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這是習近平在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段村文化廣場給鄉親們拜年,向全國各族人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讓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題中之義。中國通過籌辦冬奧會和推廣冬奧運動,讓冰雪運動進入尋常百姓家,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為全球奧林匹克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
——出自2022年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歡迎宴會上的致辭
梁駿(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百年奧運路,奮進中國夢。從1908年的南開操場到2008年的北京鳥巢,中國用了整整100年的奮斗,圓滿回答了歷史上著名的“奧運三問”;從“水立方”的仲夏夜之夢到“冰立方”的冰雪之約,北京用14年的時間,讓奧林匹克精神在全球首座“雙奧之城”大放異彩。百年來中華民族為奧運追夢、圓夢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再次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真實寫照。世界因為奧運重新認識中國,奧運也因為中國注入全新活力。從奧運的旁觀者,到奧運的憧憬者,再到奧林匹克運動的踐行者,中國始終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踐行“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致力于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在北京的冰雪之約中享受奧林匹克運動帶給我們的快樂,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
“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只要14億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只要95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出自2022年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二二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
《人民日報》: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百年奮斗歷史深刻表明,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百年奮斗歷史還告訴我們,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始終團結奮斗,我們才能在新征程上鑄就新的時代輝煌。
“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好,使農村的生活奔向現代化,越走越有奔頭。”
——出自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
楊洋(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進程應當是同步的。然而,在我們這樣一個歷史十分深厚的傳統農業大國,要想實現農村現代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地區的農村現代化歷程,盡管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有益經驗,但中國農村現代化發展體系的構建決不能盲目照搬他國模式,還是要立足自身國情,因地制宜地走出自己的特色。未來三十年,在“兩步走”戰略的指引下,隨著美麗鄉村建設藍圖的擘畫鋪展,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城鄉融合發展的路子走下去,一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必將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
——出自2022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
《科技日報》: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中央相繼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文件,對“雙碳”工作進行頂層設計、系統謀劃,為“雙碳”工作明確了方向,讓“雙碳”實現路徑更為清晰。實現“雙碳”目標絕非易事,必須下一番苦功夫、硬功夫,才有可能見成效、出結果。如果各地、各部門只說得天花亂墜,行動畏首畏尾,“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那么實現目標就是空中樓閣。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好的部署,不落實就大打折扣。要實現“雙碳”目標,有很多“硬骨頭”要啃,有很多“重石頭”要搬,唯有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進展,扎扎實實把黨中央關于“雙碳”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才能不斷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向既定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