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粹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民生節目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最為貼近大眾實際生活的電視節目。民生節目能夠反映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是國家了解人民群眾實際需求的重要途徑。從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民生節目一直是電視節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隨著新聞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大電視臺為了搶占市場、提高收視率,不斷推出了更多的民生節目,致使民生類節目的競爭壓力愈發激烈,民生節目主持人的風格特色也逐漸成為民生節目能否獲得觀眾喜愛的關鍵因素。
受眾群體是指信息傳播的接收者,包括報刊和書籍的讀者、廣播的聽眾、電影電視的觀眾以及互聯網平臺中的網民,筆者所討論的民生類節目的受眾群體主要指電視節目的觀眾[1]。由于民生類節目內容包羅社會百態,所以民生類節目的受眾群體范圍非常廣泛,不論是各個年齡階段還是從事不同行業的大眾,都是民生節目的傳播對象。比如,健康養生類節目的受眾群體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而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受眾群體多為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所以民生類節目的受眾群體范圍非常廣泛。
民生類節目主要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通俗來講,民生類節目就是講述普通大眾身邊的故事,讓普通人成為電視節目所關注的對象,所以民生類節目都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為基礎進行選題,以保證節目內容更貼近大眾生活。結合當前我國民生類節目的實際播出情況來看,民生類節目的選題主要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生活氣息濃厚。民生主要包括的就是人們的衣食住行,所以民生類節目的主題必然會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健康養生類節目通常會將運動健身、飲食營養以及保健護理等作為主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節目的實用性,而且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其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民生類節目是將人民群眾的生活搬上大熒幕,該類節目的選題主要是反映人民群眾生活中的問題,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困難,替人民群眾發聲,因此民生類節目與人民群眾的生活關系密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
民生類節目的內容與選題一致,都是著重貼近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但是基于民生類節目的時政與社會雙重屬性,民生類節目的內容除了具有生活化的特點,還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社會性[3]。民生類節目內容的生活化特點很好理解,畢竟民生類節目的內容主要就是貼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人文性主要指的是民生類節目內容更加注重“民生、民意、民情”,體現人文思想;而社會性主要指的是民生類節目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生活,能夠反映社會輿論和社會民生問題。
如今我國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利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新聞資訊。在這種背景下,沒有被市場所淘汰,反而仍舊能夠被很多觀眾喜愛的電視節目,成功的一部分原因要歸功于其節目主持人風格鮮明、獨具特色。主持人不論是善于聆聽,還是機智幽默,都能體現出自身的獨特魅力,從而為提高節目效果提供保障。因此,節目主持人個性化對于推動電視行業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對于主持人而言,其主持風格個性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長期在節目中鍛煉、實踐,并總結經驗才能逐漸形成。縱觀各類優質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當前的成績,形成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主持風格,與他們個人長年累月的不斷努力、提升自我密不可分。因此,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有助于促使節目主持人持續進步,不斷提升綜合素養。
電視節目的主要播出目的就是通過節目內容與電視機前的觀眾實現精神層面的交流,不論是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還是讓觀眾形成深刻的印象,都是電視節目傳播信息的最終目的。而電視節目需要主持人向觀眾傳遞信息,通俗來說,主持人是觀眾與節目之間溝通的紐帶,電視節目要想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必然離不開主持人的支撐,而主持人自身的主持風格又關系到節目的實際傳播效果,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評價和印象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持人自身主持風格的影響。因此,節目主持人個性化能夠為節目的傳播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播音基本功是每個節目主持人必備的職業素養,不論是什么節目,主持人都是以聲音作為傳播載體向廣大受眾群體傳播信息,所以語音是否標準,吐字是否清晰,不僅能夠體現出主持人的業務能力,還是關乎節目實際播出效果的重要因素。語音標準、吐字清晰是對從事主持行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夯實播音基本功是民生節目主持人打造個性化主持風格的重要前提。民生節目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注重每個字音的字頭、字腹以及字尾的發音,保證句子停頓和連接用氣的準確性,以免在播報稿件時產生歧義。除此之外,節目主持人在生活中也應主動加強對播音主持基本功的訓練,如氣息訓練、發聲訓練及口腔訓練等,以便夯實播音基本功,為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雖然當前一些電視臺為了進一步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相繼推出了許多運用當地方言的民生節目,但是夯實播音基本功始終都是主持人立足于這一崗位的根本。所以,不論是普通話主持人還是方言主持人,都應嚴格遵循相關要求,不斷加強播音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個人的專業水平,保證播音語言規范,為自身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提供有利條件。
主持人的個人形象不僅能夠直觀地體現出電視節目的整體風格,也關乎著節目給觀眾留下的第一印象,因此民生節目主持人要想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就應當注重樹立個人形象[4]。個人形象與視覺層面的審美有關,民生節目主持人在樹立個人形象時,應當結合節目的實際特點,不能一味地追求讓觀眾耳目一新,而不考慮節目整體的風格和受眾群體的接受程度。所以,主持人在樹立個人形象時,既要凸顯個人的風格特色,還要注意個人形象是否與節目風格相符。以健康養生類節目為例,這類節目主要是向觀眾傳遞準確的健康知識,節目整體的風格基調較為嚴謹認真,受眾群體大多為中老年人,那么這類節目的主持人就應當樹立一個智慧知性、成熟穩重的個人形象。比如,《小強熱線》的主持人王志強每次出鏡打扮得都很休閑,并且會真心與觀眾聊天,像與老朋友聊天一樣,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所以深受觀眾喜愛。此外,主持人在樹立個人形象時,除了要注重自身的衣著外貌,還應時刻注意個人的儀態舉止。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中的主體,一舉一動都在觀眾的注視下,所以其只有儀態舉止落落大方,才能為觀眾呈現更好的節目。
民生類節目要求主持人從大眾的視角出發,用大眾的口吻講述大眾自己的故事,所以,與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相比,民生類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更應該使用平民化、親民化的語言,以便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語言風格。而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很大一部分是從語言層面表現出來的,所以獨特的語言風格是主持人打造個性化主持風格的關鍵。對于民生類節目來說,這類節目有時候會涉及某一專業類知識,如果主持人在節目中僅僅使用專業性的語言,普通觀眾就會難以理解節目中的知識,感覺節目枯燥乏味,這樣不僅會導致信息傳播缺乏有效性,還會使觀眾的觀看興趣下降,從而對節目的收視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民生類節目主持人在實際工作中除了應當秉持嚴謹認真的態度,還需要適當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解釋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論知識,以便保障節目效果[5]。比如新聞節目《24小時》在報道四川某村集資修路的新聞時,主持人就用非常接地氣的話語,通俗易懂地講述了“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主持人說:“村里老人如果要出村趕集,要走30多公里的山路,需要帶上棉被和干糧,因為還得在路上露宿過夜呢。”主持人用這種形象化的語言,能夠讓觀眾立刻明白和理解山路行走的重重困難,理解何為“蜀道難”。主持人在節目中運用平民化、親民化的語言,能夠讓觀眾較為清晰地理解節目內容,這樣不僅能夠達到向觀眾傳遞準確專業知識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提升節目效果,讓節目收獲一批忠實的觀眾。
當然,在打造個性化語言風格時,民生類節目主持人不能為了形成獨特的語言風格就在節目中發出奇怪的口音,也不能為了通俗而通俗,刻意使用生活化語言,這樣不僅會對節目的傳播效果造成負面影響,也有損節目的整體形象,導致節目的客觀性和公信力降低。
對于主持人而言,其要想打造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就應在組織語言、臨場應變及思想表達等方面彰顯自身的個性,尤其是民生類節目的主持人,不僅要成為最貼近群眾內心的益友,還要給予觀眾思想情感上的正確引導。所以,民生類節目主持人要想形成獨具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就要豐富個人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積極深入一線,了解大眾的實際生活,豐富個人的社會實踐經驗,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民生類節目主持人只有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才能提高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在節目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從而給觀眾帶來更有深度和溫度的節目。
在民生類節目與其他類型節目的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民生類節目主持人風格的個性化固然重要,但是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是依托于節目來實現的,而且主持人打造個性化主持風格的最終目的是提升節目效果,所以主持人只有在節目風格與個人風格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才能讓節目更加出彩,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因此,主持人在彰顯自我、打造具有個人特點的主持風格時,應當優先考慮節目整體的風格,并結合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和愿景,從語言表達和外在形象等方面對自身的主持風格進行個性化設計,這樣不僅可以在節目中呈現出不一樣的主持風格,而且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節目的傳播效果。
主持人的工作和從事新聞傳播工作的人員一樣,都是需要向社會大眾傳播信息,只不過主持人在作為信息傳播者時,更多的是需要使用肢體語言進行傳播,而肢體語言是一個人經過大腦思考進行一定的組織加工之后表現出來的,所以主持人在節目中所說的話不僅代表節目的內容,更能反映出其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民生類節目的主持人而言,由于民生類節目的受關注度更高,受眾群體更為廣泛,而且節目本身往往更容易引發群眾的情感共鳴,因此主持人在發表言論時應當注重個人所說的話會對節目和社會大眾可能造成的影響,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堅持自身的職業操守,如此才能在保障節目質量的同時彰顯自身的個人魅力,從而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主持風格。
民生類節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民生類節目內容會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民生類節目主持人想要提升節目質量,就需要打造個性化戰略思維,不能只在室內播報新聞,而是需要真正深入群眾中,真實感受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民生類節目的另一個特點是地域性較強,民生節目內容能夠反映一個地區或者一類事件,不同的地區對同一類民生新聞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別。因此,一個好的民生節目主持人就需要真正深入當地群眾生活中,了解民眾的真實生活情況,只有這樣在主持節目時才能夠更好地把握問題重點,反映出群眾真實的生活狀態。
另外,民生類節目主持人還應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報道新聞,只有這樣才能使節目得到大眾的認可,才能提高自身和節目的影響力。除此之外,主持人還需要不斷尋求進步與創新,深入群眾的生活中,并不斷豐富自身的閱歷,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逐漸形成更具魅力和影響力的大眾代言人。
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核心主體,電視節目的實際傳播效果與主持人個人的綜合素養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民生類節目主持人應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我,夯實自身的播音基本功,在打造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同時,將自身的個性化風格與節目風格相統一,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恪守職業道德,時刻謹記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如此才能不斷提升節目質量,為電視節目的實際播出效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