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發病數量也在逐漸增多,特別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數量較高,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其所產生的并發癥會給患者帶來痛苦,主要是患者需要支付較高的治療費用,本身在經受病痛折磨時也會承受無盡的壓力。因此,想要改變這一情況需要患者接受規范的治療,確認合適的治療方案,醫護人員也要對治療的患者實際情況了解,推薦其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保證治療效果。本文闡述了口服糖尿病藥物的分類,提出了抗糖尿病藥物合理應用。
關鍵詞:抗糖尿病藥物;口服;用藥體會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糖尿病屬于機體代謝類疾病的一種,近年來逐漸被人們所熟悉,主要是患者血糖數值高于正常數值,主要病癥的類型分為四種,分別是1型、2型、特殊類型以及女性懷孕期間的糖尿病。這種疾病最為常見的說法是胰島素分泌量不能滿足患者正常需求或在某種物質的作用下導致人體內各種介質出現混亂,造成患者臟器受損。有專業的機構對糖尿病患者統計,目前世界上總共有糖尿病患者的數量約為1.7億人,數量仍然處于上升的趨勢。口服降糖藥物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考慮的,但是口服降糖類的藥物種類較多,對于醫護人員提出要求,需要在臨床治療時選擇合理的藥物。
一、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分類
(一)磺酰脲類藥物的發展周期
這類藥物主要的作用是能夠與胰島β細胞中特定的蛋白結合,在結合以后能真正的促進胰島素分泌讓其達到正常的水平,數值達到正常標準以后實現降血糖的目的。在降血糖的基礎上還能增加胰島素細胞的整體數量,讓其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逐漸的增加,有效地阻止肝糖的出現和向外輸出等。這種藥物主要適用的糖尿病的類型屬于β細胞出現病癥,但未全部功能喪失的情況。這種藥物總共出現三代產品,首先生產的產品是甲磺丁脲和氯磺丙脲,這兩種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降低血糖時出現的危險概率較高,患者選擇性較低。其次研發出的產品便是格列本脲、格列齊特,這類藥物與第一代所生產出的產品,具備的優勢較為明顯,在與細胞結合時降血糖的效果較為明顯,并且所使用的用量較低,藥物服用后對患者的危害性較低,但是不具備長效的性能[1]。最后便是第三代生產的產品格列美脲,藥物具備的優點較為明顯,在使用藥物時能促進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的數量,能夠長久地獲取藥物效果,服用只需每天一次,降糖效果較為明顯,長期的服用也會對胰島β細胞產生損傷造成衰竭。這種藥物主要適用的范圍是經過飲食以及運動控制均未達到效果的糖尿病患者,這類患者整體的糖尿病發展周期屬于較輕。當糖尿病患者出現腎功能障礙的情況,則需要選擇長效的抑制劑類藥物控制。
(二)其他非磺酰脲類藥物的分類
首先,被熟知的藥物屬于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這類藥物主要具備的特點是藥物效果較為明顯,在患者服用此種藥物以后半小時內,患者的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數量明顯增加,主要服用時間是在飯前30分鐘以內,保證患者飯后的血糖數量被控制,對于β細胞起到保護作用,能將磺脲類藥物的缺點明顯地克服。避免造成患者血糖降低的情況,此種藥物代謝主要途徑屬于肝臟,適合的所有的老年人以及存在慢性腎病的患者。其次屬于雙胍類藥物,對胰島素外周的葡萄糖類組分經過發酵后分解,有效地避免患者的血糖數值上升,藥物對對正常人無明顯降血糖作用[2]。具備的功能對患者的血糖數量明顯的控制,其次實現患者體重降低,主要是針對單純飲食控制不滿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島素血癥者。服用的時間段是在患者就餐前的三十分鐘,對血糖控制效果較為明顯。最后是糖苷酶抑制劑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讓患者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成為葡萄糖的數量降低,將吸收的效率明顯的降低,保證血糖數值處于較低的范圍內,防止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危險,主要適用于年齡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此外,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這種藥物對血糖的控制效果較為明顯,但隨著研究發現這種藥物在使用以后會存在并發癥的情況出現,國家已經將其設定為限制藥物。
二、抗糖尿病藥物合理應用
(一)降糖藥物的使用原則
隨著糖尿病藥物的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逐漸被人們所關注。有研究機構調查分析發現,加強患者的血糖的管控能夠減少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出現。在臨床試驗中發現血糖的控制會造成患者的血糖降低,甚至出現患者死亡幾率增高的情況。早期糖尿病的治療能保證患者的血管處于良好的狀態,病變的風險逐漸降低,血糖控制能保證患者獲取好處。不同的臨床試驗所設計的方案存在差異,所選擇的臨床人員也有所不同,產生的治療效果也有所不同。在患者使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病情診斷[3]。患者的用藥要嚴格的控制,在用藥后患者要定期的到醫院開展身體檢查,避免血糖降低的情況出現。
(二)飲食與藥物兩者共同應用
有研究調查發現,肥胖患者糖尿病出現概率是正常患者出現病癥的2到10倍。正是基于此項問題,需要患者對飲食情況控制,避免高熱量的食品攝入,保持體重避免肥胖的情況出現,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運動,對糖尿病控制。患者需要長期地服用降糖類的藥物,需要患者將自己的生活習慣改變,控制飲食,保證藥物效果的同時將藥物的不良反應真正的降低。飲食管理和藥物治療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實現糖尿病的控制。
(三)準確用藥
當醫護人員對患者展開治療時,需要針對患者的患病時間以及臨床診治中主要表現出的癥狀,選擇合適患者使用的藥品。當患者出現對藥物的依賴情況,避免使用磺酰脲類藥物。年齡較大的患者以及各種臟器出現問題的患者需要對雙胍類藥物控制,當患者體重較大時可以選擇使用雙胍類藥物。在對患者治療時,單一的藥物有時候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需要臨床醫生結合患者的情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保證患者的血糖處于正常范圍內,降低疾病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此外,患者應該了解各種口服藥品的性能,保證所服用的藥品符合自身的患病情況。
參考文獻:
[1] 王玉清. 老年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藥的治療分析[J]. 養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2):214.
[2] 趙志成, 方芳. 探討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藥物合理使用的情況[J]. 健康之友 2020年2期, 160頁, 2020.
[3] 蘇艷杰. 2019年本院抗糖尿病藥物臨床應用分析[J]. 科學養生 2020年23卷2期, 187-188頁,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