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診療中心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肝癌射頻消融術(RFA)主要是通過射頻電極針在B超或CT 引導下經皮穿刺置入腫瘤體內后,通過射頻能量使病灶局部組織產生高溫,讓電極周圍的腫瘤組織脫水、汽化、凝固及壞死,來達到破壞病灶、治療腫瘤的目的[1]。由于患者對該手術方式不了解,會導致患者在圍術期會出現焦慮、擔憂、不安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容易造成心理危機。放松訓練主要是指身體和精神由緊張狀態向松弛狀態發展的過程[2],目的是使人體達到心理上及機體上的放松。聚焦解決模式是一種心理干預模式,近年來在國際臨床護理領域得到廣泛關注,因此研究主要探討在聚焦解決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放松訓練干預在肝癌RFA圍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 年3—11 月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88例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4 例。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為肝癌[3],初中以上學歷,且意識清晰,各項指標表明適宜進行手術,年齡在40~62 歲之間。排除標準:伴有軀體功能障礙,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合并嚴重感染。觀察組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齡(45.45±13.10)歲。學歷為初中28 例,高中16 例。對照組男性29 例,女性15 例,平均年齡(46.45±12.12)歲。學歷為初中30 例,高中1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兩組患者在圍術期均接受常規護理。對照組采用放松訓練干預護理方式,囑患者穿寬松舒適的衣褲,將患者放置于安靜且光線較為柔和的室內。(1)呼吸放松訓練。患者平躺于床上,此時指導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法,保持緩慢的呼吸節奏,通過鼻孔呼吸,感受腹部的漲落運動,也可采取坐姿,將手放置胸前和腹部,保持腹部呼吸,感受呼吸節奏,使身體趨于放松狀態。(2)肌肉放松訓練。肌肉放松依次順序為手臂部、頭部、軀干部、腿部,由專人指導患者進行肌肉放松動作,也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使患者跟隨語音提示做相應的放松動作,使患者全身肌肉在訓練中得到放松。(3)想象放松訓練。指導患者以舒適的姿勢平躺或坐在較為柔軟的地方,閉眼想象自己身處于熟悉、高興、幸福的環境中,保持全身放松狀態,可隨著舒緩的音樂進行想象。
觀察組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放松訓練干預護理方式,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聚焦解決模式。(1)找出問題: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歷及患者自身和患者家屬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匯總,找出患者現階段所存在的基本問題。(2)建立目標:通過了解患者疾病狀況及健康需求,與患者共同制定健康目標,并圍繞目標進行健康教育。(3)及時行動:協助患者提高對疾病及手術方式的認知,引導患者進行自主思考,幫助患者探查自身潛能。(4)反饋意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知識科普后,由患者自身對于自我完成度進行評價,思考其中不足之處,總結經驗,護士通過對患者進行完成度的評價,給予糾正與反饋,及時提出表揚,以提升患者的積極性。兩組患者在手術前、手術后住院期間給予專業指導,出院后通過錄音帶及電話回訪進行護理干預。
(1)心理狀態評分。運用心理狀態評估量表(MSSNS)[4],該量表采用4 分法計分,沒有或很少計1 分、有時有計2 分、相當多時間有計3 分、絕大部分時間有計4分。共有38 道題目,分數越高,提示心理狀態越差。(2)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運用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5],該量表為患者自評量表,其中包含28 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方式,分數越高,提示個體自我效能感越高。(3)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74(GQOLI—74)[6]進行測評,量表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關系及生活環境4 個維度,均采用百分制,取各維度總和的平均分,病人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兩組分別在入院時,出院時及出院14 d后復查進行調查評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入院時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及出院14 d 后心理狀態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44)對照組(n=44)t值P值入院時88.45±15.72 89.43±15.98 0.290 0.773出院時58.12±8.18 63.15±10.22 2.549 0.013出院14 d 后28.72±6.11 33.12±5.18 3.644 0.001
兩組患者入院時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及出院14 d 后自我管理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評分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44)對照組(n=44)t值P值入院時43.56±10.12 44.11±9.83 0.259 0.797出院時62.55±12.17 56.44±9.02 2.676 0.009出院14 d 后90.13±10.34 84.22±10.88 2.612 0.011
兩組患者入院時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及出院14 d 后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44)對照組(n=44)t值P值入院時46.18±6.88 47.23±7.01 0.709 0.480出院時60.56±9.18 55.65±9.12 2.517 0.014出院14 d 后80.45±10.66 73.36±10.12 3.200 0.002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且發病率有上升趨勢[7]。肝癌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醫療設備的更新,RFA 以其微創技術、副作用合并發癥發生率低的優點,逐步運用于臨床中。但患者對于疾病和手術方式的認知不全,會影響患者術后的配合度,圍術期出現逃避、焦急等消極應對方式及心理、生理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不利于疾病的預后,因此臨床上對于肝癌患者的心理干預也尤為重視。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觀察組在采用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放松訓練干預后,出院時及出院14 d后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與衛錦秀等[8]研究相似,是由于聚焦解決模式可以針對患者在圍術期所出現的問題及疑惑,進行相應的健康宣教,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放松訓練可促進患者大腦及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有利于釋放負面情緒。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出院時及出院14 d后高于對照組,與安章英等[9]的研究相似,原因是聚焦解決模式通過引導患者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健康計劃并進行執行,激發患者自我潛能,可以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放松訓練可進行肢體肌肉的放松,可以保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利于疾病的恢復。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出院時及出院14 d 后生活質量水平高于對照組,與曾穎慧等[10]的研究相似,這是由于聚焦解決模式有鼓勵和支持患者完成目標的優點,使患者可以積極面對疾病和疾病對于機體的影響,可產生較好的應對能力,放松訓練對于心理狀態及生理上的放松,可以幫助患者提高心情的愉悅度,有效增強患者對生活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放松訓練干預對于肝癌RFA圍術期的護理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負面情緒及心理,對于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及術后生活質量有顯著提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