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鄒菡萏 程建平 劉永菲
2021年秋冬季節廣東全省出現干旱現象。20多年來備受“飲水難”困擾的東源柳城鎮,最近供水情況如何?帶著這一民生問題,日前,東源縣柳城鎮人大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到柳城鎮自來水廠視察自來水廠的運行情況。這不是人大代表第一次到自來水廠視察了。自2017年提出修建鎮自來水廠的議案,到2020年底自來水廠全面竣工通水,都可以看到柳城鎮人大及代表們為解決全鎮3萬多群眾飲水問題持續奔走的身影。
管理,水質較差,遇到旱季時,缺水問題更為嚴重,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產。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村民靠打井或接山泉水解決用水問題。其中,受缺水問題影響最深的要數柳城中學的師生們。柳城中學有師生300多人。“過去學校用水緊張,冬季缺水時,要用消防車運水上來,春季雨水較多,水龍頭里流出來的又是黃泥水,學生們要一桶一桶地沉淀、過濾后才能使用。”校長彭萬興介紹,由于學校地勢較高,水壓不夠,用水問題尤為突出,對師生教學、生活產生諸多不便。
“以前的自來水水量不夠、水質混濁、白襯衫洗完容易發黃,不過濾都不敢飲用。”談到20多年來的缺水、水質差的日子,柳城鎮水利所所長廖大軍感慨萬分。他說,過去,柳城鎮用水主要靠1997年修建的一座老水廠。老水廠的日供水量僅能保障2千多群眾的日常飲水,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早已無法滿足城鎮的用水需求,且水廠的設備落后、無人運維
“舉全鎮之力,也要解決飲水問題。”飲水安全關系到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為解決困擾當地20多年的飲水難題,柳城鎮人大代表率先行動,于2017年提出《關于解決柳城鎮群眾飲水難問題》議案,提出修建一座新自來水廠,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已投入運營的柳城鎮自來水廠凈化設施
為了讓這一渠清水流進家家戶戶,鎮人大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組織人大代表參加聽證會和調研視察,聽取民意,建言獻策協調解決建設選址、用地等問題。最初,水廠選址擬定在望洲,但人大代表考察后發現,望洲地勢不夠高、水源不足,如果在此地修建水廠,自來水無法流向高處的柳城中學和其他地勢較高的群眾家中。
“要做就要做最周全的考慮。”鎮人大代表張運良回憶道,人大代表們考察初定選址后認為,選址望洲無法滿足所有群眾的飲水問題,建議重新選擇取水口。經過再次調研,有關部門將自來水廠定在水源、地勢都更符合實際需求的黃洞村三叉水,取水于赤嶺。選址得以順利解決,但鋪設水管時又遇到困難。水管管道總長度96公里,入戶時勢必要經過村民的田地。“裝水管后,我怎么種田呢?”村民的不理解,使得工程又遇到難題。為不誤工時,張運良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水管埋在地底下,泥土蓋上后,一樣可以種菜。”“這是關乎全村、全鎮百姓的飲水問題,我們要全力支持……”在張運良的耐心解釋下,最終征地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在鎮人大的大力推動下,2018年底,工程總投資約3 000萬元的新水廠工程正式動工建設,于2020年底全面通水,滿足了全鎮3萬群眾的生活用水和鎮內企業的生產用水。“水廠通水后,不僅用水有保障,水質也更好了,喝起來有點甘甜。”說起新水廠,柳城鎮村民們的臉上掛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