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莉 潘中芹 黃淼杰 方江鳳
摘要:對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院胸外科20例經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染色定位過程中護理配合的方法和經驗進行了總結。熟悉電磁導航支氣管的組成部分、理解操作原理,完成患者體位擺放,掌握手術過程中護理配合的要求,對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定位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電磁導航;肺結節;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近年來,隨著低劑量螺旋 CT的廣泛應用,肺結節的檢出率在不斷增加[1]。由于肺結節的檢出存在一定的惡性概率,因此肺結節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肺癌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2]。我院胸外科自2017年引進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采用活檢、染色定位后肺切除“一站式診療”模式。一次麻醉,診斷、定位、手術一次性解決,不僅減少患者手術痛苦,并且縮短了住院天數。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在薄層 CT 重建圖像的基礎上,利用體外電磁定位板來引導支氣管內帶微傳感器的探頭進行病灶定位,使得 ENB系統突破了超細支氣管鏡(外徑 2.8~3.5 mm,ultrathin bronchoscope,UB)的限制,進入更細的支氣管分支以到達病灶周圍[3],并通過穿刺進行定位,注射染料、硬化劑、吲哚菁綠等標記病灶位置。現將手術護理配合經驗匯總于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2月診治的20例肺膜玻璃結節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齡35-71歲,平均(55.5±10.6)歲,病理類型:肺原位腺癌8例,微浸潤癌1例,良性腫瘤11例。
1.2儀器設備 本研究所采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是美國SuperDimension公司出品的V6及V7系統,V7系統的預彎式導管的較V6系統有更細、更遠、方向可調節的優勢,此創新設計提高了肺結節診斷率。[4]其主要設備有:電磁導航主機、支氣管鏡、電磁定位板、三聯體傳感器。一次性耗材有:氣管內鏡定位裝置、延伸式工作通道、活組織取樣鉗、內鏡注射管、一次性細胞刷。
1.3 ENB定位的主要步驟 患者行增強CT檢查、操作醫生用U盤或光盤把CT掃描的DICOM數據傳輸到電磁導航主機或者電磁導航配套電腦上自動規劃ENB路徑圖。術中按預設的支氣管鏡導航路直達病灶、染色定位后精準切除。
2.ENB定位的護理配合:
2.1術前準備
2.1.1患者準備:①檢驗檢查:協助患者完善術前血常規、凝血、感染篩查、心電圖等檢查。②患者自身準備:術前修剪指甲、卸下假牙及飾品、佩戴好手腕帶、穿戴好病號服、排空大小便。③患者心理準備:向患者告知電磁導航手術具體流程及手術大概時間,解答患者疑惑,緩解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方式及等待手術的焦慮。
2.1.2導航路徑規劃:手術前,將患者CT掃描的DICOM數據傳輸到電磁導航主機或配套電腦,自動規劃導航路徑圖。
2.2手術配合準備
2.2.1電磁定位板的放置:手術前,協助患者去枕仰臥于電磁定位板上,還原患者CT檢查時的體位。雙肩置于定位板上緣5CM處,覆蓋肺尖。要求電磁定位板完全覆蓋雙肺。
2.2.2三聯傳感器的放置:以胸骨柄為頂點,呈等腰三角形。根據主機位置提示放置三聯體傳感器。三聯體傳感器可以探測病人呼吸運動和身體移動進修呼吸補償,補償膈肌等呼吸運動造成的誤差。
2.3手術物品準備 ①儀器:主機、纖支鏡,護士提前一天推進手術室備用。②藥品準備:亞甲藍、吲哚箐綠 ③其他:注射器(5ml)、紗布、載玻片、記號筆、氣管內鏡定位裝置、延伸式工作通道、活組織取樣鉗、內鏡注射管、一次性細胞刷
2.3電磁導航定位護理配合
①鋪無菌操作臺并拆包,拆支氣管鏡無菌包和一次行耗材:氣管內鏡定位裝置、延伸式工作通道、活組織取樣鉗、內鏡注射管、一次性細胞刷;②連接氣管內鏡定位裝置與延伸式工作通道;③將氣管內鏡定位裝置與延伸式工作通道放入支氣管鏡④經單腔氣管插管插入支氣管鏡⑤沿著規劃路徑向前推進氣管內鏡定位裝置開始導航⑥到達病灶時,退出氣管內鏡定位裝置,留下延伸式工作通道⑦ 通過延伸式工作通道置入一次性細胞刷,來回刷檢,涂抹載玻片⑧置入活組織取樣鉗,鉗取標本,快速病檢。若單純活檢操作,可予冰鹽水10 ml表面噴散局部止血。⑨置入內鏡注射管,注入美蘭+吲哚菁綠各1ml,再打入1ml空氣,退出內鏡注射管并再次放入細胞刷,在延伸式工作通道中重復刷檢動作,使得充分染色,便于醫生做肺切時,染色劑透到肺表,精準切除。⑩定位完成后,退出支氣管導管,單腔氣管插管換雙腔,更換體位后行肺切手術。
2.4術后護理
①術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常規術后護理②術后無管道患者,要重點關注患者自覺癥狀如胸悶、氣促;注意生命體征監測,觀察呼吸音有無減弱。
3.小結
我科共20例患者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染色定位后精準肺切除手術成功,其中一名患者因染色劑量吸收消散導致,無法精準定位病灶,手術方式及時改為肺三維重建后肺段手術。20例病人的病理類型:肺原位腺癌8例,微浸潤癌1例,良性腫瘤11例。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7.5±2.1天。所有患者定位后均無氣肺漏氣、血胸、氣胸、肺不張等并發癥的發生。3~24個月隨訪期間,20例患者均無局部復發患者和死亡患者,生存率為100%。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出現,在磨玻璃肺結節的定位領域是一次飛躍,相對于其他定位方式,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定位快速、準確、無射線輻射損害,基本不受結節位置的局限,具有不可被替代的優勢[5]。ENB定位的順利進行與護理配合密切相關[6],充分的術前準備、術中密切配合及術后觀察及護理,是手術順利完成的關鍵,是加速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楊楊, 蘇麗娜, 湯春貴,等. 分析人工智能對CT圖像中成人肋骨骨折檢測應用價值[J]. 健康必讀 2020年34期, 247頁, 2020.
[2]龔敬. 基于CT影像的肺結節計算機輔助檢測與鑒別診斷方法研究[D]. 上海理工大學, 2018.
[3]陳求名, 安舟, 馬洪海,等. 經電磁導航氣管鏡微波消融治療肺結節研究進展[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0(7).
[4] Mukherjee S , Chacey M . Diagnostic Yield of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Using a Curved-tip Catheter to Aid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Lesions[J]. Journal of Bronchology &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 2017, 24(1):35.
[5]古琳, 陳開林, 丁鋒,等.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引導定位在肺磨玻璃結節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 中華胸部外科電子雜志, 2020, 07(02):67-70.
[6]柏艷芳, 李佳芮, 李鳳姣,等.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下肺小結節定位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 全科護理, 2019, 017(035):4434-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