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危重患者病情發病急驟,病情危重,變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醫院要重視危重患者的常規護理工作,防止各種護理并發癥的發生,在護理中要堅持做到技術規范,程序嚴謹,特別是要建立應急預案、應急機制,嚴密觀察和監護病情變化。
關鍵詞:危重病人 護理常規技術規范應急方案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危重病人的病情嚴重隨時可能變化,如果搶救及時,護理得當,病人可能轉危為安,反之,即可發生生命危險。因此對危重病人的護理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嚴肅的工作。
一、危重患者護理常規
1. 危重患者的基礎常規護理。危重患者入院后,護士應立即將其安置在搶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給予舒適的臥位。立即給予氧氣吸入,測量生命體征,必要時心電監護及留置導尿。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嚴格掌握輸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正確執行醫囑。密切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病情變化,每15-30分鐘巡視一次;備齊各種搶救物品及藥品,發現病情變化立即報告醫生,隨時準備配合搶救。認真做好護理記錄,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翻身叩背,及時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意識障礙者頭偏向一側,必要時行氣管內插管、氣管切開或呼吸機輔助呼吸。保持各類管道通暢,應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壓、堵塞、脫落。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并做好記錄。
2.在做好常規護理的同時要防止各種護理并發癥的發生。眼部護理:對眼瞼不能自行閉合或眼瞼閉合不全者應做好眼部護理,可涂眼藥膏或覆蓋油紗以保護角膜。口腔護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衛生,防止發生口腔炎癥、口腔潰瘍等并發癥。皮膚護理:每1-2小時翻身一次,按摩受壓處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及床鋪平整、干燥。保持肢體良好的功能位,適當應用體位墊,每2小時按摩肢體1次,預防肌腱、韌帶退化,肌肉萎縮、關節僵直、靜脈血栓及足下垂的發生。預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導尿者,應保持留置導尿管通暢,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時給予膀胱沖洗。
二、危重患者護理技術規范
1.評估:評估病人病情,隨時準備搶救。
2.準備:護士準備:著裝整潔、態度嚴肅。有急救意識,戴帽子口罩。反應敏捷。用物準備:搶救車(急救藥品、物品)、氣管插管、深靜脈導管包。吸痰裝置、除顫儀、簡易呼吸氣囊、按壓板、喉鏡等。病人準備:體位符合要求。清醒病人予以解釋。環境準備:整潔、安靜,適合搶救,清理無關人員。
3.操作要點:
(1)搶救人員分配。主搶救:站立于病人床旁,配合醫生進行氣管插管、人工輔助呼吸、除顫、深靜脈穿刺、吸痰、各種搶救藥物的應用,保持各種管道通暢,防止脫出,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輔助護士一:傳遞搶救物品,配制搶救藥品,保持有序狀態;輔助護士二:負責一切搶救醫囑執行,搶救過程記錄。
(2)評價搶救。搶救成功:繼續給予特別護理,并給予多臟器功能監護,并由特護護士完善病房管理及表格書寫,輔助護士負責搶救物品補充,搶救儀器維護,整理用物等。 搶救無效:當班護士進行搶救過程記錄、督促醫生完成搶救醫囑、整理病歷,輔助護士完成尸體料理、整理用物、搶救儀器、設備、病室、床單元消毒等
(3)整理、記錄。處理用物、污物,洗手、記錄。
4.觀察及注意事項:態度嚴肅認真,動作迅速、敏捷,確保搶救工作有序進行。做好各項導管護理。嚴格執行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皮膚護理。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
三、危重病患者處理應急預案
(一)建立完善應急機制
1.建立危重病人日報制度。危重病人是臨床科室、醫護人員重點管理對象,也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對象。各科室危重病人,每日應由住院醫師填寫危重病人日報表,向醫院報告,下達的病重、病危通知單應有登記和家屬簽字,并及時送醫務科,必要時可口頭或電話向醫務科報告危重病人的情況。
2.建立、健全搶救組織。醫院成立由各科主任組成的搶救網,各科成立由業務骨干組成的搶救小組,搶救組織成員應隨叫隨到。
3.業務院長全面掌握全院危重病人情況,有重點地巡視危重病人,參加或組織指揮全院性重大搶救和各科危重病例臨床討論、會診等,及時解決管理工作中的各種重大和特殊問題。
4.醫務科要將危重病人視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深入病房了解危重病人情況,核查考核治療小組對危重病人質量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幫助臨床醫生及病人解決一些協調、支持等具體問題,組織科間協作救治和會診討論,隨時向業務院長匯報重大情況。
5.醫院總值班加強夜間危重病人診治的組織、協調工作,及時解決值班醫師診治工作遇到的困難核治療小組對危重病人質量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幫助臨床醫生及病人解決一些協調、支持等具體問題,組織科間協作救治和會診討論,隨時向業務院長匯報重大情況。
6.醫院總值班加強夜間危重病人診治的組織、協調工作,及時解決值班醫師診治工作遇到的困難
(二)嚴密觀察和監護病情變化
對危重病人而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是一項極其細致而又重要的診療活動,要求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仔細的工作態度,注意及時捕促病情變化情況,為挽救病人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1.加強護理觀察和監護
2.各科醫師要加強對危重病人的查房,及時掌握病情變化情況,對病情轉歸趨勢作出判斷,并依據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措施。
3.要充分運用現代檢測、監測技術,對危重病人進行連續的定期的檢測、監測,及時指導診療工作。
(三)提高應急能力
危重病人的病情變化可能驟然惡化,需要爭分奪秒地及時處理或搶救,否則,就會失去搶救時機,付出難以彌補的代價。因此,保證危重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對危重病人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應急能力,主要從以下幾點抓落實。
1.建立和保持暢通的通信呼叫系統
2.保持搶救物質、裝備處于完好狀態
3.加強一線醫護人員搶救技能培訓,如心肺復蘇技術、氣管插管、靜脈切開術、吸痰、洗胃、心電監護等搶救技術,一線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保證病情突然惡化的危重病人,能在一線醫護人員發現時,及時在現場得到救治。
作者簡介:王春,男,1987年3月生,江蘇儀征人,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護師,研究方向:危重患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