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英

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教授孫亞民解釋,病毒突變一般很少集中在一個重點區域,如果在一個區域積累了大量突變,那就意味著病毒進行了特異性選擇。出現這種突變情形,有兩種可能。“一是新毒株是從與正常人身體狀況不同的人類宿主中多次進化,如許多專家推測的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其他免疫缺陷人群。二是從動物宿主進化而來。”孫亞民說。
目前全球關于奧密克戎從何變異而來尚未有定論。如果奧密克戎由動物宿主內進化而來,孫亞民認為疫情防控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此前盡管有水貂、貓、狗等感染新冠的案例,但屬于少數個例。孫亞民說:“如果奧密克戎來源于動物宿主,意味著它已在動物中傳播和進化,那么人類永遠不可能消除新冠病毒,它可以在動物體內不斷進化出新的變異毒株,不斷滋擾人類。”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院教授金冬雁認為,從病毒進化規律看,奧密克戎的傳播力可能更強,但毒性或更小。如果其致死率可以低至0.1%,其毒性就相當于每年冬季流行的流感病毒。
孫亞民表示,無論奧密克戎是來自免疫缺陷人群還是動物,從理論上它的毒力是下降的。如果免疫缺陷人群能夠長時間攜帶它,說明它本身毒性不高,毒性高會引起免疫反應如致病、致死等,所以病毒可能定向選擇了一個毒性可能比較低的毒株往下一步進化。如果它定向適應了動物宿主的環境,意味著它與人的結合力就可能會降低,它可能還會感染人,不過對人的致病性或許會降低。
在致病性上,目前南非已發布的臨床數據顯示,奧密克戎毒株引起的重癥比例較低。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8 日也表示,美國迄今發現的40 多例奧密克戎感染病例的癥狀幾乎全為輕癥,只有1 例感染者住院,尚未出現死亡病例。不過這些數據一方面樣本偏少,同時病例可能處于病程的早期,還需要時間進一步觀察。
根據南非傳染病研究所報告,奧密克戎最早于當地時間2021 年11 月8 日在南非人口最多的省份豪登省被發現。在南非11 月新冠毒株基因組測序數據中,奧密克戎占比70%,德爾塔僅占26%,而在10 月當地的測序數據中,德爾塔占了85%的比例。
金冬雁認為,南非當前的數據還無法確認奧密克戎是否已成為當地的優勢毒株。“相對于南非已感染人數,基因測序的數據偏少,不能確定是不是具有代表性。如果測序只是在某區域集中進行,也可能是奧密克戎在該地形成超級傳播的結果。”
孫亞民也認為,從理論角度看,奧密克戎的毒力可能會下降,不過仍然需要更多的實驗室數據和臨床數據來驗證。他表示:“奧密克戎可能會是新冠變異歷程中一個比較大的轉折點。不排除它有像流感一樣變成季節流行的可能,但從傳播力看,我們還不能輕視它。尤其是對于我們人口大國,即使重癥率非常低,可能也難以負荷。”
在新毒株挑戰下,疫苗的有效性或許是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輝瑞2021 年12 月8 日發布公告稱,初步實驗室研究表明,兩針輝瑞新冠疫苗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下降,可能不足以防止感染,不過仍可能預防重癥。
目前中國國產疫苗對奧密克戎的有效性還未有相關數據,不過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都具有一定保護,理論上加強針異源接種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