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林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炎癥病變的一種疾病。實質是各種原因導致胃黏膜受到損傷后,黏膜出現重建,但最終導致重建不可逆使胃腺體萎縮、消失。慢性胃炎是所有胃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其中又以男性患者居主位,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年升高。常見的誘發原因為長期的抽煙、飲酒,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長期使用過冷、過熱、過硬、過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
慢性胃炎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上腹部的疼痛不適、消化不良。活動期各癥狀明顯加劇,緩解期各癥狀表現輕微,具體的表現如:(1)上腹脹滿。活動期會有飽脹感、堵塞感;緩解期僅在進食之后出現不適感。(2)噯氣。活動期發作頻繁,特征明顯;緩解期僅在進食之后偶爾出現,特征不明顯。(3)上腹疼痛。活動期上腹疼痛比較劇烈;緩解期只呈現隱痛、脹痛。(4)便血。活動期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緩解期大便隱血試驗呈陰性。(5)嘈雜。活動期明顯;緩解期少見。(6)惡心、嘔吐。活動期發作頻繁;緩解期偶爾出現。(7)飲食方面。活動期食欲減退或全無;緩解期不影響,僅比日常稍弱。
發病病因
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進食速度太快,食物咀嚼不充分;攝取的食物過熱、過冷或者食物的表面過于粗糙。(2)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變久治不愈,反復發作,逐漸演變為慢性淺表性胃炎。(3)吸煙。香煙材料中含有多種對胃黏膜有害的物質如尼古丁,長期大量吸入尼古丁可導致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腸液反流、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增加,進而對胃黏膜產生巨大的刺激,破壞胃黏膜屏障,誘發胃黏膜局部炎癥病變。(4)刺激性藥物。長期使用或不規范使用某些藥物如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吲哚美辛等均可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損傷。(5)刺激性食物。長期使用烈酒、濃茶、濃咖啡,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過饑過飽、無規律飲食等不良習慣均可對胃黏膜產生損傷,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慢性胃炎。(6)精神因素。由于心理不健康長期處于精神抑郁、憂慮、焦慮等不良情緒之中,可導致全身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經長期處于興奮狀態,會導致胃黏膜血管舒張收縮功能失衡,胃黏膜血供異常,破壞胃黏膜屏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治療
(1)消除病因。就是祛除誘發性因素,首先需要患者注意及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學會通過正確、科學的方式舒緩自己的情緒,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2)改善胃動力。臨床多選擇潘立酮為治療慢性胃炎的首選藥物。潘立酮主要適用于改善患者的上腹部癥狀,服用該藥物還能增強食管蠕動的能力,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調節幽門收縮。在使用潘立酮治療時不會影響到腦內多巴胺的分泌,并且不會引起錐體外系癥狀,其使用期間不良反應較少,故常使用。(3)幽門螺旋桿菌殺滅劑。多數抗菌素在胃酸環境中活性不足,難以穿過黏膜層到達病灶部位,因此所起到的藥物作用不理想,難以徹底治療。質子泵抑制劑或一種秘劑配合兩或三種抗生素的三聯、四聯療法根除等方法。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等,但是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致病菌的耐藥性也逐年升高。(4)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加兩種抗生素的新三聯療法仍然是根除HP的主要方式之一。若使用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20mg,或第四代H2受體拮抗劑尼扎替丁20mg,每天2次代替雷尼替丁,則臨床副作用更小,如果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代替H2受體拮抗劑則臨床效果更好,為首選方案。
慢性胃炎想要避免復發就需要做好預防措施
(1)飲食有規律,注意營養均衡。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刺激性強的食物,對于已經出現過胃炎的患者需要飲食清淡、質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過甜、過咸、過酸、過硬食物,減少進食油炸、熏烤、腌制食物。食物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攝氏度左右最佳,不宜過冷、不宜過熱。進食以八分飽為度,進食過程中避免看電視、看手機,專心吃飯,細嚼慢咽,進餐前后不宜大量飲水,以免加重胃的負擔,沖淡胃液。要選擇有營養、易消化的軟質食物,多吃含有豐富植物蛋白、維生素的食物。過度食用某些食物或飲料可能導致已經痊愈的胃炎再度發作或加重。可以吃煮透的白米粥、白乳酪、羊奶等。如果在活動期可以吃一些香蕉、馬鈴薯、南瓜之類的軟質食物。偶爾進食蒸熟的蔬菜如紅蘿卜及綠花椰菜等。
(2)生活習慣規律。無規律的生活習慣可造成兩大危害。首先就是影響正常的睡眠,其次就是影響正常的飲食規律,久而久之就會誘發胃病,加重胃炎癥狀。良好的睡眠對于胃病的康復和預防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睡眠不良時,大腦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會導致胃分泌以及運動能力失調,消化功能下降,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在治愈后一定要戒煙戒酒防治疾病復發,千萬不能小看煙酒對胃部的傷害,煙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很多,它們可以促使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過多會對會胃黏膜造成嚴重的刺激,長時間、大量吸煙還能造成膽汁反流。長期過量飲酒對胃黏膜刺激更大,嚴重時會造成胃部充血、水腫、糜爛,更嚴重會造成胃黏膜的穿孔。
(3)保持精神愉快。保持情緒穩定對于治療胃炎、預防胃炎復發有很大的影響。在慢性胃炎的治療和后期預防過程中有兩種患者治療和預防復發的效果均不佳,一種是恐癌癥者,這種患者一聽說自己的胃黏膜發生萎縮就想到可能發展為腸化生、異性增生等等,而這些又是胃癌的早期表現,因此感到非常害怕,經常以一種擔心、緊張、郁郁寡歡的情緒度日,對疾病的治療極為不利,當疾病治愈后,這些患者有擔心會不會沒有治好,會不會無癥狀發展為腸化生、異性增生等,對后期的預防也極為不利,常常導致疾病的反復發作。另一種患者就是心胸狹窄者,這類人群通常具有一個通性就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會怨天尤人、憤憤不平,長期處于這種情緒會導致胃功能紊亂,使胃黏膜的抵抗力和自我修復能力大大降低,對于預防疾病的復發極為不利。
(4)飯后不能進行運動。對于一般人群而言,飯后進行簡單的運動有助于消化,對身體有益。但是對于慢性胃炎的病人來說,就不建議飯后運動了,最好不運動包括基本的走路最好都不要進行,至少在飯后數小時之內是不能運動的,必須要等到胃部的食物消化到差不多的時候再運動,這對消化液是有好處的。另外,慢性胃炎患者應該意識到長期依靠藥物來調整胃其實并不是那么的理想,最好就是通過食療等方法來慢慢調理,因此就不能產生只有藥物才能治療的固有思想,慢慢放棄藥物對身體反而更好。
(5)積極治療各種疾病:首先針對慢性胃炎患者要選擇正規的醫院來進行治療,但是在治療的同時如果身體有其他病癥如急性胃炎、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全身性疾病等,一定要引起重視,都要一起治療,不能分先后,一旦病發,掌握不好對身體的危害更大,某些關聯臟器的疾病一旦延誤治療時間可能會造成其他臟器的損傷,因此各類疾病都要積極看待,理性治療。
警惕易引起慢性胃炎的藥物:生活中,常常因為各種疾病使用藥物,其中某些藥物對胃部的傷害是巨大的,它們會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胃部黏膜受到損傷,造成胃部的功能性障礙。這類藥物有常見的: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強的松、紅霉素、甲硝唑、氯化銨、維生素C及抗腫瘤藥物等。此外,對于已經患有慢性肺炎的患者更要注意用藥的安全性,不能再接觸這類藥物。如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可以咨詢醫生,選擇其他代替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