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黨
摘要:目的:探討在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宮頸環扎術后應用護理干預對療效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隨機抽選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共計150例,以隨機擲骰子法作為分組方式,將其分成各包含75例的參照組和分析組。參照組開展基礎護理,分析組開展護理干預,對比組間療效和滿意度評分。結果:統計分析后得出,分析組宮頸環扎術后治療總有效率及滿意度評分均較參照組更高,組間對比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宮頸環扎術后應用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得到提升。
關鍵詞:護理干預;宮頸功能不全;宮頸環扎術;滿意度;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宮頸功能不全主要通過宮頸環扎術進行治療,能有效糾正宮頸口松弛情況,改善患者妊娠結局。但宮頸環扎術為創傷性操作,患者對疾病和手術治療的認知不足,極易產生負面情緒,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積極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必要,而常規護理大多以病情監測等為主,總體效果不甚理想。護理干預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的系統性、綜合性的干預措施,能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進行護理,有利于提高總體護理質量[1]。基于此,本文選擇2020.3月-2021.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宮頸功能不全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內容結果做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150例我院診治的宮頸功能不全患者進行分析,入組時間在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以隨機擲骰子法將患者分為各包含75例的兩組。參照組中初產婦30例,經產婦45例;年齡最大41歲,最小23歲,年齡平均值(28.54±2.76)歲;流產史1-4次,均值(2.12±0.48)次。分析組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48例;年齡最大39歲,最小22歲,年齡平均值(28.96±2.85)歲;流產史1-5次,均值(2.26±0.53)次。臨床資料的組間對比無明顯差別,P>0.05。
1.2方法
參照組開展基礎護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情況與病情,遵醫囑為患者用藥等。
分析組開展護理干預: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掌握患者心理動態變化情況和病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貼心關愛的話語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負面心理情緒。同時配合健康教育,讓患者對病理相關知識與手術措施等充分了解,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生活護理,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功能的恢復;積極預防便秘,了解患者排便情況,指導患者正確排便,日常可食用蜂蜜、香蕉等減少便秘的食物;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會患者自我情緒調節方法,保持情緒的穩定,使患者處于最佳身心狀態中。
1.3觀察指標
對比組間療效和滿意度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5.0專業統計軟件檢驗數據,滿意度評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療效用構成比表述,經X2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分析
分析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參照組更高,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分析
分析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評分為(92.16±3.87)分。參照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評分為(84.39±4.26)分。分析組滿意度評分較參照組明顯更高,組間比較t=11.691,P=0.000,有統計分析意義。
3討論
宮頸功能發育不全疾病發生的原因與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有關,其中宮頸功能缺陷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宮頸環結扎術是該病常用治療措施,能取得理想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宮頸功能,避免孕中期被動擴張引起早產、流產等情況。然而在為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需配合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進一步促進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提高總體療效。
護理干預能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充分重視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變化情況,根據患者實際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促進整體護理質量水平的提升,顯著消除患者負面心理情緒,促進患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讓患者盡快恢復健康[2]。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分析組宮頸環扎術后臨床療效、滿意度評分較參照組更高,P<0.05。
綜上所述,在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宮頸環扎術后應用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評分,適合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桂花,朱佳佳. 護理干預對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宮頸環扎術后臨床效果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2020,30(4):96-97.
[2]王曉艷.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模式在宮頸功能不全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J]. 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2):420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