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暢
鄉村要振興,先要產業興。只有鄉村產業興旺,才有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圍繞這一要義,貴州省貴陽市供銷合作社發揮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的獨特優勢,致力發展農業服務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好服務鄉村振興大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工作,先后作出10次重要指示批示,這一系列指示批示,既肯定了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取得的成績,又對供銷合作社如何植根農村,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是發展好供銷合作事業的時代課題。
十九大報告中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重點推動的戰略之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為供銷合作社全面深化綜合改革、開創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鄉村要振興,先要產業興。只有鄉村產業興旺,才有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圍繞這一要義,貴州省貴陽市供銷合作社發揮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的獨特優勢,致力發展農業服務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好服務鄉村振興大文章。
一是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供銷合作社可以充分發揮在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渠道作用,繼續大力推廣“公司+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推進服務對象由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向分散經營農戶延伸,服務領域由一般農作物種植向精品農作物種植延伸,服務手段由傳統化服務向全產業鏈服務提升,服務方式由單一農業生產服務向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而全面釋放規模化服務和規模化經營“兩個潛力”。
二是做強做大農村電子商務。利用供銷合作社現有的電商發展成果,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電商運營平臺、物流平臺、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的整合利用,加大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硬件,打牢基礎,使農產品“進得來、運得出”,解決群眾后顧之憂;建立起以供銷合作社為主導的新農村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加大對本土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打造,幫助農民賣出好價錢;扶持農民創業就業,幫助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搞活資產資源,推動共同富裕。
三是社有企業深度參與。以傳統業務為主的社有企業,在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可以充分發揮其長期致力于農業生產資料和農副產品經營的優勢。通過整合社有企業資源,擴大上下聯合和橫向合作,提升為農服務整體功能。加快社有企業資本向新行業、新業態和新領域靠攏,積極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現代倉儲物流、農村金融服務業、農業產業化服務、農村社會化服務和農村網絡體系建設。
貴陽市供銷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踐行為農服務宗旨,創新推進農村電商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發展,探索推進服務“三農”的各種經營業態,不斷提高為農服務水平和質量,推動供銷合作社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傳統產業穩步提升。一是利潤總額快速增長。2020年全系統實現利潤總額8347.43 萬元,2016年至2020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398.62萬元,利潤總額年均增幅達54.9%。“十三五”規劃目標完成率為388.4%,超額完成規劃目標。二是農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不斷完善農資供應保障體系,結合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化肥品種結構。推廣使用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試點生產經營,減輕農村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增強土壤肥力,牽頭組建農村機械化作業隊伍,不斷探索山地農業機械化服務模式。“十三五”期間,市社已建立市級農化服務中心1 個、縣級農化服務中心10 個,為300 余家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精準測土、配肥、病蟲害防治等服務。三是探索發展基地訂單農業。以訂單對口幫扶、統購統銷的方式,與省內500 畝以上壩區進行訂單合作。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經營渠道的優勢,調動全部資源向貴陽市對口幫扶的區(縣)進行傾斜,重點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十三五”期間,開展果蔬訂單農業面積超5萬畝,帶動省內1.2萬戶農戶實現增收,訂單基地用工數超4 萬人次。四是再生資源利用穩步推進。“十三五”期間,市社社有企業貴陽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累計回收拆解廢棄電子產品232.9 萬臺,回收拆解報廢汽車3.5 萬輛,回收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等再生資源4.9萬噸,建成3個社區綠色回收小屋,月回收量達50余噸,為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貢獻供銷合作社力量,并已啟動建設貴州資源循環再利用靜脈產業園,項目建成后預計處理固廢將達21萬噸,占全市固廢產量的50%。
烏當區農產品集配中心。
其次,創新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一是構建完成城鄉供應鏈服務網絡。深度參與貴陽市振興商貿“百場千店萬鋪”攻堅行動,推進全市供銷合作社網點升級改造和大統籌、大融合,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功能、統一配送,推動“貴陽供銷百合聯”城鄉網絡體系建設。目前已順利建設完成“社區百合聯生鮮超市”“鄉村百合聯綜合服務店”共543家,有效解決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問題。二是發展“貴電商”農村物流網絡。利用已建成的“貴電商”農村電商服務站,積極探索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貴電商”有效整合各家快遞企業資源,構建縣域快遞物流到村配送服務體系,拓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物流通道,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物流配送網絡,并成功將物流運營模式延伸到全省。“十三五”期間,“貴電商”公司已建成市級物流運營中心1個,區(縣)農村物流分撥中心6個,鄉、村物流分撥點80 個,整合“貴電商”農村電商服務站和供銷合作社農村經營網點200余個,開辟農村配送干線近40條,輻射約50萬戶村民,帶動就業300 余人,平均為農產品上行降低物流成本20%,為貴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的健康發展打好了基礎。三是創新業態助力“黔貨出山”。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力,創新性地打造“貴電商·尋遍貴州”公益項目,以網絡直播形式進村入寨探訪淳樸民族風情,探尋深藏在黔貴大地的生態農產品;充分利用生態優勢挖掘貴州旅游資源,并通過產品包裝打造、互聯網推廣運營等,積極推進“黔貨出山”。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開設特色店鋪、扶貧店鋪,助力貴州綠色農產品風行天下。“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電商銷售額20.4億元。四是大數據發展成效顯著。在2018年國際大數據博覽會上,由市社主導的“農商互聯大數據平臺”“農業電商大數據與農村物流項目”“尋遍貴州‘電商+文創+旅游平臺’”三大項目,憑借上接互聯網和下通農村的特點,經過多輪篩選、網絡評選及專家評審,從全國183 個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2018“中國數谷”大數據應用場景TOP100匯編》,分別排列第10位、第48位、第100位。目前,百合聯、貴電商、供電商等社有企業均有自主研發大數據分析系統,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數據分析和業務管理能力。五是開放辦企,通過引進人才戰略和對外合作的方式,推動形成供銷集團公司下設旅游、酒店、生鮮配送、農村物流、冷鏈物流、企業咨詢、線上線下市場培育、養老康養、會展經濟等新型業態的發展,與省社共同投資組建貴州省冷鏈物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入股貴州貴農科技有限公司等。截至2020年,全市系統共有社屬企業67 家,職工人數962 人,貴陽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企業數達32 家,其中市本級全資企業12家,市本級控股企業14 家,參股企業6 家,具備了服務鄉村振興的條件和能力。
在推進產業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最關鍵要素,產業不振興,農村沒發展。農村產業包含了很多方面,有種植養殖業、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從銷售層面來講,供銷合作社可以通過現有的線上線下平臺,為企業提供營銷渠道,也可以組織開展一年一度的農產品交易會進行推廣,但助力不止于此,結合農村產業發展中最主要的種植業來看,大部分農產品都是種植、采收儲運、銷售三個環節,而在整個過程中,供銷合作社均可參與。
在種植環節,種什么、怎么種、未來銷售前景如何,是每一位農戶最關心的問題,供銷合作社可以依托自身企業外拓市場的優勢,先期與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供銷市場達成供求合作,互通有無。同時,不斷拓展市社社有企業供銷電商公司對政府機關或國企食堂生鮮直配的業務,形成強有力的需求保障,從而與鄉鎮政府或合作經濟組織下訂單,以需求指導生產規模,即開展訂單農業,確保農戶利益,讓廣大農戶放心種、用心管。此外,在種植過程中,利用供銷農化服務中心的農資和機械,引導農戶科學種植、規模化管理,確保農產品品質和豐收。
在采收儲運環節,可以借助“貴電商”物流網絡,將農產品集中打包,由基地工作人員運到銷售點,減少中間商環節,確保農戶利益。部份需要入庫的農產品也可以就近存放當地供銷合作社的冷庫,確保品質不受影響。
在銷售環節,可通過全市各個“百合聯”網點超市向市民供應,也可通過供銷電商公司配送至各單位食堂。保質期長的產品可銷往省外固定客戶,如果是保質期短、產量大、品質佳的水果類產品,如供銷電商公司總代理的“七不夠”獼猴桃,可通過與外部大市場形成的戰略合作關系進行推廣,也可以采取線上各平臺直銷的方式,銷往全國甚至海外,有效發揮市社連接全國各地供銷合作社市場的作用。
在推進文化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是充分發揮市社農村網點平臺作用,通過互聯網、移動媒體等數字技術不斷宣傳黨的文化振興政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同時為農戶提供農業信息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二是利用供銷旅游公司深入挖掘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淳樸民風,制定個性化的旅游線路,開辟更多旅游資源,宣傳農村特色文化產業。
在推進人才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是充分利用“貴電商”示范基地,加強與專業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合作,承接各單位新農人培訓工作,大力培育農村能人,加強農村實用型和專業型人才隊伍培養。二是通過“公司+農戶”組建合作社的方式,由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帶動引領農村能人參與本村產業發展建設,積極組織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參與生產和市場運營,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熱愛供銷合作事業,適應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要求的工作隊伍。
在推進生態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是繼續加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力度,盡量減輕農村面源污染;抓好有機肥的生產和利用,提高有機肥的科技含量,有效再利用農村桔桿、畜糞、廢棄食用菌菌包等生產垃圾。二是整合現有供銷合作社的網絡資源,規范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加快再生資源回收網點下沉,推廣農村“綠色存折”試點,引導農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促進農村報廢汽車、廢棄電子產品等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改善生態環境。三是以靜脈產業園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主動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積極承擔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職能,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清運網絡有效對接,探索鄉村環保產業試點,實現傳統產業的延伸發展。
在推進組織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是以黨建帶社建,在條件允許的地區,盡快推進村供銷合作社的建立,基層社的負責人可由當地能人擔任,也可由村“兩委”擔任,吸納政治堅定、能力突出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加入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上級社的扶持下抓好本地產業發展,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二是利用供銷康養公司運營經驗探索建設農村康養基地,發展農村康養產業。有條件時把農村康養基地做大做強,反哺城市,成為城市養老的“后花園”,緩解城市老齡化問題。
目前,貴陽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已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各地供銷合作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供銷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永遠離不開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支持,要想發揮好供銷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還需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人才問題。黨委、政府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供銷合作社助推鄉村振興的認識。在干部任用上,要安排清正廉潔、能力突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任縣一級供銷合作社的領導崗位,特別要選好、配強其領導班子,并給予精神和政策的鼓勵,供銷合作社才有希望完成好上述工作。二是政策扶持問題。首先,要重點關注解決供銷合作社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基層社資產的權屬問題,保護供銷合作社合法權益和社有資產,讓供銷合作社的干部職工輕裝上陣。其次,要對供銷合作社涉及鄉村振興發展的好項目給予土地、資金、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支持,真正發揮好供銷合作社“國家隊”的作用。三是抓好試點示范問題。各地供銷合作社發展情況不一樣,一種方法不可能多地適用,各地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供銷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試點建設,以點帶面,探索創建本地供銷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四是制定發展規劃。各地要立足實際,科學統籌制定本級社各階段發展規劃。規劃要明確參與鄉村振興的具體辦法和工作計劃,按照規劃的重點目標和具體任務,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工作成效。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是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供銷合作社人一代接著一代干。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供銷合作社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完成好供銷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