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穎 趙惠榮 田立立 李蕾
壓力性損傷曾被稱為褥瘡、壓力性壞死和缺血性潰瘍,2007年美國國家壓力性損傷專家咨詢組將壓力性損傷的定義更新為:由于壓力、剪切力和/或摩擦力而導致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及骨骼的局限性損傷,常發生在骨隆突處。壓力性損傷的形成會導致舒適度下降,疼痛度升高。我國壓力性損傷的患病率和發生率分別為1.58%和0.63%,壓力性損傷好發部位為骶尾部、足跟,以Ⅰ、Ⅱ期為主[1]。Ⅱ期壓力性損傷表現為完整或開放的血清性水泡,也可表現為粉紅色創面。壓力性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延長住院治療時間及加重經濟負擔。為探討Ⅱ期壓力性損傷的治療及護理方案,現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院內選取30 例符合Ⅱ期壓力性損傷分期標準[1,2]的患者,表皮和真皮缺損,表現為淺表開放的粉紅色創面,周圍無壞死組織的潰瘍,有時候甚至較干燥,30 例患者均在感知覺上大部分受限,只對疼痛刺激有反應,營養狀況為鼻飼喂養,體重指數中等(BMI=20~24.9kg/m2),大小便均無失禁。將30 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 例,觀察組中男8 例,女7 例,平均年齡(72±6)歲,創面共28 處,骶尾部11 處,足跟10 處,髖關節7 處。對照組中男6 例,女9 例,平均年齡(70±5)歲,創面共26 處,骶尾部8 處,足跟13 處,髖關節5處。兩組患者感知覺、壓力性損傷分期、營養狀況、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藥品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商品名:艾夫吉夫)。
1.3 方法患者保持舒適體位,避開壓力性損傷創面,每2h 協助患者翻身1 次,使用氣墊床,氣墊床泵壓力相同,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患者排便后使用溫水擦洗會陰部及肛周皮膚,避免污漬淹紅皮膚、污染創面及擴大創面面積,在此基礎護理情況下,對照組:首先用碘伏消毒粉紅色創面,待干5min,再用生理鹽水二次清潔消毒,待干,無菌剪刀裁剪創面大小的優拓SSD 覆蓋在粉紅色創面上,最后泡沫敷料外用保護,固定,每3 天換藥1 次,有滲出要及時更換,直至創面愈合。觀察組:首先用碘伏消毒粉紅色創面,待干5min,再用生理鹽水二次清潔消毒,待干,外用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粉劑均勻覆蓋創面,最后泡沫敷料外用保護,固定處理,每3 天換藥1 次,如果有滲出及時更換,直至創面愈合。兩組在壓力性損傷治療及護理過程中要精準、實時記錄壓力性損傷創面各種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觀察創面面積、滲出情況、周圍皮膚外觀、創面愈合時間等。痊愈:創面生長出新的肉芽組織及皮膚,完全覆蓋先前的創面,周圍皮膚不再有新的缺損、破潰,之后未發生新的壓力性損傷。好轉:25%以上創面面積有效縮小,生長出較新鮮的肉芽組織,創面及周圍皮膚情況有部分改善。無效:創面面積有效縮小不到25%,創面較少生長出新鮮肉芽組織,甚至沒有生出新鮮肉芽組織[3]。
1.5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效果相比,觀察組效果顯著,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壓力性損傷是目前對住院患者治療效果影響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尤其以年老體弱、營養不良、肢體活動障礙患者居多,他們缺乏對壓力性損傷預防及形成的醫學知識,自我認知能力較差,進而加快了壓力性損傷的形成,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要忍受疾病與壓力性損傷帶來的雙重痛苦,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感染,給患者帶來不可預估的后果,因此,壓力性損傷是護理工作中的重點,需要格外重視。
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真皮層和表皮層來源的多種細胞具有促增殖和促分化作用,由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可促進大量肉芽組織生長,可抵制細菌侵入[4],其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與人體內的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完全一致。使用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充分覆蓋,可以成為敷料與皮膚之間的介質,抑制細菌入侵的同時可以避免與創面直接接觸,減少撕拉,有利于減輕患者痛苦。Ⅱ期壓力性損傷常規敷料治療換藥后,敷料吸收創面滲出物質,但是通過長期換藥,定期觀察,各種敷料很容易粘連創面皮膚,反復換藥,更換敷料過程中容易使新生的肉芽組織受到損傷,使創面愈合時間延長,且易損傷正常組織[5],敷料的撕扯使患者感到疼痛不適,相比之下,使用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有利于縮短壓力性損傷創面愈合時間、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痛苦,可以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舒適的換藥方法,增加患者及患者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利于醫患、護患溝通,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綜上所述,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Ⅱ期壓力性損傷治療中效果較好,值得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