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文獻的敦煌石窟建筑研究現狀與進展*

2022-02-26 00:52:07曾俊琴
甘肅科技 2022年24期
關鍵詞:敦煌建筑研究

曾俊琴

(敦煌研究院,甘肅 敦煌 736200)

1 概述

敦煌石窟是指古代敦煌境內開鑿的所有石窟寺,主要有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的榆林窟、東千佛洞,玉門的昌馬石窟,以及肅北的五個廟和一個廟石窟。敦煌石窟主要由建筑、壁畫和塑像3部分組成。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國內外許多學者致力于敦煌學研究,其中敦煌石窟建筑也是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經過70多年歷程,相關學者出版了大量敦煌石窟建筑研究方面的文獻資料。通過整理和分析,利用文獻分類學方法可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敦煌石窟營建研究;(2)敦煌石窟形制研究;(3)敦煌石窟窟檐研究;(4)敦煌壁畫中的建筑圖像研究;(5)敦煌石窟窟前殿堂遺址研究;(6)敦煌石窟建筑構件研究;(7)敦煌寺院研究;(8)敦煌古塔研究。文章重點通過對前4個方面的文獻研讀、分析、總結與梳理,嘗試厘清敦煌石窟建筑研究的發展脈絡與進展,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2 敦煌石窟建筑研究主要文獻梳理

敦煌壁畫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建筑和古代科技史料。持續開鑿了1000多年的敦煌石窟保留了大量不同時代、不同形制的洞窟類型,在石窟中繪制了大量描繪美好佛國世界的建筑畫,向世人展示了一部中外文化不斷交融演進的建筑發展史。除存在不同類型洞窟形制和敦煌壁畫中的建筑資料外,敦煌地區至今還保存有一些建筑實物和遺址,如漢代玉門關和陽關、唐宋窟檐、窟前建筑遺址以及十余座古塔等。敦煌建筑主要有洞窟形制、佛寺、闕、城垣、塔、住宅和其他建筑類型(監獄、墳墓、臺、草庵、穹廬、帳、帷、橋梁、棧道等),建筑部件與裝飾主要有臺基、臺階和勾欄、柱枋、墻壁、闌額和門窗、斗拱、屋頂、脊飾等[1]。按歷史沿革可把敦煌壁畫中的建筑分為6個階段,即中外交融的建筑形式(北涼-北周)、承上啟下的變革時期(隋代)、步入佳境的凈土世界(初唐)、輝煌的天上人間(盛唐)、唐蕃共繪佛國畫圖(中晚唐)、三危夕照的余暉(五代、宋、西夏、元)等。敦煌壁畫中的宮殿、城闕、寺院、宅第等建筑形象,雖然不是古代建筑實物,卻是我國古代建筑史的形象資料,壁畫中的建筑形象描繪的是美妙的佛國世界,但主要是基于當時存在建筑的想象,基本是可信的,這也可以從大量典籍文獻與考古發掘資料中得到佐證[2]。學者對敦煌石窟興建的歷史背景、開鑿時間以及石窟的選址等進行了研究,敦煌石窟形制每一個朝代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即使在相同的石窟形制下,同一時代的石窟也不是簡單地重復,總有許多局部的變化。另外大量敦煌文獻記載了古代工匠營建敦煌石窟的歷史、石窟寺的木構建筑以及窟前殿堂遺址等[3]。通過對以上內容的詳細研究,一方面可以梳理基于敦煌素材的建筑科技發展史,另外一方面也可為現代建筑學的發展提供養分。

2.1 敦煌石窟營建研究

敦煌石窟經歷了從公元4至14世紀延續千年營造歷史過程。石窟營造方面的研究主要從各類歷史文獻入手,開展包括石窟創建、發展歷史線索,建筑形制、營造技術程序與時間,石窟群的形成、營造史分期斷代、石窟營造者特別是工匠的情況、石窟營造的社會歷史背景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涉及歷史、考古、宗教、藝術等學科領域及其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4]。敦煌石窟的營建與古代工匠息息相關,這些工匠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與社會生產及人們生活直接相關的,為人們提供勞動工具和滿足人們衣食住行需要的各行業工匠;另一類是專門從事文化藝術活動的,也是最具敦煌特色的工匠,按技術分為都料、博士、師、匠、生等級別。敦煌的歷代工匠們,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敦煌文化,留下了萬古不朽的敦煌石窟藝術。公元9至10世紀時,敦煌的工匠們已經有了行會組織,體現了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敦煌地區手工業的進步、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的變革[5]。

莫高窟崖面使用歷史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366—640年),包括十六國至唐初的多個時代,是崖面的開創階段,主要集中于南區的中部最好的地段;第二階段(640—914年),從唐代至五代初,是其發展和形成階段,洞窟基本布滿了崖體;第三階段(914—14世紀末),是崖面的停滯、維持階段[6],這一階段開鑿洞窟很少。20世紀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對北區洞窟進行了發掘,整理出的243個洞窟,2個是禮佛窟,其他分別為僧房窟、禪窟、瘞窟、廩窟等,說明北區是供僧眾生活、居住、禪修以及死后瘞埋的區域,是莫高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北兩區性質和功能不同的洞窟群,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7]。通過對敦煌西夏石窟營建史的簡單梳理,可了解敦煌石窟群西夏時期藝術的精品主要在榆林窟、東千佛洞,莫高窟基本流于程式化,也體現出了榆林窟和西千佛洞的重要價值[8]。通過對莫高窟第464窟歷史、考古、圖像全面地分析,發現該窟營建前后經歷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確為西夏時期,改造北朝多室禪窟為一座完整的禮佛窟,但前室未畫壁畫,為素壁;西夏晚些時候,對前室進行了二次維修,制造出前室西北角和西南角2個密閉的空間,這2個密閉空間又成為元代中晚期某個時間藏經的地方,使洞窟兼具了禮佛和藏經雙重功能[9]。

通過以上文獻反映出的敦煌石窟的營建,體現出了我國石窟的長時序的完整的營建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早期的洞窟一般相對較小,且窟型單一,力學承載不夠科學,繪畫內容和材料均較為簡單,風格整體偏向印度或西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進入隋唐以后,無論洞窟形制,還是繪畫材料和使用顏料均變得更加豐富,整個洞窟的結構穩定性明顯提升,反應出工匠們對于開鑿洞窟的技藝已經非常熟悉,壁畫的繪制風格已經完成了石窟佛教壁畫的中國化;第二,隨著時間變化,洞窟營建工匠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致,由于佛教的不斷興盛,在敦煌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石窟營建行業,使得相關的技術和工藝能夠不斷傳承與創新;第三,不同歷史時期不斷的維修,是脆弱的敦煌壁畫能夠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敦煌能夠看到很多洞窟都有不同時期維修的痕跡,這些維修不但增加了洞窟自身營建歷史,也為洞窟的長久保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敦煌石窟形制研究

20世紀40年代石璋如先生對莫高窟的窟形作了實象記錄,用簡單的線條描繪出莫高窟每窟的平面和剖面的形狀,是研究敦煌千佛洞(莫高窟)十分重要的資料[10]。中國的佛教石窟根據洞窟的使用功能,可分為禮拜窟、僧房窟、禪窟、影窟、講堂窟(皆存于龜茲石窟)、瘞窟、倉儲窟等。在中國各地區的佛教石窟中,禮拜窟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南區有大量的禮拜窟,禮拜窟包含中心柱窟、佛殿窟、佛壇窟、大像窟、涅槃窟等,禮拜窟中均有塑像和壁畫。莫高窟北區僅有4個洞窟有壁畫,僧房窟、禪窟、倉儲窟和瘞窟等洞窟均沒有壁畫[11]。

禪窟,即古代梵文音譯的“毗珂羅”,是專供佛教僧侶們生活和坐禪修行的處所,與印度、中亞以及中原地區同類洞窟形制相比,莫高窟北朝石窟禪窟和中心柱窟是在印度及西域的影響下,繼承了河西佛教藝術的傳統又形成了自身的特點[12]。公元3—8世紀,河西地區禪法盛行,河西地區的禪窟以石窟式禪窟為主,分為有禪室類和無禪室類,其形制特點主要是受到中原石窟的影響[13]。印度的支提窟對莫高窟的中心柱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莫高窟存有壁畫的492個洞窟中,20個洞窟內有中心佛壇,佛壇邊沿有排列較整齊的孔洞,經過對孔洞的仔細研究,推測佛壇上最初有欄桿存在。敦煌研究院也保存著幾個木欄桿構件遺物,通過對這幾個欄桿構件尺寸及形式分析,認為可能是佛壇欄桿構件中的轉角望柱[14]。隋代洞窟形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殿堂窟,一類為中心柱窟。中心柱窟又分為2個類型:一是須彌山式的中心柱,如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與須彌山造型有關,表現的主題是三世十方佛;第二類是中心柱正面不開龕的大型窟,如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鋪佛像表現的是三世佛主題[15]。莫高窟的中心柱窟,從北魏開始營造,歷經西魏、北周、隋代、唐代等朝代。中心柱窟內塔柱周圍留有甬道,塔柱以及洞窟周壁圖像作為繞行觀瞻的重要對象,可以繞行禮拜。敦煌中心柱窟的功能或許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導致其主流地位逐漸被覆斗式窟取代,從而逐漸衰微[16]。

覆斗頂窟是隋唐時期的主要形制,平面方形,正壁開龕。洞窟空間開闊明亮,適合佛教徒聚集、禮拜。通過對敦煌早期的覆斗頂窟與麥積山石窟攢尖頂、漢代墓室形制比較,可以看出墓室形制對敦煌覆斗頂窟形成的影響巨大,敦煌覆斗頂窟與漢墓、高句麗墓、巴米揚石窟、克孜爾石窟以及克孜爾尕哈石窟等藻井形式比較,可以看出敦煌覆斗頂窟的藻井受到以上類型文物的影響[17]。敦煌石窟中覆斗頂窟是唯一貫穿敦煌石窟營建始終且數量最多的石窟形制。覆斗造型的平頂結構不利于其在房屋建筑中應用,但這種覆斗頂所特有的高敞通透的空間造型優勢使之成為河西地區兩晉十六國墓葬建筑中最主要的墓頂造型。可以確信,敦煌石窟石窟覆斗頂的造型取法于河西地區墓葬[18-19]。敦煌早期石窟中保存的5個完整的覆斗頂型洞窟,其窟頂藻井圖案與新近公布的北大藏秦簡中的陳起“三圓三方”宇宙模型一致。該圖由中心3個圓外切3個互相疊交的正方形的形式構架而成,三圓直徑分別等于三方邊長,三圓直徑之比和三方邊長之比都為2(1/2)的倍數關系,體現出中國傳統宇宙理論中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通過比對同期各地墓葬藻井圖案,發現相同類型的圖案表現的是三圓三方宇宙模型,表達的是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體現的是天與天國的理想景象,傳導的是天人合一的終極思想[20]。

瘞窟,埋葬僧人尸骨的洞窟。莫高窟現存瘞窟均位于北區,存有18個。時代自隋代至元代。此類洞窟較小,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制作較粗糙。通過對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多年的大規模發掘,共考證出瘞窟25個,絕大多數營建于隋唐時期。在推定莫高窟北區隋唐瘞窟建造年代的基礎上,可將形制演變的過程分為四期,通過比較與同時期龍門瘞窟的異同點,探討了瘞窟出現的過程和逐漸消亡的原因[21]。

以上文獻中提及的敦煌石窟類型,基本涵蓋了石窟的全部類型,也體現出了明顯的時代特征,反映出了石窟從印度傳入后不斷中國化的過程,其中既有對原有形制的選擇性傳承,也有基于漢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演進,形成了璀璨輝煌的敦煌石窟藝術,為研究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實證材料。

2.3 敦煌石窟窟檐研究

梁思成先生一生沒有到過敦煌,通過參閱法國人伯希和拍攝“敦煌石窟圖錄”,他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存有的木構窟檐,憑借豐富的學識和敏銳經驗斷定有唐代的風格,是當時國內發現得最早的木構建筑實物。由于敦煌地處邊陲,雖已至宋初,仍會遵循唐風,窟檐可以定為唐式[22]。莫高窟無數洞窟的外崖面上,差不多都有許多大窟窿,這是原來棟梁插入的舊孔痕跡,可見原先差不多每個洞口都有一座檐廊。這些窟檐不僅可以裝飾洞窟,作為洞窟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可以為洞窟內文物提供相對穩定的保存環境,有利于壁畫和塑像的長久保存。

敦煌石窟現存的古代建筑中,宋初窟檐六處,其中三處窟檐的年代可考;北魏洞內木造斗拱三處,在建筑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427窟,系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曹元忠創建;第444窟,系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曹延恭所建;第431窟,系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曹延祿所建。其余第196、428、437窟,雖無年代可以考證,但它們的形制構造與確定年代的3個窟檐相同,在形制上較近唐式。營造法式的“官訂式”是至北宋末年方才成熟,敦煌遠在邊陲,當時所奉為法則是唐代的規矩,可見這3個洞窟窟檐應為同時期建造[23]。

北魏第251、254、257窟洞內有木造斗拱三處,其年代均不可考[24]。選擇莫高窟第53窟,依據遺址及巖面遺跡、修建年代以及參考現存唐宋窟檐等,對第53窟的窟前建筑進行復原,有助于了解莫高窟宋初窟前建筑的概貌[25]。敦煌莫高窟第16窟(三層樓)、第94窟、第96窟(九層樓)、第130窟、第138窟、第177窟、第454窟等7座窟檐保存完整、工藝水平較高。除第96窟、第16窟窟檐有明確的建成年代外,其余都沒有明確紀年。通過對敦煌地區建筑實物和工藝的調查,得知莫高窟及敦煌地區清代、民國木構建筑以抬梁式大木作技術為核心,斗拱、結角、角梁構件組合等工藝具有鮮明的地方特征,并且自成一體[26]。莫高窟共有735座洞窟,窟前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區。通過調查發現南區窟前有建筑痕跡的洞窟345個,建有窟檐271座,其中175座窟檐的建造形式為三開間,93座窟檐的建造形式為單開間,3座窟檐的形式為五開間。這些窟檐錯落分布在超過1 600 m的崖面上,兩頭比較稀疏,基本一層,中間密集可見三層或四層,上下左右窟檐之間以棧道相連,蔚為壯觀[27]。

由于中國土木結構建筑的耐久性問題,使得現存宋代以前的建筑非常稀少,因此莫高窟的窟前建筑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于研究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發掘和整理中國古代建筑史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二,石窟寺前的古代建筑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已經損毀,目前保留下來的大多是不完整的石窟形制,這些留存下的窟前建筑,為了解中國石窟寺完整形制,研究其發展演進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第三,石窟寺窟檐不僅僅是石窟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為石窟內珍貴文物的保護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研究和還原石窟寺窟前建筑類型和樣式,對于我們理解古代壁畫和塑像過去的保存環境,以便為她們創造更好的保存環境,為這些珍貴文物長久保存發揮重要作用。

2.4 敦煌壁畫中的建筑圖像研究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建筑圖像包含宮殿、佛寺、塔、城垣、草庵、墳墓以及建筑部件裝飾等。梁思成先生簡略地敘述了中國建筑的主要特征,數千年來,中國建筑的平面部署,以若干座木構骨架的建筑物聯系而成庭院,這個中國建筑的最基本特征應用于宗教建筑和非宗教建筑。對敦煌壁畫中所見的建筑圖中的庭院部署、建筑類型、建造的情形等做了詳細介紹。并且根據壁畫和窟檐所見,詳細分析了各部分構筑物的結構[28]。

莫高窟北朝的32個洞窟中,在大量的佛傳、本生、因緣故事畫面里,出現了很多建筑,比如城、宅第與宮殿、塔、闕以及其他裝飾,這些建筑都是彩色的和采用透視畫法繪成的立體圖樣,可以給我們以更真實的印象[29]。

敦煌莫高窟隋代壁畫中描繪了許多建筑圖像,這一時期的建筑圖像具備單個建筑圖像表現構架體系和環型建筑圖像關注建筑群的組合美2個特征。隋朝建筑圖像的屋頂形式大部分為歇山頂,只有少量廡殿頂;屋身繪出墻壁和柱子,墻壁色彩為白色,側面墻壁為生土墻,正面為敞開的木構架,屋身的正立面比較開放,屋身輪廓呈正梯形,增加了穩定感;隋代的臺基有磚石基和須彌座兩種,出現在一層的底部。隋代建筑圖像群有山字形布局、前后相重布局、聚合布局等組合方式,院落式建筑較為成熟,形成封閉的環型建筑圖像,具備了中國院落式建筑的特征[30]。

初唐時期由于佛教凈土思想的廣泛傳播,敦煌石窟中多畫阿彌陀凈土變、彌勒凈土變及東方藥師凈土變,在這些經變畫中出現了簡單的寺院組合建筑形式,這幾種經變中的寺院組合形式一直貫穿于唐以后的各個時代,最具典型意義。盛唐時期的第217、45、320、172、148等窟的觀無量壽經變和藥師凈變畫中,滿壁畫殿堂、樓閣、平臺,四周回環繞廊,水池和平臺組合成縱軸對稱、多進院落的布局,院宇開闊,殿閣井然有序。中、晚唐時期,壁畫中為了表示寺院壯觀華麗,把寺院的三門、鐘樓、藏經樓、歌臺等畫在寺院最前面,架樓疊屋,層層密密,使建筑群擁擠繁復,似有踵事增華的感覺,壁畫正逐漸走向程序化[31]。阿彌陀經變和彌勒經變這兩種經變的畫面構成非常相似,即佛像和圣眾坐在平臺上,平臺建在寶池中,同時畫有建筑圖。通過分析大幅凈土變中的建筑圖的畫功特色,發現貞觀年間的第220窟和武則天時期第353窟各具特色[32]。莫高窟第148窟開鑿于盛唐,其東壁南側畫一幅中堂向心式觀無量壽經變畫,壁畫呈現出凈土世界建筑群,包括佛殿、配樓、樓閣、回廊、角樓、廟宇建筑、王舍城、寶樓等。中央佛殿為五開間,進深用四柱;屋頂形式有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雙坡頂、懸山頂等;斗栱位置主要在柱頭和轉角。壁畫中的建筑形象基本以現實中的建筑為依據,體現了盛唐時期建筑的特點[33]。隨著中唐以后“稱名念佛”修持法取代“觀想念佛法”,寶池-露臺布局在敦煌經變畫中數目減少。在這個過程中,“池”-“臺”這一對關系中,池從初唐早期環境主體地位退化到中唐以后成為臺的背景、分割線,而臺作為諸神的載體建筑,從初唐的簡單走向盛唐的豐富細致和中唐以后的程序化。凈土經變中的寶池-露臺布局在中唐以后影響到非凈土經變,并形成更加簡略而象征意義的方形、亞字形巨大平臺布局[34]。榆林窟第3窟西壁門兩側繪制文殊變和普賢變,用水墨山水畫作為壁畫的背景,畫面中除了佛寺,還有亭、草堂、園石。通過對古典文學作品、中國古代園林藝術、唐宋時代繪畫作品的詳細調查,發現亭、草堂、園石可以反映文人的生活、增添文人的色彩,并且可供人們觀賞,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35]。

敦煌建筑畫中的局部形象,是對當時建筑物的忠實寫照,它們雖然不是實物,但在我國早期古代建筑缺乏實物的情況下,所提供的形象卻又是文獻資料所無法比擬的,敦煌壁畫中的建筑畫所表現的建筑形象就成為古代建筑信息的保留和傳播通道,如臺基階梯、須彌座、散水、欄桿、柱枋、門窗、斗拱、屋檐、屋頂、瓦飾、脊飾、塔剎、相輪等。起翹的屋角又稱為翼角,形象有些象鳥翼上翻的樣子,角翹使建筑輪廓更加輕揚秀逸,給古典建筑平添了許多風韻趣味。角翹在東漢已經出現,魏晉時仍極少應用,至唐漸多,同時仍有不少無角翹的例證,唐代可說是有角翹和無角翹二者并行的時代,角翹在建筑上的普及是宋初以后的事。從唐至清,凡有角翹的建筑,其翹度是漸趨加劇的。歷代角翹的流行情況。角翹肇興于北方漸流于南方,起源和發展與斗拱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它與椽與飛的排列方式以及由昂之設等都有內在的有機聯系,自有其結構邏輯上的依據,是大木結構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36]。平閣和樓櫓作為單體建筑中的2種類型,它們的形象存在于敦煌壁畫中。平閣在初唐就已經出現了,流行于盛唐,中唐以后逐漸消失。樓櫓可以登高望遠,可以用于軍事,敦煌壁畫中的樓櫓上的人物多是佛、菩薩以及樂伎等。樓櫓形式絕跡于宋代壁畫,逐漸演變為盝頂建筑[37]。敦煌石窟中唐時期的建筑畫中保留了早期藏民族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在中原地區流行的翼形栱樣式與吐蕃壁畫中的一種葉狀斗拱近似,中原建筑斗拱上的翼形栱出現時間均晚于吐蕃時期,且“翼”與“葉”讀音相近,再加之吐蕃語與漢語的差異原因,導致吐蕃地區樹葉形狀的葉形拱演變為“翼形拱”[38]。在我國古代建筑脊飾中,鴟尾作為厭火辟邪的象征,常被用于象征權力和宗教的建筑之中,中唐之前的鴟尾呈現出似鳥非魚的特征,中唐之后逐漸演變成魚形和獸形。在敦煌壁畫建筑中的脊飾鴟尾大致分為鳳鳥形鴟尾和魚形吻鴟尾,這種特殊的鴟尾形象源頭是摩竭魚的變形,不僅具有功能性特征,還兼具裝飾性和鑒賞性[39]。

敦煌壁畫中有許多塔的形象,包含窣堵婆式、單層木塔、樓閣式木塔、單層磚石塔、多層磚石塔、磚木混合塔等類型。有的塔高達2~3 m,有的僅高幾厘米。莫高窟壁畫中的窣堵婆式塔較多,有單層或雙層素平臺基,高聳的覆缽形塔身、蓮瓣或忍冬紋飾覆缽,覆缽上面有塔剎相輪;單層磚石塔方柱形或圓柱形,磚砌素平臺基,臺基下有散水,塔身疊澀出檐,塔頂平面方形,塔剎相輪四重;單層木塔基座華麗,塔頂作四角攢尖,塔剎由山花蕉葉、相輪、華蓋寶珠等裝飾;樓閣式塔以四層塔較多,平面形式多為方形,以歇山屋頂作頂,沒有塔剎相輪;多層磚石塔平面方形,每層塔身有疊澀出檐,檐端懸金鐸,檐變有山花蕉葉,塔剎有四重相輪;磚木混合塔疊澀須彌座,塔身中有圓券龕,廡殿屋頂,正脊中部置窣堵婆,正脊兩端有鴟尾,覆缽上有錐體狀的塔剎,頂上懸幡[40]。

1000多年的敦煌石窟藝術壁畫中從始至終都有城的形象,類型種類繁多。壁畫中城防建設與設施也是最完善的,有高大壯觀的城門樓、凸出的馬面(既敵樓)與角樓、蹬城的慢道等,同時在城市的建筑規模及城門前的布置中還能看到城市的等級制度。在城的建筑與裝飾上既符合就地取材的要求,也順應當時的建筑潮流,利用各種花磚將城墻、城門等裝飾起來,顯現出城市的繁華富麗[41]。敦煌莫高窟第61窟為公元947年曹元忠夫婦出資營建,因窟內供奉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堂”,主室窟頂呈覆斗形,窟內正面壁繪制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圖,圖中布滿了大小寺院(樓閣界畫)、傳說故事、高僧說法、信徒巡禮等形象,并且有從太原經五臺到鎮州的鳥瞰圖。這幅五臺山圖補充了五臺山歷史的空白,給我國建筑史、藝術史、佛教史提供了嶄新的史料[42]。

敦煌莫高窟北周第296窟、隋代第302窟、初唐第321窟、五代第72窟等窟的壁畫中對建筑施工場面進行了描述,再現了一千多年或幾百年以前工匠建塔、建屋的場景。畫幅中的工匠,大都赤身露體,可知當時通常的情況,為人所習見,所以納諸畫中。北周和隋代兩幅畫里有工人手持矩尺的形象,可能是技術較高的工匠,負檢查指揮之責。隋代壁畫畫出轆轤,轆轤即滑輪,作垂直運輸用。五代的那一幅描繪修塑大佛場面的畫上有腳手架。腳手架古代稱為“棚閣”,又或借稱為“棧道”或“懸閣”[43]。

敦煌壁畫中的建筑雖非實物建筑,但其寫實性使得敦煌壁畫建筑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也是敦煌建筑研究中最重要、最豐富的部分。從公元366年至公元1365年,敦煌石窟整整開鑿營建了1000年,未曾間斷,這1000年的古代壁畫中繪有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文化相互交流影響的建筑,保存了不同類型古代建筑的營建與發展演化史。另外,在壁畫中繪制的諸多建筑場景,也為研究古代建筑科技史留下極為珍貴的圖像資料,補充了我國古代建筑著作中僅為文字記錄的缺憾,為我國古代建筑科技研究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形象資料。

3 結論

通過研讀大量敦煌石窟建筑研究文獻,利用文獻分類學,在對敦煌石窟建筑研究文獻分類的基礎上,詳細地梳理和總結了敦煌石窟建筑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現狀與進展。主要得出以下幾方面的結論:

(1)從敦煌石窟建筑整個研究歷程來看,敦煌石窟的建筑研究體現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整體到細節的研究歷程。研究更多集中于石窟營建研究、石窟形制研究、石窟窟檐研究、敦煌壁畫中的建筑圖像研究4個方面。

(2)敦煌石窟建筑研究作為敦煌學主要研究內容之一,石窟建筑和壁畫中的建筑所提供的形象是文獻資料所無法比擬的,對厘清我國古代建筑營建脈絡和發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義。

(3)從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來看,盡管敦煌石窟建筑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研究的專家學者數量較少,研究成果在敦煌學中的影響力還有待加強;從研究方法手段來看,敦煌石窟建筑研究更多的是將歷史文獻和建筑史相結合來開展研究,也急需開展多學科支撐下的綜合研究。

猜你喜歡
敦煌建筑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現代裝飾(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福利网址| 亚洲第一色视频|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91九色视频网| 无码久看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www.亚洲天堂| 亚洲手机在线|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日韩第九页| 国产不卡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97|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久久毛片基地|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5555国产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五月天久久婷婷|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婷婷午夜天|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日韩中文欧美|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精品三级网站|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激情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毛片网站观看|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综合色亚洲|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无码37.| 色婷婷综合在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