模式、建立“公園+”“綠地+”模式方面進行重點突破,科學合理賦能生態產業發展。

守拙民宿

撲火隊帶裝巡護

高質量發展特色邛竹產業。依托竹資源富集和生態稟賦優勢,按照“林區景區化、產業多元化、品牌高端化”的思路,邛崍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放大竹生態、竹康養、竹文化、竹經濟等功能,全力促進竹文旅康融合發展,繪就了“一山一海兩江”美麗竹林風景線。通過培育發展“竹業+旅游”“竹業+林盤”“竹業+文創”“竹業+品牌”,推進邛竹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創新轉化林竹生態價值。成功創建省級和成都市現代竹產業園區1 個、省級竹林鄉鎮2 個,省級翠竹長廊2 條、省級現代竹產業基地3 個、省級竹林人家4 家。
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瓷胎竹編、“川熊貓”竹筍、川西竹海景區竹旅等邛竹產品受邀入展閃亮“出圈”,完美亮相;在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中國地方政府及龍頭企業竹產業發展論壇”視頻會議上,邛崍市以“推動邛竹綠色高質量發展 打造美麗竹林風景線”為主題,作交流發言;在第四屆四川生態旅游博覽會上,邛崍榮登2022 年四川林草生態旅游品牌榜單,川西竹海獲“四川省森林康養度假區試點建設單位”,守拙民宿獲“2022 年四川林草最具特色森林民宿”稱號,大同鎮獲“2022 年四川林草最具投資價值森林鄉鎮”。
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發展。邛崍市搶抓2024 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邛崍分會場建設契機,立足邛崍自然生態稟賦,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融入“公園城市—美好人居”辦會理念,建設集游憩、研學、觀光等功能業態為一體的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區域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教育基地,發揮窗口作用,進而成為天府生態和天府文明的展示地標。
探索城市綠色生態價值場景。邛崍市實施“公園+”“綠道+”模式,植入文、商、旅、體業態,營造以生態為本底的多元復合場景,通過生態串聯、功能融合等方式,在新建公園、綠地時,將生態景觀、運動元素、休閑元素與群眾需要相結合,植入新業態、新消費場景,構建了邛窯生態公園、河濱綠道、鳳求凰公園等50 個公園城市示范場景。
站在新起點,迎接新征程。邛崍市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充分發揮林長制的統攬抓手作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筑牢生態屏障,不斷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實現林業增效、林農增收、林區繁榮,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為高質量建設成都西部區域中心城市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