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鑫 王建軍
近年來,河北冀州中學針對一些學生出現成長迷茫、不知敬畏生命、學習激情不足、拼搏意識欠缺、心智成長成熟遲滯等現象,努力踐行立德樹人要求,積極探索“潤心班會”這一德育工作新方法、新手段,精心謀劃,周密布置,嚴格落實,從“ 蒼潤”“甜潤”“朗潤”三個角度入手,努力塑造學生正確理想信念、健康心理品質、優良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收到明顯成效。
精心謀劃推進潤心班會實施
“潤心班會”圍繞家國心、進取心、自信心開展,分別對應“蒼潤”“甜潤”“朗潤”。學校在每學年開始之前就組織力量精心準備班會內容,做出計劃,然后統一時間、內容、進度,全力實施。
“潤心班會”之“蒼潤”。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對青少年來說,扶正心中的理想信念大樹,堅定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是時代的要求。“蒼潤”首要進行的是走心的愛國主義教育,以燦爛的中華文明史和新中國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對時事政治進行討論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現狀,增強民族使命感、責任感。例如:2021年3月15日,學校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趕考的心態奮進新征程” 主題班會課,組織學生們觀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進京趕考”路》黨史視頻,在學習黨史的同時,感受新時代賦予的“趕考”內涵,培養對黨的熱愛、對國家的忠誠,進一步使他們明白,每一個冀中學子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未來的開創者和建設者。11月8日晚,全體學生觀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重溫祖國70年崢嶸歲月,領略中國氣概,感受中國力量。觀影中,學生們真情投入,深刻體會到“我”與國家的血脈相連,激發了內心樸素的愛國情懷,對“付諸行動,為祖國的未來貢獻力量”有了深切認同。
“潤心班會”之“甜潤”。“甜潤”就是激發學生的個人抱負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學生理解自身與世界的關系及精神價值所在,讓學生明白求學的意義,享受學習進步的幸福。學校通過各領域榜樣人物介紹、個人理想抱負談、行為規范標兵宣講等方式激勵引領學生,強化學生追求理想的奮斗意識。學校邀請冀州中學優秀畢業生、神舟十二號和十三號載人飛船總設計師賈世錦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四部導航抗干擾首席專家馮冀寧等行業杰出人士到校開展講座,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冀中學子拼搏進取、自強不息。此外,在班會上,教師要對具有進步表現的學生及時表揚,并結合家長的反饋、介入,用愛和實際行動激勵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努力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觀念轉變。
“潤心班會”之“朗潤”。“朗潤”一方面結合感恩儀式、成人禮、百日誓師等各種大型勵志活動展開,抓住學生心靈震撼的有利時機,及時在班會過程中強化育人效果,打開學生內心世界,激發學生思想原動力;另一方面,秉持“嚴格但不苛刻,多引導少教訓,用心督促而不嚴厲勒令”的原則,在班會中及時指出錯誤現象。
多管齊下,班會內外協調合力
“潤心班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要結合學生在校學習的各個環節加以協調配合,產生合力,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學校認識到,學習是主線,是發展學生科學素質的主要介質。對于學生,學校注重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秩序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突出成績激勵;對于教師,學校在教學上堅持分層施教,教研上努力推進研究性學習等,讓學生體驗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樂趣;對于班主任,學校要求及時關注班內學生情況,包括生活、心理、情緒、學習等方面,還要定期和心理有問題或性格孤僻的學生聊天交流,隨時掌握其思想動態并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配合協商解決辦法……學校力求讓每一名學生既成人又成才,在人生成長的黃金期獲得最大發展,真正實現“在校三年,受益終身”。
責任編輯: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