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摘要:顯微外科技術是指外科醫生借助于顯微鏡,對需要治療部位進行放大,對患者細小的組織進行精細的手術,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有著重要作用。在創傷骨科中顯微外科技術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主要用于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和感染創傷面修復,除此之外還有手指傷殘、斷指再植等應用,對于創傷骨科病人的恢復大有裨益。
關鍵詞:顯微外科技術;創傷骨科應用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引言
顯微外科技術開始于六十年代中期,當時醫療環境較為惡劣,醫療效果不盡人意。隨著醫療人員的不斷探索,目前顯微外科技術已經趨向成熟,并且出現了更多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質的醫療人員致力于顯微外科技術的研究中。在創傷骨科方面,利用顯微外科技術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解決了一些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獲得了重要且廣泛的應用。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就顯微外科技術的手術特點和在創傷骨科方面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顯微外科技術的手術特點
1.1放大組織,有利于精確手術
使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手術擁有很多優點,首先就是對細小組織的放大,利用手術顯微鏡輔助手術進行,是顯微外科技術的根本形式,在這種條件下肉眼難以看出的血管、細小組織會被放大,這樣可以擴大手術時的可見性,提高手術成功的幾率。同時,在這種手術條件下,外科醫生可以對手術更有把握,有利于醫護人員更安全地手術。
1.2顯微鏡視野小、景深有限,需要加以克服
利用顯微鏡進行手術時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即手術時手術器械和手術所用的針線由于顯微鏡視野較小而越出視野范圍很難找到,在實際手術中,這種現象的出現會妨礙手術的正常進行。在手術臺上,時間就是生命,因此醫療人員應該努力克服這種由于客觀情況而導致的時間延誤,盡可能爭取時間完成手術,為病人的生命負責。除此之外,由于手術顯微鏡的景深有限,在實際手術中需要保持顯微鏡盡可能處于一種平直、穩定的狀態,避免因為移動而導致手術視野出現模糊而妨礙手術的正常進行。除了景深的限制,在實際手術中,顯微鏡的放大作用也會使得我們肉眼看不出來的抖動在顯微鏡下變得格外明顯,這種細微的抖動也會對手術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使用手術顯微鏡進行手術時,醫護人員受限于客觀條件的影響,在使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手術之前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保證醫療人員擁有足夠的技術、耐心等,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1.3眼肌對焦距變換需要調節過程
顯微鏡焦距變化之后,人類的眼部肌肉需要一個短暫的調節過程,在利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手術時醫療人員應該考慮到這一客觀情況,當手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需要進行一定調整時,不管是從高放大倍數到低放大倍數,還是從低放大倍數到高放大倍數,醫護人員的眼睛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調節過程,當醫護人員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進行一定的調整之后,再使用目鏡觀察,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模糊現象,不能立即看清那些被放大的微細結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手術臺上醫護人員應該保持鎮靜,不被這種短暫的現象所影響,而是等這種現象過去之后,集中精力在手術上,為病人的安全保駕護航。
二、顯微外科技術在創傷骨科的應用
顯微外科技術在創傷骨科中常見的應用是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和感染創傷(面)修復,除此之外還有拇與手指傷缺再植與再造、斷指再植等應用,利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相關手術大大提高了創傷骨科病人的手術成功率,是一種重要的技術,在臨床上取得了廣泛應用。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主要介紹顯微外科技術在創傷骨科中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和感染創傷(面)修復的應用。
2.1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
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包括皮膚缺損創面修復、復合組織缺損的修復、大型創面和小型創面的修復,在過去醫療條件較為匱乏的情況下,這些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的情況處理起來比較困難,如皮膚缺損面修復在過去只能通過凡士林沙布覆蓋待生長肉芽皮片植皮封閉創面,這種植皮面病程長且遺留彈性差,不耐磨壓且易受損傷,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在目前對于創面(面)顯微外科修復可以采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治療,手術成功率高,且手術效果更好,對于皮膚缺損創面修復可以通過帶血管蒂皮瓣移位術或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術進行修復,這樣就可以一次封閉創面而取得較好的治愈效果,對于復合組織缺損則需要采用更為復雜的方法進行修復,同樣需要應用顯微外科技術來提高手術成功率。對于大型創面的修復,多數需要采取幾個不同位置的皮瓣或者組織瓣經過吻合血管組合式移植進行修復,小型創面則需要通過特殊部位小型皮瓣移植修復。
2.2感染創傷(面)修復
感染創傷(面)修復是醫療人員研究已久的問題,采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療,可以取得更好治療效果,對于相關情況的治療是顯微外科技術的重要應用。在臨床上,感染創傷(面)修復主要包括軟組織感染創面和骨關節感染創面。對于軟組織感染創面修復,可以利用帶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移位術修復或者利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術修復。骨關節感染創面修復則較為復雜,骨關節感染是創傷骨科中最為棘手和麻煩的情況,在過去醫療條件匱乏的情況下,一般是利用抗生素控制或者采用中藥輔助治療,這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更多的是放任傷口自行生長,這種治療下,很多人甚至多年不愈,對相關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現在可以采用顯微外科技術輔助治療,在全身癥狀和炎癥基本控制的情況下,采用用皮瓣、筋膜皮瓣和肌皮瓣帶血管蒂移位或吻合血管移植術,一次封閉創面來完成治療。
結束語
顯微外科技術已經廣泛引用于手術學科的各個專業,對于外科手術的順利進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手術顯微鏡的客觀局限性,需要醫療人員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醫療經驗。顯微外科技術在創傷骨科中取得了重要的應用,解決了很多創傷骨科的疑難問題,主要應用于創傷(面)顯微外科修復和感染創傷(面)修復,除此之外還有拇與手指傷缺再植與再造、斷指再植等應用。
參考文獻:
[1]管永利.顯微外科技術在創傷骨科的應用和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下半月,2010(5):2.
[2]吳曉虎, 王慧慧.顯微外科技術應用于骨科創傷修復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 2020年30卷27期, 8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