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婺城分局 胡 敏
礦地綜合開發利用是深化自然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統籌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增強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婺城分局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大膽創新,在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出讓上下功夫,探索“標準礦”出讓模式,打造“凈礦出讓+”,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土地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三贏”。
一是全方位自查。緊密圍繞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任務,聚焦執行力度、執行標準、安全生產、監管監測等方面問題,對目前金華市婺城區有效期內采礦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方位自查,通過對問題的歸類總結,針對性完善現有管理環節,確保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改革工作落地見效。
二是全過程梳理。通過模擬采礦權從“公開出讓”到“閉礦驗收”礦政管理全過程的3 類應用場景,梳理全生命周期中可能會出現的新情形、新問題、新風險。從采礦權出讓到閉礦驗收,共梳理出3 個環節7 個具體問題。
三是全閉環整改。根據初步掌握的摸排情況,將工作觸角進一步地深化延伸,多角度、全方位掌握項目進展情況。把存在的問題表格化、臺賬化,對查擺出來的現有礦山涉及問題進行限期銷號整改。建立有效的跟蹤監督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強有力的倒逼力量,避免問題死灰復燃,確保整改到位。目前,通過對標對表全力抓整改,共整改3 家在生產礦山邊開采邊治理、規范管理、粉塵防治等問題7 個,已100%完成問題銷號。通過探索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的管理新舉措,對全區礦政管理系統進行找短板,補缺口,實現全區礦產資源“閉環”管理,促使礦業實現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是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從源頭規劃、資源配置、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等方面對礦產資源開發保護全過程作出部署,特別是在合同“其它要求”及“進場保障協議”中,合理補充完善出讓文件,進一步彌補了礦業權市場化配置過程中開發利用規范度和驗收監管方面的缺失。
二是強部門聯動。由區人民政府統一謀劃部署,鄉鎮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做礦主體,發改局、應急管理局、環保分局、農業農村局等各司其職,共同推動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落地。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婺城分局研究制定了《婺城區南干礦地綜合開發項目相關政策處理指導意見》,在采礦權競得人施工進場保障協議書中增加“附件”內容,改變了以往屬地鄉鎮對礦山企業監管欠缺抓手的現象。發改局對項目進行立項,明確礦地開發利用方向,確保了礦山開采后礦地的高效開發利用。
三是強綜合施策。將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與地質災害治理、土地整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產業園區建設、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等有機結合,加強政策與項目資金的整合與合理利用,切實形成工作合力。例如正在推進的雅畈鎮竹園村(一期)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將礦地綜合利用項目與金華市婺城區砂石集中產業園區建設及交通環線建設相融合,充分發揮礦地優勢,實現多方共贏。通過構建礦產資源開發新模式,有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一是優流程改造。以“用地用林有保障,無干擾無障礙無糾紛地順利進場施工并能直接辦理礦業權登記”為標準,在完成施工設計、環境影響評估等工作基礎上,同步開展林地征占用手續報批工作。例如在推進雅畈鎮南干村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過程中,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婺城分局與區林業部門聯動,申請該項目林地指標440 畝,待采礦權許可證辦理后,可同步辦理林地征占用手續,助力采礦權競得人順利進場施工。同步辦理模式可比原先方式節約辦結時間6 0 天。
二是優服務提升。積極推進“凈礦”出讓,加強礦業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依法依規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等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做好與用地用林用草等審批事項的銜接,有效解決采礦權競買人之間或競買人與出讓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于競買人在參加采礦權競買之前可以充分評估競得采礦權的成本、風險和預期收益,以便礦業權出讓后礦業權人正常開展勘查開采工作。
三是優執行監管。嚴格規范礦山企業的開采,在規范科學管理手段的基礎上,和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及規劃執行情況的監測網絡系統相結合,有效避免和減少礦業權人違規問題的出現,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強化砂石資源開發整合,促進開采、加工和產業集聚,優化產業布局,有效改變“小而散”局面,提升礦山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益。“標準礦”出讓模式對采礦權出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營造了礦產資源開發領域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了全區礦業開發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一是科學規劃選址。以《金華市婺城區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 年)》為基礎,結合村鎮規劃與廢棄礦山資源情況,多部門聯合踏勘、反復論證,合理確定試點采礦權礦區內各類建設布局和規模,精心設計、優化方案,切實做好試點采礦權選址工作。例如,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南干村普通建筑用石料礦礦區面積為455 畝,開采礦種為建筑用石料礦,開采標高+99 米~+61 米,礦區范圍確定合理,礦地面積符合要求,礦地利用方向明確,符合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采礦權各項要求。

▲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南干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現場踏勘
二是因地制宜治理。堅持“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景則景”的治理思路,把治理工作與土地開發、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有機結合,鼓勵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等條件下,因地制宜、“一礦一策”進行礦地綜合開發利用。
三是農民實惠得利。完善土地流轉補助政策,成立(礦地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項目區內涉及水田、旱地、園地、林地和其他農用地全部托浮,綜合開發完成后不再交還農戶耕作,由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村經濟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委托土地流轉協議,期限初定34 年(規劃開采期3年、土地復墾期1 年、土地流轉期30 年)。原有鼓勵政策延續,礦地綜合開發項目同時享受《婺城區土地整治項目和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補充意見》中的1 萬元/畝水田獎勵和每年1500元/畝三年種植水稻政策,工作經費按照工作進度的80%撥付當地鄉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