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胡新華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年輕父母帶著孩子的CT 或MRI 片子前來咨詢:醫生,孩子查出來有個蛛網膜囊腫,要不要緊?該怎么辦才好?。?/p>
其實,沒有必要那么緊張。蛛網膜囊腫是腦脊液在腦外異常的局限性積聚,屬于先天性良性腦囊腫病變,是發育期蛛網膜分裂異常所致。本病多無癥狀,多為單發,少數多發,男性較多,左側多于右側。體積大者可壓迫腦組織及顱骨,產生神經癥狀及顱骨發育改變。
蛛網膜囊腫是兒童及青少年很常見的良性病變。一項對11738 例兒童連續11年的磁共振檢查發現,本病檢出率為2.6%(非常高?。?;在平均隨診觀察3.5年的111 例患兒中,蛛網膜囊腫體積增大的占9.9%,縮小的占11.7%,無變化的占絕大多數(78.4%);其中低齡與囊腫增大密切相關,首診時>14歲的患者均無囊腫增大或出現新癥狀。另一項對近5萬名成人連續12年的磁共振檢查發現,本病檢出率為1.4%,其中無癥狀者占94.7%,有癥狀者僅占5.3%(35例),需要手術治療的24例。
絕大多數蛛網膜囊腫無癥狀,但亦有少部分會出現自發性囊腫破裂或出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有文獻證實,直徑≥5 cm的蛛網膜囊腫及近期有頭部外傷是囊腫破裂或出血的危險因素。
那蛛網膜囊腫到底要不要手術治療呢?
對于有癥狀的蛛網膜囊腫應予以手術治療,其指征包括:囊腫導致的梗阻性腦積水;顱內壓增高;與囊腫明確相關的癲癇;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進行性增大的囊腫;囊腫破裂導致的硬膜下積液或血腫。
對于沒有癥狀、直徑≥5cm 的蛛網膜囊腫是否應予以預防性手術,目前還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5 cm 的囊腫其破裂出血的風險較大,應給予積極的手術干預;反對者認為,其破裂風險比僅為6%,即便破裂出血時再予以手術,也完全不影響患者的預后。
總之,是否治療需要結合自然病史,參考很多因素:①對于年齡≤4歲的無癥狀患者,尤其是嬰幼兒,應半年復查1 次神經影像(CT 或MRI),如果囊腫進行性增大出現癥狀者,應積極手術;如果囊腫增大但仍無癥狀者,直徑>6 cm可以考慮手術,≤6 cm可繼續觀察。②對于年齡>4 歲的患者,其囊腫增大的可能性明顯降低,可每年復查1 次,對比囊腫有無變化。告誡患者避免劇烈運動、頭部外傷等;一旦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復查CT 或MRI,證實囊腫破裂可行鉆孔引流或開顱清除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