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語二語學習者學術漢語寫作能力研究

2022-02-26 04:44:36亓海峰丁安琪張艷莉
關鍵詞:留學生詞匯研究

亓海峰 丁安琪 張艷莉

一 引言

目前,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來華留學生占比逐步上升,發展與專業學習相關的學術漢語能力成為留學生培養中亟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其中,學術漢語寫作能力是學術漢語能力構成的基礎和核心。

由于學術漢語寫作能力普遍缺失,留學生在專業論文撰寫中有較多困難,論文撰寫質量不高成為來華留學生培養中的通病。已有不少研究指出了留學生學位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亓華、范桂娟等都指出留學生學位論文在撰寫規范、研究方法、語言表達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其中,最為集中的問題就是不能恰當地運用學術語言進行論文寫作(1)亓華《留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點與規范化指導》,《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第1期,第6-11頁;范桂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外國留學生的培養問題探討》,《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第62-68頁。。“碩士生、博士生的大量增加使得我們還要研究在不以漢語為學習內容、而是作為純粹的學術工具的專業學習環境下,如何讓外國學生有效地用漢語這個工具去學習和研究專業內容并用漢語寫作學位論文。這是近些年才逐步凸顯出來的問題,給我們的教學法研究提出了挑戰”(2)吳勇毅《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法研究四十年之拾穗》,《國際漢語教育》2018年第4期,第48-49頁。。對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和研究需要引起充分重視。

學術漢語寫作能力是指用于學術研究和專業學習的書面語表達能力,與其他語體相比,學術寫作語言更為簡潔、嚴謹、正式,在二語寫作中具有特殊性。目前對于漢語二語學習者學術漢語寫作能力的研究還非常有限,二語學習者在學術漢語表達中詞匯、語法、篇章等方面具有哪些特征都需要進行深入探討。

基于此,本文在二語寫作的CAF(復雜度、準確度、流利度)分析框架下,采用詞匯、語法的復雜度、準確度以及虛詞的運用特征作為分析指標,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二語學習者為考察對象,對其學術漢語寫作能力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

二 文獻回顧

(一)學術漢語的提出

英語二語教學中跟專業學習密切相關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稱為“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EAP),學術英語以專業學習需求為驅動,用于專業學習和研究,學術英語教學為學習者用英語從事自己的專業學習和學術活動提供語言支撐(3)蔡基剛《學術英語再認識:學術英語或通用英語?》,《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第7-11頁。。“學術漢語”借鑒自“學術英語”,其內涵可界定為“從事專業學習和學術研究所使用的漢語”(4)汲傳波《韓國學生漢語學術論文中文言結構使用初探》,《漢語學習》2016年第6期,第78頁。。學術漢語能力是與學科專業領域內的同行進行口語交流和書面交流、進行專業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在特定專業領域內需要掌握的語言能力即專門學術漢語能力。

學術漢語屬于專門用途漢語,學界很早就開始關注專門用途漢語的教學實踐研究。張道一提出加強特殊目的漢語教學并呼吁應重視培養預科留學生開展專業學習需要打下的語言基礎,漢語教學領域在80年代也開展了科技漢語、商務漢語等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的編撰和研究,但當時未明確提出學術漢語的概念(5)張道一《建設對外漢語教學這個新興學科》,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組織委員會編《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522-528頁。。單韻鳴以科技漢語教材為例探討了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的編寫,該研究首次提出學術漢語的概念并探討了其與通用漢語的區別(6)單韻鳴《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的編寫問題——以〈科技漢語閱讀教程〉系列教材為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31-37頁。。李泉擴大了專門用途漢語的內涵,將專門用途漢語分為專業漢語和業務漢語(7)李泉《論專門用途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第3期,第110-117頁。,但尚未明確指出學術漢語在專門用途漢語中的地位。高增霞、劉福英提出學術漢語教學應以“訓練學生運用漢語從事專業學習和學術活動”為目標,該研究明確了學術漢語的內涵和外延,將學術漢語分為特殊學術用途漢語和通用學術用途漢語(8)高增霞、劉福英《論學術漢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6年第2期,第44-45頁。。張赪等進一步厘清了學術漢語的概念,學術漢語“可區分為通用學術漢語與專門學術漢語。熟練運用通用學術漢語是來華攻讀學位的留學生必須掌握的語言能力之一,而對專門學術漢語運用的熟練程度則是區別某專業領域內新手與專家的重要依據之一”(9)張赪、李加、申盛夏《學術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6期,第20頁。。上述研究關于學術漢語內涵和外延的定位從源頭上推動了學術漢語相關的教學實踐和習得研究。

(二)二語學術寫作的研究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研究在國內外均有較多二語學術寫作的研究成果,可分為教學實踐和文本語言特征分析兩個分支領域。教學實踐研究包括EAP的教學策略、教學過程、學習者的寫作過程、寫作信念等。關于英語二語學術寫作文本特征的研究多基于語料庫對學習者的詞匯、短語或語塊、句法、語步等多種特征開展實證研究。比如:杜季兵在自建語料庫的基礎上研究發現國內英語學習者學術語體的平均詞長和句長都大于一般文本,詞塊結構和功能類型比較豐富(10)杜澤兵《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術英語詞塊結構和功能特征研究》,《外語電化教學》2016年第5期,第9-13頁。;徐昉對中國英語專業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論文中的學術詞塊與國際學者常用詞塊進行對比,發現其大量使用的學術詞塊與國際學者常用詞塊之間存在明顯差異(11)徐昉《中國學生英語學術寫作中身份語塊的語料庫研究》,《外語研究》2011年第3期,第57-63頁。。上述研究所分析的文本多為二語者的學術論文,針對論文的題目、摘要、引言、結論等不同部分進行語言特征多維度的量化分析,有助于認識二語者學術英語寫作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對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的研究有較多啟發。

相對于學術英語寫作,關于學術漢語寫作的研究,特別是針對漢語二語者開展的實證研究則較為薄弱。20世紀80年代漢語學界就開始了關于專門用途漢語語言特征的分析:杜厚文從語體的角度針對專門用途漢語進行了定性研究,發現科技漢語具有大量使用專業術語、抽象詞語、長定語和部分文言詞語的特點,從詞語和句式的特征上考察了其特點(12)杜厚文《漢語科技文體的語言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第2期,第87-101、160頁;杜厚文《科技漢語中的長定語》,《語言教學與研究》1988年第3期,第47-58頁。;汲傳波通過自建學術論文語料庫考察了韓國留學生本科論文文言結構的使用特征,發現韓國留學生語體能力不足、存在少用漢語文言結構的傾向,從語體特征的角度對學術漢語寫作進行了實證研究(13)汲傳波《韓國學生漢語學術論文中文言結構使用初探》,《漢語學習》2016年第6期,第77-85頁。;李海燕等從本科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課的需求和課程建設角度對學術漢語寫作進行探討,并基于教學實踐呼吁重視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14)李海燕、張文賢、辛平《本科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課需求調查與課程建設——以北京大學本科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通選課為例》,《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2020年第1期,第51-60頁。;張赪等在自建學術漢語論文語料庫的基礎上比較了6類不同學科學術語體的詞匯特征,對學術漢語詞匯特征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并提取了高頻學術漢語虛詞詞表(15)張赪、李加、申盛夏《學術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6期,第19-27頁。,但未對二語者學術漢語語言特征進行考察。

上述研究對學術漢語寫作研究的開展打下了基礎,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出學術漢語寫作在語體方面的特殊性。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應具有與通用漢語寫作不同的要求及特征,但目前學界對二語學習者學術漢語寫作語言特征的探索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非常匱乏,尚無法對二語者和母語者學術漢語寫作的差異及影響因素、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能力的發展過程等問題形成明晰的認識,因此本文在自建學術漢語論文語料庫的基礎上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學術漢語寫作能力進行初步考察。主要研究如下問題:(1)與母語者相比,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中詞匯、語法的復雜度、準確度有何特征?(2)與本科生相比,經過兩到三年的專業訓練之后,碩士留學生的學術漢語寫作能力有何發展變化?(3)與母語者相比,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中高頻介詞和連詞的使用有何差異?

三 研究設計

(一)語料來源

學術論文摘要是對論文內容進行概述的獨立的語篇,“作為學術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具有指引讀者、便于檢索和查閱等多種功能”(16)劉輝《學術論文摘要的目的連貫模式研究》,《外語學刊》2013年第1期,第71頁。,因此我們采用學術論文摘要進行文本分析。所收集的語料分別來自二語者和母語者的學術論文并自建小型語料庫,其中二語者語料共32 850字,母語者對比語料共27 655字。二語者為上海某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本科生漢語學習時間為4年左右,均已通過HSK6級,成績在205分以上;碩士生漢語學習時間為6-7年,均已通過HSK6級,成績在220分以上。二者均屬于高級漢語水平學習者。受試者主要來自泰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韓國、日本。本研究收集了56位本科留學生畢業論文初稿的中文摘要和70位碩士留學生學期論文初稿的中文摘要。論文初稿基本未經指導教師修改,能較真實地體現出受試者的語言表達水平。母語者語料來自漢語國際教育領域的核心期刊《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采用了兩家期刊2017-2020年間引用率較高的84篇論文的摘要作為母語者語料參考數據,以更清晰地呈現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的特點。

(二)分析維度和指標

我們對語料進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由于學術漢語語體方面具有特殊性,相較于其他文本,其語言更為精準、正式、詞匯密度更高。我們從詞匯、語法的復雜度、準確度三方面進行多維度的量化分析,并針對介詞和連詞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性分析。

對語料準確度和復雜度的分析參照亓海峰、廖建玲采用了多項分析指標(17)亓海峰、廖建玲《基于記敘文和議論文的漢語二語寫作發展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19年第4期,第567頁。。各指標的測量方法見表1。

表1 語料分析指標

詞匯復雜度是寫作中反映詞匯質量的重要維度,我們采用詞匯的多樣性、詞匯密度、虛詞詞類比例三種指標綜合考察詞匯的復雜度。漢語二語寫作的多項研究中采用多樣性、密度等指標對學習者寫作中的詞匯能力進行研究,比如吳繼峰在研究中用上述分析指標對二語者漢語寫作的詞匯特征進行考察,發現上述指標能有效反映不同漢語水平學習者書面語表達詞匯的復雜性(18)吳繼峰《英語母語者漢語寫作中的詞匯豐富性發展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16年第1期,第129-142頁。。詞匯多樣性采用類符/形符(type-token ratio),即不重復詞數/總詞數,詞匯密度采用實詞量占總詞匯量的比例(19)Jean Ure, “Lexical Density and Register Differentiation,” in Applications of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1969, eds. G. E. Perren and J. L. M. Tri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443-452.。杜厚文指出科技文體中常使用介詞、連詞等虛詞(20)杜厚文《漢語科技文體的語言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第2期,第94頁。,在學術漢語的詞匯復雜度分析中,我們將虛詞詞類比率作為分析指標之一,各虛詞類占總詞數的比例構成虛詞詞類比率。

句法復雜度采用T單位長度作為主要分析指標,T單位長度采用總詞數占T單位總數的比例。T單位是獨立主句及它所嵌入或附帶的一個或多個句子成分或從句(21)Wenying Jiang, “Measurements of Development in L2 Written Production: The Case of L2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34, no. 1 (February 2013): 1-24.。在英語二語寫作研究中T單位是一項應用較為廣泛的有效分析指標,沈金花、鮑貴在英語二語寫作的研究中發現文體對英語寫作的T單位長度有顯著影響(22)沈金花、鮑貴《語言水平和體裁對英語學習者作文句法長度的影響》,《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第73-76頁。,吳繼峰在漢語二語寫作研究中也發現T單位長度對文體比較敏感,在漢語二語寫作中這一指標逐步被采用并證明了這一分析指標具有適用性(23)吳繼峰《韓國學生不同文體寫作中的語言特征對比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9年第5期,第1-12頁。。關于準確度本研究采用T單位正確率(正確的T單位/T單位總數)作為單一指標,由于有誤的T單位會受到詞匯及句法的共同影響,T單位準確率可以反映出詞匯和語法是否準確,所以在準確度的分析中我們僅采用T單位正確率作為分析指標。

語料的定性分析中我們采用高頻介詞和高頻連詞考察二語者學術漢語的語體特點。張赪等基于小型語料庫對母語者學術漢語核心虛詞進行了考察,發現“學術漢語高頻使用一小部分虛詞”(24)張赪、李加、申盛夏《學術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6期,第26頁。。對二語者學術論文的語料分析我們也著重對這類比較封閉的詞類進行考察,對篇章中具有介引、連接作用的介詞及連詞進行歸類和分析。

(三)數據處理

通過“語料庫在線”平臺(25)語料庫在線網址:http://www.aihanyu.org/cncorpus/CpsWParser.aspx。對語料進行分詞并標注詞性,再進行人工核對,計算出每篇語料的總詞數、詞頻和實詞、虛詞各詞類的詞數及不重復詞數。

針對研究問題(1)、(2),本研究對二語者和母語者學術漢語詞匯、語法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語言水平對各項指標的影響。

針對研究問題(3),本研究對母語者、二語者文本中出現的介詞、連詞進行了窮盡式考察,包括介詞、連詞出現的次數、使用頻率和出現的規律,并對語料中高頻出現的介詞和連詞進行了質性分析。

四 分析與討論

(一)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復雜度、準確度的分析

1.詞匯復雜度

表2匯報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二語者和母語者詞匯復雜度各項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二語者與母語者詞匯各指標的對比看,除虛詞詞類比率外,母語者其他各項指標的均值都高于二語者。

表2 詞匯復雜度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母語者詞匯多樣性均值為63.33%,詞匯密度均值為76.07%,多樣性和詞匯密度較高。我們認為,在學術語篇中特別是在學術論文摘要中為避免口語化傾向,需要使用大量專業詞匯和規范正式的表達,二語者在詞匯運用方面上述指標均明顯低于母語者,較之本科生,研究生學術論文中的上述指標均值更接近母語者,顯示出詞匯密度和詞匯多樣性指標對區分不同水平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水平具有有效性。

我們對母語者、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學術漢語文本中詞匯多樣性和詞匯密度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以進一步考察本科、碩士留學生學術漢語文本中各項指標的發展變化。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語言水平對詞匯多樣性的主效應顯著[F(2,207)=9.862,p<.01]。多重比較顯示,本科階段二語者和碩士階段二語者詞匯多樣性呈顯著差異(p<.01 ),這一結果說明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詞匯多樣性有所發展。

Hyland的研究指出學術英語語篇具有實詞高密度的特點(high lexical density)(26)Ken Hyland, “Directives: Argument and Engagement in Academic Wri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23, no. 2 (June 2002): 215-239.,我們對母語者文本詞匯密度的考察有相同發現,方差分析的結果則顯示語言水平之間在詞匯密度性上有明顯差異[F(2,207)=12.240,p<.01]。多重比較顯示,本科階段二語學習者和碩士階段二語學習者的差異(p=.84)不顯著,母語者、二語者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水平二語者在詞匯密度上的差異顯示出二語者學術漢語的詞匯密度發展較慢。

虛詞詞類比率作為詞匯復雜度的一項指標,與其他指標相比,呈現出相反的趨勢,二語者的虛詞詞類比率高于母語者,其中本科階段二語者虛詞詞類比率(23.90%)>碩士階段二語者(21.52%)>母語者(20.69%)。具體到代詞、連詞、助詞等幾種主要詞類,可以發現代詞、連詞和助詞的比率在三者中都呈現出二語者使用比率高于母語者的情況,特別是本科階段二語者學術論文摘要中幾類虛詞使用的比率都較高,分別為4.55%(介詞)、10.77%(助詞)、5.45%(連詞)。這一結果可能與二語者在學術文本中語言不夠簡練,過多地運用助詞、代詞、連詞等有關。

我們分別對母語者和兩組受試介詞比率、連詞比率、助詞比率、代詞比率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以比較語言水平對虛詞詞類使用的影響。母語者、二語者代詞比率差異顯著[F(2,207)=5.835,p=.003],多重比較顯示,本科階段二語學習者和碩士階段二語學習者的差異(p=.467)不顯著;母語者、二語者助詞比率差異顯著[F(2,207)=5.848,p=.003],多重比較顯示,本科和碩士留學生助詞比率差異不顯著(p=.763);母語者、二語者連詞差異[F(2,207)=2.696,p=.070]呈邊緣顯著,多重比較顯示本科、碩士留學生連詞比率無明顯差異(p=.065);母語者、二語者介詞差異不顯著[F(2,207)=3.345,p=.037],多重比較顯示,本科、碩士留學生介詞比率差異不顯著(p=.148)。在虛詞的使用比率上,本科階段二語者與碩士階段二語者之間無明顯差異,反映出二語者在學術漢語寫作中發展虛詞的使用需要較長時間。

2.句法復雜度

表3是母語者、二語者句法復雜度的描述性統計結果。母語者語料的T單位長度均值為14.7188,本科留學生T單位長度均值為13.80,碩士留學生T單位長度均值為13.89,二語者句法復雜度略低于母語者,同時,隨著學習階段的提升,學術漢語文本中T單位更長。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語言水平對平均T單位長度主效應不顯著[F(2,207)=1.459,p=.235],母語者、二語者在T單位長度上差異不顯著,多重比較顯示,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的T單位長度差異也不顯著(p=.990)。上述結果反映出母語者、二語者在學術語體中句法復雜度都較高,這一點與英語二語學術寫作的研究結果一致(27)Viviana Solange Cortes, “Lexical Bundle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History and Biology,” (ph. D Thesis,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2002), 98-223, http://www.pqdtcn.com/thesis Details/521BE69EF61651496728D8EBEDC913B7.。“大量使用長句是學術漢語的重要語法特征之一,長句包括長單句與長復句。長單句的重點在于中心語有多層定語或狀語修飾”(28)張赪、李加、申盛夏《學術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6期,第22頁。,句子、T單位長度有密切關系,本研究對T單位長度的分析結果也印證了母語者、二語者學術漢語文本具有大量使用復雜長句的特征。

表3 句法復雜度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3.準確度

表4是母語者、二語者句法準確度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前所述,由于T單位正確率受到詞匯正確率和句法正確率的影響,準確度的分析采用T單位正確率作為單一分析指標。

表4 句法準確度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相較于母語者,二語者文本的準確度偏低,本科留學生學術漢語文本中的正確率為73.13%,碩士留學生語料中的正確率為79.29%。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語言水平對T單位正確率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2,207)=69.694,p=.000],多重比較顯示,母語者與本科留學生、碩士留學生的差異均非常顯著(p=.000),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之間的差異呈邊緣顯著(p=.047),反映出二語者隨著學習階段的提升,學術漢語的準確度有所發展。

以下是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論文摘要中的片段:

片段1(本科留學生):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泰國學生在課堂怎么學習漢語。在課堂活動中泰國學生用哪些方法來了解漢語,和他們在學習中哪些方法對他們有效果呢,比如說重復操練、看電視劇、背誦等等。本文的調查對象是高中的泰國學生。結果顯示,大部分同學認為錄音和表演對他們課堂學習最有效果。

片段2(碩士留學生):

在一定程度上,漢語學習者對漢語成語的掌握程度能反映出他們的漢語水平。因為漢語成語的龐大數量和客觀難度,所以對大多數意大利漢語學習者來說,成語很難。基于此問題,本文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從意大利漢語中高級學習者為對象,試圖了解他們學習漢語成語的困難和動機有哪些,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希望本文能對意大利的對外漢語教育有貢獻。

片段1為一位本科留學生的論文摘要,片段1平均T單位長度為11.5,總詞數為69個,不重復詞數45個,詞匯密度為69.56%,各項指標接近本科生總體語料的均值。片段1甲級詞41個,乙級詞12個,丙級詞8個,丁級詞及超綱詞8個,60%左右的詞語為難度較低的甲級詞,是簡單常用的詞語,詞匯的復雜度不高。片段1中還使用了語氣詞“呢”,帶有明顯的口語色彩。

片段1中2個T單位存在偏誤:(1)“分析泰國學生在課堂怎么學習漢語”偏誤為詞語遺漏,應為“分析泰國學生在課堂中怎么學習漢語”;(2)“和他們在學習中哪些方法對他們有效果呢”偏誤為成分冗余,應為“在學習中哪些方法對他們有效果呢”。

片段2為一位碩士留學生撰寫的論文摘要,仍有明顯偏誤,比如“本文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從意大利漢語中高級學習者為對象”,存在句式雜糅的偏誤,但相較于片段1,片段2中句式和詞語的復雜度都有所提高,T單位正確率也有了一定提高。

(二)介詞、連詞的定性研究

張赪等對母語者學術漢語高頻虛詞的特征進行了研究,發現連詞、介詞、副詞等封閉性詞類是學術漢語的核心詞類,“人文社科類學術漢語在高頻虛詞使用上更具豐富性”(29)張赪、李加、申盛夏《學術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6期,第23頁。。我們在對母語者、二語者詞匯、句法復雜度及準確度的多個指標量化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介詞和連詞做進一步的定性分析。之所選擇介詞和連詞進行考察,主要在于學術語體中語言的復雜度較高,在較長的單句和復句中帶有介引和連接作用的介詞、連詞必不可少,這兩類詞類在篇章中具有的語法功能更能體現學術漢語的語體色彩。

1.介詞的使用情況

母語者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在”,在全部文本中累計出現頻率為25.18%,使用頻率最低的是“沿”,僅出現了1次,使用頻率為0.15%。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介詞分別為:“在”(25.18%)、“對”(18.85%)、“從”(9.87%)、“以”(6.63%)、“于”(6.04%)、“通過”(5.60%)、“為”(4.86%)、“基于”(4.71%)、“把”(3.09%)、“由”(1.91%)、“對于”(1.33%)、“被”(1.18%)、“根據”(1.18%)、“向”(1.18%)、“依據”(0.88%)。其中,表示方式依據的介詞最多,比如“以”、“根據”、“依據”、“由”、“通過”、“基于”等介詞都具有相同的語法意義,這可能與母語者在學術論文摘要中對某一現象或對象進行客觀分析時,較為注重交代研究的具體方法、分析的依據有關,所以摘要的文本中會頻繁使用表示方式、依據的介詞。

碩士留學生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介詞是“在”,使用頻率最低的介詞是“自從”。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介詞分別為:“在”(31.93%)、“為”(11.23%)、“通過”(7.37%)、“以”(5.96%)、“從”(5.61%)、“關于”(5.26%)、“隨著”(3.51%)、“對于”(3.16%)、“經過”(2.81%)、“把”(2.46%)、“為了”(2.46%)、“針對”(2.46%)、“對”(2.11%)、“讓”(1.75%)、“有關”(1.40%)。其中表示對象內容類的介詞最多,比如“對”、“對于”、“關于”、“有關”、“針對”。

本科留學生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介詞也是“在”,使用頻率最低的介詞是“由”。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介詞分別為:“在”(33.53%)、“對”(14.37%)、“為”(8.69%)、“通過”(6.89%)、“從”(6.29%)、“以”(4.79%)、“隨著”(2.99%)、“讓”(2.69%)、“把”(2.40%)、“被”(2.10%)、“關于”(2.10%)、“為了”(2.10%)、“給”(1.20%)、“當”(0.90%)、“除了”(0.60%)。與碩士留學生文本分析結果一致,表示對象內容類的介詞使用頻次也最多,比如“對”、“關于”、“給”、“向”等都表示介引對象,體現出二語者在論文摘要中更為注重對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的介紹和說明,這一點符合學術語篇的表達需求,但也體現出二語者的摘要中對具體的研究手段、分析依據的說明不夠充分。

馮勝利、吳春相等都指出介詞具有體現語體特征的功能(30)馮勝利《書面語語法及教學的相對獨立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2期,第53-63頁;吳春相《現代漢語介詞結構的語體考察》,《當代修辭學》2013年第4期,第52-61頁。。我們選取母語者、二語者文本中使用頻率較高的15個介詞,依據吳春相的分類將其分為口語語體介詞、中性語體介詞和書面語體介詞三類,用以比較母語者、二語者介詞使用情況的異同。比較結果見表5。

表5 母語者和二語學習者介詞使用情況對比

母語者文本中使用頻率高的介詞大部分帶有書面語體特征,有些介詞帶有文言色彩,比如“于”、“由”、“基于”。二語者文本中使用頻率高的介詞多帶有口語語體特征,比如“為了”、“當”、“隨著”、“讓”、“給”,特別是本科留學生的文本中大部分介詞都帶有口語語體特征,碩士留學生文本中書面語語體特征的介詞比例有所增加,但仍帶有較明顯的口語特征。

2.連詞的使用情況

母語者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連詞是“和”,使用頻率最低的連詞是“無論”。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連詞分別為:“和”、“與”、“而”、“并”、“及”、“以及”、“則”、“因此”、“但”、“或”、“此外”、“且”、“從而”、“因”、“進而”。從其所表示的連接關系看,主要表示并列關系、因果關系、轉折關系和遞進關系。摘要中一般需要說明研究條件、研究方法并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歸納研究結果和研究發現,表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連詞的高頻使用與文本中需要較為充分地交代研究條件有關,因果關系和轉折關系連詞的高頻使用與文本中需要依據研究條件進行因果論證有關。上述高頻連詞的使用符合學術論文寫作的特點。

表6 母語者和二語學習者使用高頻連詞情況對比

碩士留學生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連詞是“和”,使用頻率最低的是“從而”,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連詞分別為:“和”、“與”、“但是”、“并”、“因此”、“以及”、“所以”、“由于”、“而”、“因為”、“并且”、“而且”、“然后”、“如果”、“雖然”。上述高頻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的最多,與母語者不同的是表示假設關系和承接關系的連詞也是高頻使用的連詞。

本科留學生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連詞也是“和”,使用頻率最低的是“然而”。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5位的連詞分別為:“和”、“并”、“但是”、“所以”、“比如”、“因為”、“而且”、“因此”、“由于”、“不僅”、“雖然”、“然后”、“從而”、“不管”、“比如說”。其中表示并列關系和因果關系的連詞數量最多。與母語者不同,本科留學生使用高頻連詞表示的連接關系更為多樣,表解說關系、承接關系和條件關系的連詞都成為高頻連詞。

五 結語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在CAF框架下,通過自建小型語料庫,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留學生和碩士留學生論文摘要進行考察并參照母語者學術論文摘要進行對比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二語者學術漢語表達中語言的復雜度與母語者存在明顯差異,其中,詞匯復雜度差異非常顯著,語法復雜度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同指標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這一方面反映出在學術漢語的書面表達中二語者有與母語者接近的方面,在學術語體中都傾向于使用復雜的長句進行表達;另一方面反映出相較于詞匯復雜度,句法復雜度的發展優先于詞匯復雜度。在詞匯復雜度的各項指標中,隨著語言水平和學習階段的提升,詞匯多樣性有所發展,碩士留學生文本中詞匯多樣性更接近母語者,與本科留學生有顯著差異,詞匯密度和虛詞比率二者無明顯差異,詞匯密度與文本的難度有一定關系,“詞匯密度高的篇章蘊含的信息語域廣,人們對詞匯密度高的篇章的感知比對詞匯密度低的篇章的感知要難”(31)呂文濤、姚雙云《詞匯規制與立法語言的簡明性》,《語言文字應用》2018年第4期,第67頁。。從本研究的調查結果可知,二語者文本的閱讀難度較低,文體特色不明顯。

第二,本研究采用T單位正確率作為準確度的分析指標,結果顯示,二語者學術漢語書面表達中語言的準確度與母語者有顯著差異,反映出在學術語體中二語者語言的使用仍有較多問題。此外,碩士留學生學術漢語文本的正確度比本科留學生高,二者的差異處于邊緣顯著,說明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準確度會有所發展。本研究結果還反映出T單位指標對二語寫作文本分析具有敏感性,與亓海峰、廖建玲的研究發現相同(32)亓海峰、廖建玲《基于記敘文和議論文的漢語二語寫作發展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19年第4期,第572頁。。

第三,二語者虛詞使用與母語者有顯著差異,具體到不同的虛詞詞類又不盡相同。從質性分析的結果看,母語者學術漢語中常用虛詞的分布和功能與二語者有差別,此外,二語者文本中虛詞使用的總體數量雖然較多,但是重復使用的虛詞多、口語色彩明顯、冗余使用和過度使用的虛詞多。

(二)研究啟示

來華留學接受高等教育的學歷生已成為來華留學生的主流,學術漢語能力是學歷留學生開展專業學習的關鍵,本研究對二語者學術論文寫作的語言特征進行研究,對二語者學術漢語運用能力培養有以下啟示。

第一,學術論文寫作能力是學術漢語運用能力的核心,本研究發現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二語者在論文摘要中語言的復雜度和準確度方面都與母語者有明顯差異,需要在漢語二語寫作教學中訓練二語者運用難度高、復雜的詞匯和句式進行學術表達。同時,要加強學術閱讀,注重引導二語者關注母語者學術漢語表達的常用虛詞和句式。

第二,學術漢語語體具有特殊性,母語者的語言正式、凝練,具有很強的書面語體色彩,母語者、二語者高頻介詞和連詞的對比除了體現出分布和功能的差異,語體色彩上也有較大差異。二語學習者即使到了碩士學習階段,學術論文寫作中語言仍有明顯的口語色彩,在二語寫作教學中應加強語體知識的教學,注重訓練二語者學術寫作中語體風格的培養。

第三,本研究是對二語者學術漢語寫作能力的初步考察,存在若干不足。受試者都來自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語料有一定的局限,未來的研究可考慮擴大語料的范圍,對比不同專業領域二語者學術漢語的語言特征。同時,也可考慮對二語者學術漢語能力的發展進行跟蹤調查,對學術漢語縱向發展可以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此外,對虛詞的研究只考察了介詞、連詞兩個詞類,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可擴大到虛詞的其他詞類,對二語者和母語者虛詞主要詞類的分布及功能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考察。

猜你喜歡
留學生詞匯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山東醫藥(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留學生的“撿”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网址| 亚洲区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青青操国产| 伊人91在线|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 91|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伊人福利视频| www欧美在线观看| 91福利免费| 久久夜色精品| 亚洲视频一区|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日本|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91亚洲国产视频| 91在线高清视频|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综合色天天|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黄色爱视频| 日本三区视频| 九九香蕉视频| 欧美天天干| 亚洲婷婷丁香|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夜夜拍夜夜爽| 国产成人欧美|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亚洲成年人片|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九色视频一区| 91久久大香线蕉| 色偷偷综合网| 丁香六月综合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国产视频入口|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欧美一道本|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18|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