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如流水,冬雪落滿山河;歲末已至,新春踏歌而來。
新時代的中國,新征程上的人們,開始落筆新的一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繼續前進。
合作經濟組織是在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紅色基因和鮮明特色。翻越山海,逐夢而行。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在新的歷史節點,合作經濟組織肩負起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承載著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首來時路,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應時代大勢,與國家同行,眾多研究者、實踐者身上的微光,匯聚成中國鄉村和社會前行的力量。
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目前,我國有48 萬家合作經濟組織從事糧食生產,還有15.4 萬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為糧食生產提供服務。他們通過代耕代種、代育代插、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形式,服務糧食作物總面積超過5 億畝次,有力推進了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生產,成為穩定糧食生產的生力軍。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2021年2月,來自北京的莊嚴宣告,讓全世界為之驚奇。小規模分散經營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征,帶動小農戶發展與脫貧攻堅戰統籌推進是制勝關鍵。中國又一次創造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的背后,是200 余萬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輻射帶動了全國近半數農戶的使命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多重挑戰,保障人民“菜籃子”是全國抗擊疫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盡管有很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在一輪又一輪的疫情中,經營嚴重受挫,但依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快速行動,全力保障群眾“菜籃子”安全。在疫情發生之初的湖北,當時全省就有1510 家合作社參與配送大量新鮮蔬菜、糧油、禽蛋、肉類等農產品,利用植保無人機為農村開展消毒防疫,有力支援了抗疫之戰。在隨后各地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從無缺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壯舉,只有默默行動,慷慨解囊,以螢燭之光匯聚成抗疫之力,護國之安全。
心有所向,不懼路長。從數量增長轉型到質量提升,當下,時代大勢推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走上新的征程,新一輪成長與蛻變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如期而至。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萬事萬物都向更美好的方向進化發展。合作經濟組織如此,關注、記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我們——您正在翻閱的這份媒體刊物亦是如此。我們秉持初心,為更好服務于行業發展而選擇全新改版。守正創新再出發!我們將聚焦發展大勢,剖析行業痛點,以媒體的責任、以農民的名義,與合作經濟組織一起,翻越山海,逐夢而行,共赴時代之約!