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葛興軍

代表在聯絡站聯系選民了解民情
茂名市人大常委會積極作為,固本創新,架好代表與選民之間的橋梁,以高質量代表工作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茂名的實踐。
針對代表主體作用難以發揮,人大代表聯系選民渠道相對單一,履職活動還不夠規范的情況,常委會建起了111個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465個村級人大代表聯絡站,安排8 000多名市縣鄉人大代表駐站履職,完善了代表聯系群眾陣地建設網格化體系。
常委會推行“四階段工作法”,通過代表聯絡站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研、接待選民、學習研討、小組活動,加強代表與選區選民的密切聯系,積極收集選區選民意見建議,了解選民對“一府一委兩院”工作滿意度,為審議和批準各項報告做準備,代表履職更接地氣、察民情、惠民生,實現人民群眾通過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地方事務的目的。
從2017年開始,組建法制、司法、財經、農業農村、教科文衛僑、城建環資、綜合、社會建設8個代表履職平臺,由常委會相關工委負責組織履職平臺的代表開展代表活動。在活動中,發揮平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聯系基層、服務群眾、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等作用。代表通過視察、調研,與群眾直接聯系,有效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此外,常委會藉2018年市人大制度研究會換屆之機,在研究會內部設立理論、代表工作、內務司法、財經、農村農業、教科文衛僑、城建環資、法制8個研究組,委托研究會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人大制度理論研究、立法研究、工作研究和成果交流,使人大代表通過人大制度研究組這個平臺,廣泛集中民智,更多地參與管理地方事務。
常委會深化常委會組成人員走訪聯系代表、代表聯系選民的“雙聯系”工作制度,制定《關于茂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意見》,加強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為代表多接地氣,了解群眾要求和愿望、表達落實民意創造條件。同時,鼓勵支持代表建立實名制QQ群、微信群,成為密切與群眾聯系的“連心群”,加強與選民、群眾的交流互動,收集反映他們的意見建議。
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按照省人大常委會“我為民、我履職、我行動”主題活動的部署,認真做好活動安排,組織人大代表回到各自選舉單位依法履行代表職責,收集意見建議,耐心回應群眾關切,把了解到的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轉化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督促政府解決,讓群眾受益,充分彰顯了人大的職能和作用,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2021年7月主題活動期間,常委會圍繞醫療設施建設、疫情防控、中小河治理、污水處理、飲水安全、衛生鎮創建、人居環境整治方面,以代表聯絡站為依托,以代表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組織五級人大代表開展黨史學習、調研視察、建議督辦、民生實事監督、接待走訪群眾、向選民述職等活動,廣泛聯系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著力推動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據統計,各級人大代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5 398人,開展活動597次,接待群眾3 073人次,收集到意見建議764件,推動解決了532件。
常委會探索支持人大代表提高立法、監督、調研、收集分析社情民意等相關工作能力的機制和辦法,支持和保證人大代表更好地反映民意,更好地履行職責,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堅持在閉會期間邀請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參加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調研、視察、評議等活動。圍繞政府每年的民生實事,開展調研,充分聽取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提請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通過視察、專題詢問等形式,檢查落實情況,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使民意的表達更直接、更真實、更充分。據統計,每年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和參加常委會組織的活動640多人次。

代表圍繞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主題活動
想方設法提高代表建議的質量,強化辦理和督辦工作,確保代表建議得到較好的落實,調動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建立完善了代表建議辦理機制,注重加強建議辦理過程中常委會、承辦單位、代表三方的溝通協調。從2020年始實施市政府領導領辦代表建議、常委會領導牽頭督辦、責任工委對口督辦制度。兩年來,市長領辦了《關于加快我市工業園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房管控的建議》,各副市長也根據分工領辦建議。常委會領導牽頭督辦重點辦理建議,持續跟蹤辦理進度,推動各承辦單位高質量辦理落實代表建議,大力提升建議辦理實效。
同時,定期在每年7月、11月和12月聽取審議建議辦理情況的匯報。加強代表建議內容和辦理結果向社會公開,增強人民群眾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獲得感,促進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