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彥麗
(西平縣融媒體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900)
傳統電視媒體作為廣大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電視畫面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有效滿足人們對于電視節目畫面的質量要求,后期制作人員必須充分重視畫面的選取以及剪輯工作,并利用科學的畫面選取方式以及剪輯手法來開展這項復雜的工作,才能確保電視節目的畫面質量以及畫面內容的連貫性[1]。鑒于此,本文以電視畫面的選擇和剪輯需要考慮的因素作為研究主題,對其展開相應的探討。
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節目視頻畫面的選擇以及剪輯工作可稱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創作活動。因此,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工作的具體展開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在選擇視頻畫面和剪輯相應的片段時都應當考慮以下這些因素,從而能不斷優化電視節目視頻的畫面感,以此有效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2]。
電視節目的拍攝以及制作,從某種角度而言,是電視編導表達自身思想的一種體現。因此,無論是電視節目畫面的選擇,還是視頻畫面的剪輯和拼接工作,相關工作人員都需要考慮是否符合電視編導制作和拍攝這檔節目的思想意圖,確保所選取的畫面和剪輯出來的視頻畫面能夠不違背編導的制作意圖。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展開電視畫面的選取和相應的剪輯工作之前,應當從多個方面深入地分析和了解編導錄制這檔電視節目的動機,從而根據電視節目所要表達的主旨和導演的意圖,制定科學的畫面選取策略和剪輯方式。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結合電視節目的主要內容來對拍攝和錄制的一些節目畫面進行科學且細致的剪輯,同時也要巧妙地選擇一些合適的畫面來展開相應的剪輯,才能使剪輯完成后的電視節目畫面可以充分彰顯出電視編導的主要意圖,以此有效提升電視節目后期制作與剪輯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統性[3]。
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不同工作人員的審美水平和審美觀念存在一定的差異,每個剪輯人員自身都有獨特的工作優勢和剪輯風格。為了避免所選擇的節目視頻畫面或者剪輯方式與市面上其他節目畫面的風格雷同,剪輯工作人員應當在畫面剪輯的工作過程中,深入思考應當如何在凸顯自身的獨特剪輯風格,使得剪輯合成的畫面能夠突出一定的個性化特征。因此,在實際的畫面選取以及剪輯工作中,后期制作人員應當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利用自身獨特的畫面選取理念、畫面選取技術以及剪輯風格,來對電視節目拍攝過程中形成的視頻畫面進行合理的加工及處理。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全面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畫面的選取,通常會利用各種類型的技術來展開相應的操作,從而不斷提高電視畫面選取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摳像技術在電視節目的畫面選取工作中不僅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地利用摳像技術來選擇電視節目的畫面,可以充分發揮出這一創作技巧的應用價值,所以摳像技術通常是電視節目畫面選取工作的核心。相關工作人員在采用摳像技術來完成電視節目畫面的選取工作時,不僅要科學把控光線的強度和亮度,還應當運用一些其他的技術來與之相結合,從而不斷提升電視節目畫面的美觀度。疊化技術通常也是相關工作人員在電視節目的畫面選取工作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技術。運用這種技術,往往可以使電視節目中的人物、風景以及建筑等具有鮮明的層次感和代入感,從而給電視觀眾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體驗。相關工作人員在應用疊化技術來開展電視節目畫面選取工作時,應當充分了解疊化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深入剖析該創作技術的使用邊界和使用禁忌,在多種創作技巧的輔助下,合理地應用各種類型的創作技術,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疊化技術的人物塑造作用,以此確保所選取的畫面能夠有效吸引受眾的眼球。
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在選取節目的視頻畫面時,應當充分結合節目內容的表達需要以及觀眾的接受程度來確定節目視頻畫面選取的時間長度,促使觀眾對電視節目畫面講述的主要內容和節目主題形成獨特的看法和見解。通常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在選取一些遠景畫面時,應當確保其所選取的畫面時間長度保持在8~12 s,倘若選取的是全景畫面,則應當使得畫面的時間長度保持在5~8 s,中景畫面的時間長度應保持在5~6 s,近景畫面的選取則應當維持在3 s左右,而針對一些特寫畫面的選取,應當讓其時間長度維持在2 s。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的畫面選取工作過程中,根據景物的遠近來合理確定其所選取的畫面長度,從而有效提升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過程中的舒適度,為電視節目收視率和傳播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畫面選取工作時,應當結合電視節目的類型和主題來選擇相應的鏡頭畫面,從而確保其所選取的畫面能夠符合電視節目的不同類型和電視節目的主題內容。例如,新聞類節目通常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時效性,針對這類節目視頻畫面的選取,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盡可能地選擇一些鏡頭穩定的視頻畫面,這樣可以讓電視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新聞節目表達的主要內容。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多選擇一些平拍的內容畫面來展開相應的剪輯工作,因為平拍性的畫面往往比較接近電視觀眾的日常生活,這可以讓節目畫面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感官習慣。而針對渲染類的節目,相關工作人員在展開畫面選取工作時,就可以盡量選擇一些仰拍或者是俯拍類的鏡頭畫面,這類鏡頭畫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渲染的效果。
在電視節目的拍攝和制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通常需要對多個鏡頭畫面進行拍攝。但由于拍攝地點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技術來連接多個不同地點的鏡頭畫面,從而有效銜接電視節目的各個畫面。相關工作人員在對節目視頻畫面和不同的鏡頭進行剪輯時,應當巧妙地運用轉場技術來完成相應的剪輯工作。轉場技術通常包含有技巧的專場和無技巧的轉場兩種。有技巧的轉場通常是使用淡入、淡出、定格等轉場特效來實現鏡頭畫面的轉場效果。而無技巧的轉場主要是運用大多數電視節目拍攝中的人和物以及景等為依據而展開轉場工作,通常會應用到的轉場方式有虛焦鏡頭和特寫鏡頭等[8]。一般而言,有技巧的轉場比無技巧的轉場要求更高,需要高素質的剪輯工作人員和拍攝人員共同來完成。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對不同的畫面進行剪輯時,應當根據電視節目主題內容的邏輯性合理地運用轉場技術來實現鏡頭的切換和畫面的轉場,確保每個不同鏡頭畫面之間能夠有效銜接起來,以此確保電視節目畫面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電視觀眾對于節目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往往會受到內容的節奏影響。相關工作人員若想使畫面在藝術上達到渲染的效果,就需要在剪輯的過程中合理掌控畫面內容的節奏感,以此逐漸將觀眾帶入到電視節目中。相關工作人員在對節目視頻畫面進行剪輯時,應當充分結合電視節目的主題和節目中的主要人物來展開相應的剪輯工作,并要對畫面的剪輯進行整體的協調,從而將電視節目所要表達的情感推到高點,這樣才能讓觀眾在節奏的影響下,與節目本身融合為一體[4]。
在對電視節目拍攝制作的過程中,每個鏡頭的畫面拍攝時間和拍攝地點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剪輯過程中也要對這些不同場景的畫面節奏進行合理把控,對每個細節的節奏進行整體的協調,才能讓電視節目的不同場景畫面在節奏上能夠得到有效的銜接。
剪輯人員對于畫面的剪輯風格不僅會影響到節目的后期制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導演的拍攝意圖。由此可見,后期制作工作中,剪輯人員的剪輯風格能否與前期拍攝的風格形成統一,是電視節目成敗的一大關鍵點。有很多電視節目的敗筆都在于鏡頭畫面的剪輯風格并沒有形成統一,直接影響了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對所選取的視頻畫面進行剪輯的過程中,應當對節目的整體剪輯風格進行統一。
首先,相關工作人員在對選取好的節目鏡頭和場景畫面進行剪輯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遵循影視剪輯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原則,要加強與其他工作人員的交流與溝通,明確導演拍攝每個片段的意圖,共同商量和討論節目的剪輯風格,從而確定和統一節目后期制作的整體風格。
其次,相關工作人員根據確定好的風格在對節目內容和選取好的相關片段進行剪輯的過程中,其所運用的濾鏡和色調以及整體元素也要充分注重統一性,并要確定好一兩種統一的主色調。
最后,相關工作人員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對不同的場景畫面和拍攝的鏡頭視頻畫面進行合理的剪輯時,也應當與拍攝人員以及導演共同商量節目內容的布局,促使節目的整體布局和每個視頻畫面的布局能夠形成統一。
現如今,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質量要求和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相關工作人員若想有效提升電視畫面的剪輯效果以及電視節目的整體收視率,就必須運用個性化的剪輯方式和剪輯手法來開展后期剪輯工作。
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立足電視節目的類型和主要特征,根據受眾的需求和喜好,不斷調整相應的剪輯方式。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前期所選擇的鏡頭畫面進行編輯剪輯的過程中,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各種先進的技術,來挖掘、剖析受眾的需求和喜好,充分了解何種視頻畫面能夠有效吸引受眾的眼球,結合受眾的不同視覺要求和喜好來進行相應的剪輯,從而使所剪輯出來的節目視頻畫面能夠有效滿足受眾對節目畫面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利用蒙太奇手法不斷豐富整檔節目的內容,使內容更貼合于受眾的實際生活,從而提升電視節目的趣味性和收視率。
另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不斷創新電視節目的剪輯方式和剪輯手法,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剪輯方式對節目的視頻畫面進行相應的剪輯。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積極掌握剪映、愛剪輯等各種剪輯軟件的功能和應用,并結合電視臺當地的地域風情和民俗特色來做好電視畫面的剪輯工作,在節目的畫面剪輯中融入電視臺當地的一些特色景點和特效,使所制作出來的電視節目充滿地域性特征和個性化特征,才能有效迎合受眾對于電視節目的需求[5]。
后期制作人員在對電視畫面進行選擇以及剪輯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電視節目制作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多方位的考慮,才可以更好地實現電視畫面的有效組接以及電視節目內容的表達。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充分了解受眾對于節目的實際需求以及喜好,根據受眾的不同需求來開展個性化的剪輯工作,使其剪輯而成的節目畫面能夠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以此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對其進行關注,從而有效拓寬電視節目的傳播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