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宏
摘要:目的通過不同方法學檢測戊型肝炎IgM抗體,總結一種既提高特異性和敏感性,又能減少臨床誤診和漏診,更便于標準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戊型肝炎IgM抗體首先用化學發光法初篩,陽性標本再用膠體金法和酶聯免疫法進行復檢。結果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間的24032健康證體檢人群中,化學發光法戊型肝炎IgM抗體初篩陽性39例;用酶聯免疫法再次進行復檢陽性5例。膠體金法復檢戊型肝炎IgM抗體均為陰性。結論化學發光法便于標準化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用化學發光法初篩,陽性標本再用酶聯免疫法進行復測驗證,可解決化學發光敏感性過高的問題,能更好的保證檢測結果質量,減少誤診和漏診。
關鍵詞:戊型肝炎IgM抗體;化學發光法;膠體金法;酶聯免疫法。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戊型肝炎在臨床上為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病原體主要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形式主要為流行和散發等[1]。在我國近些年來戊型肝炎病毒導致的流行相對較少,然而在臨床上仍有戊型肝炎散發。此類疾病已經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在臨床診斷中戊型肝炎IgM為早期特異性指標。戊型肝炎病毒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可對海產品、食物、水源等進行污染,會造成大流行或散發[2]。與乙型肝炎病毒相比,戊型肝炎病毒具有較長的持續時間,一般不會由于注射和輸血而傳播。戊型肝炎病毒至少有四種基因型,1和2型主要在人群中傳播,可引起流行和散發的戊型肝炎;3和4型為人畜共患疾病,豬、野豬、鹿等也可以是傳染源。同甲型肝炎一樣,也是經糞—口途徑傳播,在經濟落后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散發或爆發流行;為自限性疾病,潛伏期15~75天,發病以成年人為主[3]。臨床酷似甲型肝炎。戊型肝炎IgM抗體在急性期和恢復早期檢出,持續3~4個月,是現癥感染急性期的標志,用于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本次研究選擇2021.1~2021.11健康證體檢樣本2403份,不同方法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檢測結果如下。
1材料方法
1.1檢測對象
標本來源:24032例標本來自2021年1月~2021年11月間本院健康證體檢人群;均為成年人,非流行年份,對體檢樣本血清進行收集,年齡均≥18歲。化學發光法戊型肝炎初篩陽性標本再用膠體金法和酶聯免疫法復檢。
1.2實驗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ml,靜置30min后,3000r/min速率離心10min分離血清待檢。
1.3檢測
使用安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2000plus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及配套試劑,對24032例標本進行了初篩檢測;共檢測出39例陽性標本;再用北京藍十字生物藥業(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膠體金試劑和北京貝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試劑進行復測。
2結果
幾種不同方法檢測戊型肝炎IgM抗體結果見下表
3討論
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從事食品、飲用水等一些特定人群每年都必須辦理一次健康證。戊型肝炎IgM抗體屬于其中必檢項目;幾種方法檢測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特異性和敏感性都不是100%,對可疑病例應聯合2~3種方法進行檢測,可提高診斷的正確率,可減少誤診和漏診。對陽性結果必須小心排除假陽性,可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資料和實驗室資料綜合分析判斷。戊型肝炎檢測不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學問題;肯定診斷或否定診斷都必須持慎重態度。
3.1通過不同方法檢測戊型肝炎IgM抗體顯示化學發光法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較差;膠體金法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差,此方法建議慎重選擇;酶聯免疫法特異性較高,但自動化程度欠缺。
3.2.化學發光與酶聯免疫都是生物學檢測,只是使用的指示系統不一樣,化學發光是通過光子計數來定量,酶聯免疫是通過顏色深淺來區分,化學發光可以自動化、靈敏度高、適合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動態觀測;酶聯免疫操作方便、特異性高,適合疾病的初期定性診斷。
3.3化學發光法自動化程度高,便于標準化管理及操作,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種全自動定量檢測方法,用于臨床實驗室戊型肝炎的初篩檢測具有一定優勢。用化學發光法初篩,陽性標本送第三方檢驗中心用酶聯免疫法復檢,可糾正化學發光法檢測的假陽性。同時送第三方檢驗中心檢測,也可起到資源優化,集中管理,減少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胥加耕,袁中行,劉慶勇,等.2014-2017年鹽城市鹽都區食品,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IgM抗體檢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9,35(1):4.
[2]王峰蕾,吳曉燕,王志成.全自動酶聯免疫分析儀檢測甲型肝炎病毒IgM抗體的性能驗證[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20,19(1):4.
[3]趙瑩,何海艷,吳偉慎,等.天津市重點職業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20,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