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莉
【中圖分類號】R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說到消化不良,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說到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其實,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多發的消化系統疾病,英文名為functional dyspepsia,即FD,過去,我們在治療該病時,發現使用單一的抗消化不良藥物并不能取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患者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且病情容易反復,近幾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也走進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治療當中。穴位埋線聯合西藥治療、莫沙必利與舒肝解郁膠囊聯合治療、莫沙必利與胃復春聯合治療等治療方式都起到了比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帶來了福音,接下來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如果大家對此感興趣,不妨耐心閱讀下去。
一、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實,我們所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就是一個或一組發源于胃十二指腸區域的癥狀,臨床上一般對其使用羅馬Ⅲ診斷標準(國際上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治療時的新型標準)來定義:①出現早飽感、上腹燒灼感、餐后飽脹不適、上腹痛等癥狀;②沒有發現具體的能夠對上述癥狀進行解釋的功能性疾病。在接受診斷之前,患者的上述癥狀至少已經存在六個月,并在最近的三個月符合以上標準。但是,臨床上尚未闡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筆者在此只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該病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一組由內臟高敏感性、胃腸運動功能障礙、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胃酸分泌異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引發的臨床證候群。根據相關統計可以知道,在我國,主訴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在普通內科門診中約占有11.05%的比例,在消化專科門診中的占比更是高達恐怖的28.5%,引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長期睡眠質量差、腦力勞動過多、飲食不規律不恰當、工作比較緊張、服用非緇體類抗炎藥(NSAID)等。
二、出現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情況,可以運用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
臨床上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一般治療、西醫治療以及辨證論治(中醫角度的治療方式),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下文中的治療方式及藥方系讀者的臨床經驗之談,僅供參考,如有患病,需到正規醫院檢查并接受個性化的針對性治療):
(1)一般治療:通常來說,“一般治療”就是幫助患者了解和認識自身的疾病,讓患者能夠有更高的應對疾病的能力;在飲食上,要讓患者保持清淡飲食,少食多餐,不抽煙、不喝酒、不喝咖啡或濃茶、不吃辛辣的刺激性強的食物、不吃油膩食物。
(2)西醫治療:讓患者服用40mg /片的泮托拉唑腸溶片,每天早餐之前一個小時服用,一天僅需服用一次,并加用5mg /片的枸椽酸莫沙比利片,三餐前三十分鐘服用,一天三次。
(3)辨證論治:①肝氣郁結證:對于此證,臨床一般使用具有消滯理氣、解郁疏肝之功效的藥方來加以治療,下面是可參考的方藥: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味(柴胡15g,枳殼、白芍各12g、神曲、川芎、陳皮、蒼術、香附各10 g,梔子8g、甘草6g),用水煎取其汁約二百毫升,每日早晚溫服一劑。
②脾胃氣虛證:對于此證,臨床一般使用具有降逆和胃、益氣健脾之功效的藥方來加以治療,下面是可參考的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味(砂仁、木香各15 g,白術、陳皮、制半夏、茯苓、黨參各10 g,甘草6g、生姜6g,大棗5顆),用水煎取其汁約二百毫升,每日早晚溫服一劑。
③濕熱滯胃證:對于此證,臨床一般使用具有化濕清熱,和胃理氣之功效的藥方來加以治療,下面是可參考的方藥:三仁湯加味(薏苡仁、豆蔻仁、杏仁各12g,厚樸、制半夏各10g,淡竹葉、通草各8g,滑石6g),用水煎取其汁約二百毫升,每日早晚溫服一劑。
④寒熱錯雜證:對于此證,臨床一般使用具有苦降清開,開痞和胃之功效的藥方來加以治療,下面是可參考的方藥:半夏瀉心湯加味(清半夏12g,浙貝母、黃連、黨參、黃芩、神曲、干姜、烏賊骨、厚樸各10g,甘草6g),用水煎取其汁約二百毫升,每日早晚溫服一劑。
除了上述藥方之外,還可以從病機及癥狀來認識該病并使用中藥手段加以治療,中醫學中把功能性消化不良歸屬到“嘔吐”、“痞滿”、“胃脘痛”等范圍之中,認為其主要病機為脾氣不升,脾胃虛弱,胃氣行津液不能,胃氣久久不降,從而胃緩無力,最后排空延遲。而肝則主疏泄,可以助脾胃,用以降濁升清,當肝無疏泄,則脾胃升降失常,導致該病發生。針對有宿食內停導致舌苔白膩、兩脅脹痛、嘔吐惡心、吞酸噯腐、脈弦滑、脘腹脹滿等癥狀的患者,可以為患者選用舒肝健胃丸來緩解,該方成分包括二丑、檀香、青皮、雞內金、豆蔻、厚樸、延胡索、五靈指、柴胡、香櫞、香附、檳榔、陳皮、白芍、枳殼,該方在原有的四逆散基礎上,加用枳殼、陳皮、擯榔、青皮、二丑、厚樸,可以使上、中、下三焦之氣通行,另,香櫞、雞內金、檀香、豆蔻等,又可以醒脾開胃,所以能夠起到健胃疏肝,消積開郁的功用。如果患者有飲食不欲、吞酸噯腐、脘腹脹滿、食積停滯等癥狀,可以為其選用保和丸加以治療,該方成分包括陳皮、六神曲、麥芽、山楂、茯苓、萊菔子、半夏、連翹,該方可作為食積治療的通用方子加以使用,能夠對正氣未虛、食積不甚的患者起作用。通過實驗研究可以證明,保和丸能夠讓患者的胃蛋白酶活性得以升高,增多胃蛋白酶的排出量。用于動物實驗時,保和丸能夠讓麻醉大白鼠膽汁、胰腺分泌能力得到輕微提升,并讓其體內胰蛋白的濃度及胰蛋白排出量得以明顯增加。如果患者具有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等癥狀,可為其選用健胃消食片,該方成分包括太子參、陳皮、山藥、炒麥芽、山楂,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在臨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時,我們首選的就是中西藥結合的方式,之所以選擇該治療方式,是因為它能夠使中成藥的藥效得以充分發揮,并結合了辨證與辯病用藥觀念,能夠從患者本身進行考慮,針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具體癥狀,具體開出藥方。另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能夠使藥物的副作用得到有效的降低,基于用藥原理來說,西藥一般講究的是對癥用藥,即腳痛醫腳,頭痛醫頭,但是一般來說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程比較長,如果單一采用純西藥或純中藥進行治療,都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更適用于臨床,更有參考價值。
上文就是筆者對“出現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情況,可以運用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的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