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華,范高山
(1.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吉林梨樹 136500;2.梨樹縣梨樹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吉林梨樹 136500)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種植技術是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的主要技術環節。在玉米收獲后將玉米秸稈全部粉碎還田或直接還田并覆蓋地表,玉米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后玉米生育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種方法,將耕作次數減少到最少。實施該項技術,可以增強土壤抗旱保墑能力、提高地力、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改善土壤生物性狀、節約成本效果顯著。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是在有玉米秸稈覆蓋條件下,使用免耕播種機進行播種作業,一次進地能夠完成切斷和清理種床秸稈、種床整理、側深施化肥、單粒播種、覆土鎮壓等多個作業環節。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秸稈留在地表,腐爛后培肥地力。3~5年的秸稈覆蓋及免耕后,通過深松以改變土壤結構,可以很好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對于提高表層土壤有機質及養分向下層運移提供了有利條件,更有利于培肥耕層土壤。耕層地表覆蓋秸稈,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減少水土流失效果明顯。
秸稈覆蓋增加降雪降雨的截獲、減少蒸發,增加水分下滲,不同耕作模式影響土壤不同層面的水分蒸發,土壤表層0~10 cm受到的影響最大,這一層面土壤水分含量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春耕播種出苗效果。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地塊,整個春播期間一直保持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據測定,秸稈覆蓋免耕地塊保水能力相當于增加40~50 mm降水,為春旱地區春播正常出苗提供了保障。
連年秸稈覆蓋地表還田,秸稈腐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氮、磷、鉀等營養成分。秸稈常年覆蓋地表,在腐爛的過程中,大量的有機質、氮、磷、鉀等營養成分進入土壤,土壤有機質呈遞增趨勢,提高了耕地土壤肥力。據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多年檢測,連續8年實施秸稈覆蓋免耕種植,地塊表層土壤有機質增加25%以上,減少化肥使用量15%左右。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種植,秸稈覆蓋地表,免耕或少耕,不動土或少動土,減少風蝕效果非常明顯。由于秸稈覆蓋地表,能夠避免降雨雨水直接擊打土壤表面,防止形成徑流,具有明顯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利于蚯蚓等動物和微生物活動,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更有利于作物生長。據中國科學院沈陽生態研究所監測,在免耕秸稈覆蓋技術田塊,蚯蚓的數量達到60~100條/m2,是常規壟作的6倍。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與常規玉米播種作業方式相比,一次性完成多道生產工序,減少耕作次數,降低耕作成本,并采用化學方法除草防病蟲,省時省力,大大減少用工,提高生產效率。可節約成本1 000~1 400元/hm2。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實行寬行、窄行隔年交替休閑種植,即在原均勻行距(60~65 cm)壟作條件下,在相鄰兩壟上播種40~50 cm行距,形成窄行40~50 cm,寬行80~90 cm的模式,第二年在上年的寬行中播種兩行。玉米秸稈條帶覆蓋免耕播種,邊行優勢效果好,方便機械作業,具有休耕效果,是目前農民易接受、應用比較普遍的耕作方式。
收獲機選擇雙數行數的玉米收獲機,根據作業地塊面積大小和承擔作業任務多少,可選擇2行、4行、6行、8行機型。根據收獲方式的不同,可選擇收穗機型和收籽粒機型。在玉米完全成熟時進行機械收獲,要求在籽粒含水量小于28%、土壤含水量小于24%的條件下,實現一次作業完成摘穗、剝皮(脫粒)、糧食集裝、秸稈粉碎工序或單獨進行秸稈、根茬粉碎,實現籽粒損失率小于1%、破碎率小于3%、包皮扒凈率大于90%、秸稈粉碎長度小于15 cm的技術指標。秸稈粉碎還田覆蓋地表,秸稈和殘茬以自然狀態留置耕地表面越冬。
玉米秸稈條帶覆蓋,玉米收獲作業后播種前需要將秸稈歸行。根據作業地塊面積大小和承擔作業任務多少選擇2盤、4盤、6盤、8盤機型,根據不同作業時段和作業方式選擇不同機型。如干旱半干旱需要保水的地區在春季與播種同時進行歸行的,選擇前置式機型;如濕潤半濕潤需要降墑增溫的地區在秋季或播種前單獨歸行作業的,使用后置機型。在機械收獲后或春季播種前對玉米播種帶的秸稈進行清理歸行,寬幅在60~65 cm。如果是播種前清理,要求秸稈清理歸行與免耕播種一起作業,秸稈清理后及時播種,避免失墑。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種植技術要選擇雙數行數的牽引式重型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施肥,播種機型號根據作業地塊面積大小和承擔作業任務多少、配套動力以及當地地理條件確定,可選擇2行、4行、6行、8行機型。春季耕層5 cm深的土壤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進行播種,一般在4月下旬開始播種。播種時,玉米種子要選擇高凈度、高純度、高成苗率的適合單粒播種的種子,并對種子進行藥劑包衣,播種時用種子潤滑劑拌種。肥料要選用顆粒肥料,施肥前需對顆粒肥進行檢查,結塊要去除,以免堵塞排肥管影響施肥量。
播種作業時,種床疏松深度5~8 cm,疏松寬度3~5 cm,將種子播入土壤深度3~5 cm,化肥要施到土壤中8~12 cm,種肥分施距離達到8 cm以上。口肥與種子同床,口肥施肥量控制在50 kg/hm2。實行重鎮壓,鎮壓強度達650 g/cm2。
化學除草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在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封閉除草,一般在播后7天內噴完,噴藥時平均氣溫在15℃以上,同時土壤墑情要好。二是選擇苗后進行除草。使用苗后除草劑多在玉米3~5片葉,雜草2~4片葉時噴施。防治病蟲害,以預防為主,有針對性地對玉米螟蟲、黏蟲、蚜蟲以及大斑病、灰斑病等病蟲害進行生物防治或藥物防治。
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種植秸稈量覆蓋少的情況下,連續多年免耕種植可能造成犁底層過厚或耕層板結,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適時進行土壤疏松。土壤疏松,可以在苗期結合追肥進行深松作業,也可在秋季收獲后土壤封凍前進行土壤深松。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種植土壤疏松,要選擇直鏟式深松機。如果在苗期作業,需要選擇雙數鏟數的機型,如果結合疏松進行施肥的區域,還要配備施肥裝置。作業方法一般選擇間隔疏松,即只對寬行(休閑帶)作業,作業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主,一般在30 cm左右,一次性完成土壤疏松、碎土、平地、鎮壓等工序。
土壤黏重板結、低洼易澇地塊和田間排水溝渠不暢通的地塊,不適宜進行免耕種植。收獲時,收獲機輪胎碾壓在窄行內,盡量避開碾壓寬行。
土壤疏松:土壤含水量過低或過高時慎重作業;苗期作業,嚴格控制拖拉機碾壓位置和松土鏟位置,盡量減少傷根、傷苗;在易干旱區域禁止春季作業,防止土壤失墑。
播種施肥:播種機的使用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禁止種子與化肥同床施用;播種機行數及輪距與拖拉機輪距匹配,保證輪胎行走在上一年窄行內。
除草:三級以上風速時,禁止噴灑除草劑;秸稈覆蓋對除草效果有一定影響,建議選擇帶有風幕功能的機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